谢冬梅,葛 慧,邢 蓉,王 群,桑 冉(.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蚌埠 33004;.杏辉天力(杭州)药业有限公司,杭州 300)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一类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口服吸收好、组织浓度高、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以及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已成为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通过与DNA、DNA促旋酶或拓扑异构酶Ⅳ发生交叉作用形成三元复合物,诱导DNA和拓扑异构酶Ⅳ发生构型改变,从而使酶对DNA不能发生正常功能,最后导致DNA降解及菌体死亡[1]。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我国临床应用普遍,使用量大,细菌耐药率高,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加强管理。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应用于消化和泌尿系统外的其他系统感染,除泌尿系统外,不得作为其他系统的外科围术期预防用药[2]。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本文对我院2007—2008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原始资料及数据来源于2007—2008年我院药库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出库销售的有效数据。统计不同种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消耗数量及金额。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参考《新编药物学》(第16版)、《药物临床信息参考》(2007年版)或以药品说明书确定。用药频度的计算DDDs=药品使用总量/DDD值(以下表格中单位为天),限定日费用的计算DDC=药品金额/DDDs(以下表格中DDDs的单位为:元·d-1)。
2007—2008年用药频度最高的为左氧氟沙星针,分别占总用药频度的43.83%和76.63%。这两年中,左氧氟沙星片在片剂中用药频度最高,分别占总用药频度的18.15%和5.85%。其中2008年培氟沙星针由2007的第6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2位,占2008年总用药频度的8.74%,而洛美沙星片2008年的用量明显比2007年下降,见表1。
2007—2008年左氧氟沙星针、莫西沙星针、培氟沙星针、环丙沙星针的销售金额均上升。其中培氟沙星针的销售金额由2007年排序第6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3位。帕珠沙星针2008年的销售金额比2007年下降332 297.1元,2008年的片剂的销售金额均比2007年有所下降,见表2。
表1 我院2007—2008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数量和DDDsTab 1 Consumption quantity and DDDs of quinolones antibacterials between 2007 and 2008
表2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购药金额和DDCTab 2 Consumption sum and DDC of quinolones antibacterials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作为合成抗菌药物,通过对其结构不断的改造。在近几年里的发展日新月异,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应用已居抗感染药的第3位[3],是目前临床应用最重要的抗感染药之一。近年来发现其有很好的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使抗药作用延长。
2007—2008年我院左氧氟沙星针虽然经多次降价,但良好的抗感染作用,使得其依然是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的主流品种,其DDDs一直排名居首,左氧氟沙星针的用药频度分别占2007年的总用药频度43.83%,占2008年总年度用药频度的76.63%,2008年的DDDS占总用药频度的比率较高,是因为2008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品种比2007年少5个,仅针剂就少3个品种,致使左氧氟沙星针在该年度的用药频度占总年度的76.63%。左氧氟沙星片这两年的DDDs排序分别为第2位和第3位,这是因为其疗效好,口服方便,价格合理,倍受患者喜欢。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系具有光学型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抗菌活性比右旋体高8~128倍,较氧氟沙星大1倍,且毒性低,价格相对较便宜,所以这两年的左氧氟沙星DDDs较高。培氟沙星针的 DDDs由2007年排序第6位上升到2008年的排序第2位,主要是因为其可进入各种组织,体内活性较好,疗效较好。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人们又相继开发了第4代及超广谱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和前3代相比,第4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保持了第3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组织渗透性高等优点外,抗菌谱近一步扩展到对支原体,衣原体且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的活性明显高于第3代的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等。从表1可见,DDDs增长的主要是第4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依诺沙星,莫西沙星。依诺沙星针的DDDs由2007年的排序第9位上升到2008年的排序第4位,莫西沙星由2007年的排序第12位上升到2008年的排序第5位,可见第4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呈现较快发展势头。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实施,使得药品价格趋于合理,减轻医保和患者的经济负担,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2008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销售总金额明显低于2007年的销售总金额。2008年大部分 DDC值低于2007年的,如左氧氟沙星针2007年的DDC值为39.68元,而2008年的DDC值为29.1元,是因为左氧氟沙星的价格下调,越来越多的患者服用。莫西沙星2008年的销售金额有所上升,但其 DDC值不变,销售金额排序一直为第2位,这说明莫西沙星针在我院使用正确合理,符合用药指征。培氟沙星由于其良好的疗效,销售金额2008年比2007年略有上升,其排序由第6位上升到第3位,DDC值基本保持不变,这说明此药在我院使用合理,符合抗生素应用指导原则。由于我院2008年引入进口的环丙沙星针使得2008年的环丙沙星针销售金额猛增,排序由第11位上升到第5位,但同时其DDC值也由2007年的15.89元上升到29.53元,增加13.64元,是因为进口药品的成本较高,ADR发生率较国产的氧氟沙星少,所以临床大量使用。作为第4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帕珠沙星虽然药效较好,但是日均费用(DDC)较高,连续两年DDC均为207元,但消费金额2008年明显低于2007年的销售金额,这说明疗效虽然好,但价格较高的药品,在医院应用受到限制。随着新产品的推出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进一步实施,未来上述药品价格还有下降的空间。
虽然注射给药能够快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效果明显,疗程较短,但注射给药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给药时间较长,价格较昂贵,不及口服给药方便,DDC值较高。由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口服生物利用度较高,建议临床采取序贯疗法[4],这样既可节省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ADR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也符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原则。由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临床各科室广泛应用的一类药品,其品种繁多,数量较大,涉及到不同的病情和年龄的患者,发生ADR的几率较大,如加替沙星可改变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引起血糖代谢紊乱,可明显增加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危险[5],且其诱发的糖代谢紊乱与患者有无糖尿病史无关,因此2008年我院停止使用加替沙星。临床上虽然氟喹诺酮类药物光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不高,但光毒性较强的洛美沙星和司帕沙星的平均光毒性发生率分别为10%和7.9%,然而囊性纤维化患者使用此类药光毒性发生率相当高,可能是药物代谢异常延长了,进而增加了光毒性的发生率[6]。因而我院2008年停止使用洛美沙星和司帕沙星,以保证患者的安全。故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要求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与疾病特点等选择药物,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大的治疗效果让患者得到实惠,在医院内部有计划地更替使用抗菌药物,减缓抗菌药物耐药性发展的任务已迫在眉睫[7]。
综上所述,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虽然可能发生上述各种不良反应,但只要掌握其临床表现和合理应用原则,明确其发生的机制,就可以使不良反应造成的损害降至最低,更好的发挥临床疗效并且对开发新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提供临床参考。故建议我院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加强监护,提高警惕,必要时监测血糖。对由流感嗜血菌及黏膜莫拉菌引起的感染,鉴于其对所有氟喹诺酮类药物均十分敏感,而且至今极少见到其产生耐药性的报道,可选用一些早期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8]。
[1] 范 柏.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作用机制及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4,25(1):27.
[2]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S].卫办医发[2008]48号.
[3] 方世平,李本祥,周宗华.不同等级医院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状况[J].医药导报,2000,19(2):183.
[4] 王刚斌,程 军.2006—2008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5):354.
[5] 周慧萍,林伟萍,刘 云,等.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11):866.
[6] 孙淑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不良反应及安全使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0):133.
[7] 王 宇,马金兰,杨 珺.我院2005—2006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3):208.
[8] 王菊仙,刘明亮,郭慧元.氟喹诺酮在治疗呼吸道感染中的合理应用[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8,29(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