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张强,刘胜林,严毅,方鹏骞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武汉, 430030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430022
医疗器械召回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利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医疗器械召回报告是将违反FDA法律的医疗器械进行撤回或更正。FDA按召回事件的严重和紧迫性,分为三级:I级表示使用产品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或死亡;II级表示使用产品可能产生暂时的或医学上可逆的不良后果,不能引发严重不良后果;III级表示不太可能造成不良后果[1]。
本次分析目的是明确医疗器械召回的特点,提醒生产企业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提醒医疗机构与用户在使用中引以为戒,从而避免潜在的伤害事件的发生,有效推动我国医疗器械安全性监测工作的开展。
我们选取了美国2005年1月到2006年12月间3093条医疗器械召回报告内容进行翻译,再将翻译后的所有数据以产品类别和召回原因进行分类整理。参照国际上产品召回制度中对产品缺陷的分类理论,将召回原因分为7类:设计缺陷、制造缺陷、系统缺陷(运行时发生故障或错误,未明确归属设计或制造原因)、包装问题(包装破损、不严密)、指示缺陷(未对产品的质量、特征、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准确、详细的说明)、未达标(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其它(未列入以上类别)。将产品分为6类,包括材料、器械、设备、软件、试剂试纸及其它。分析临床使用风险较高的7类器械:除颤器、高频电刀、呼吸机、监护仪、麻醉机、输注泵和血透机的召回情况。所有报告经由我院五位临床医学工程师和两位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翻译,最终由文章两位作者进行独立校对及分类,其中分类过程中的异议通过共同讨论解决。
2005年I级、II级、III级召回比例分别为4%、84%、12%,2006年I级、II级、III级召回比例分别为4%、83%、12%,两年各级召回比例对比并无明显差异(见图1)。
图1 2005-2006年召回报告的级别统计图Fig.1 Class Chart of recall reports in 2005-2006
统计两年报告的召回原因显示,I级报告原因排在前三位是设计缺陷(66%)、系统缺陷(28%)和指示缺陷(4%);II级报告原因前三位是设计缺陷(31%)、系统缺陷(25%)和包装问题(24%);III级报告原因前三位是设计缺陷(27%)、指示缺陷(22%)和系统问题(21%)。结果表明,设计缺陷仍然是主要缺陷,其它缺陷和问题在各级召回有差异,II级召回中包装问题较突出,III级召回中指示缺陷较明显。
召回产品类别前三种是器械1032例,设备950例,材料831例。经统计发现,材料类产品的召回原因主要是包装问题(39%)、设计缺陷(19%)、制造缺陷(14%);器械类召回原因主要是设计缺陷(27%)、包装问题(26%)、系统故障(22%);设备类产品召回主要是由于设计缺陷(45%)和系统故障(39%);软件有109例,统一归到设计缺陷。试剂和试纸召回共141例,其它共30例,此2类不作详细讨论。
图2 三类级别的召回原因分布图Fig.2 Recall reasons chart for three recall classes
选择临床使用风险较高的7类生命支持和急救类设备:除颤器、高频电刀、呼吸机、监护仪、麻醉机、输注泵和血透机,统计的I级召回比例(2005年为16%,2006年为5%)都要高于所有I级召回总数在总报告中的比例(4%)(见表2)。将7类设备两年召回数据对比,2006年I级和III级召回比例低于2005年,而II级则相反(图2)。该7类设备统计的召回原因显示,产品缺陷集中在设计缺陷、系统故障,远大于制造和指示缺陷,反映出设计缺陷和系统缺陷是造成高风险医疗设备产品的主要因素。
图3 七类设备召回级别分布图Fig3.Recall class chart of seven types of medical device
表1 不同类别产品召回原因统计表Tab.1 Statistical result of recall reason for different types of device 单位:例:%
图4 七类设备召回原因分布图Fig4.Recall reason chart of seven types of medical device
产品缺陷是进行医疗器械召回的重要因素,与器械召回的等级、措施密切相关。美国的《侵权行为法重述》以及大多数的法院判例认为: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具有不合理的危险性(unreasonable dangerousness)[2]。任何医疗器械都具有一定的使用风险,被批准的上市医疗器械只是一个风险可接受的产品,即在现有的认识水平下,该产品相对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大量高科技产品上市前,其缺陷未被发现或未被充分认识是很正常的。但当发现产品有缺陷时,需进行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伤害的程度进行评价,以实施召回计划和确定召回级别。此外,还应认识到,召回涉及到的缺陷医疗器械并非都需要返回到生产厂商,通常进行召回意味着该缺陷医疗器械需要加强监测。
通过对召回信息的监测,对召回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价,有助于增强对医疗器械安全性问题的客观认识,有利于制定上市后医疗器械安全性监测的方法和模式[3]。通过召回产品及其原因分类统计表明,包装问题比例达到20%,尤其在材料类产品中较突出,具体原因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包装不完整、包装材料简陋或者运输途中包装出现破损,无法保障产品在使用时的无菌性要求,这就提示厂家在生产时稍加改进包装工艺,或者采用新型更耐用的包装材料,将有效降低因包装问题带来安全性问题和经济损失。指示缺陷相对来说造成的安全性危险较小,但仍然存在高风险的可能,如lifeScan公司未提供关于血糖仪的每升毫摩尔 (mmol/L)和每分升毫克(mg/dL)两个单位的说明,导致使用者如果无意中改变了度量单位的设置,有可能导致误读血糖监测结果,从而使他们在饮食或用药方面做出不当调整而造成短暂性的血糖偏高或偏低。指示因素对医护工作者来说很重要,器械的误操作往往与器械标识,特别是操作说明书有直接关系[4]。
随着医疗器械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软件问题也应当引起重视。根据ECRI公司发布的2011前十大医疗技术伤害中,医疗信息技术伤害列第五[5]。两年报告中,有关软件的召回有109例(3.5%),多见于大型医疗设备和医学工作站。统计的软件缺陷包括软件在执行采集、存储、传输、显示任务过程中的问题,如图像、标本等原始数据与患者标识关联错误,数据丢失,参数计算错误,结果偏离等,这些问题会影响诊断和治疗过程,给患者造成伤害。由于软件系统一般都比较复杂,问题较隐蔽,人们比较少关注,对软件造成的风险认识也较少。根据WALLACE对15年(1983-1997)软件召回分析的教训,认为软件开发方应加强开发和测试环节,着重改进应用于各种条件、假设和交互功能方面的逻辑和计算方法[6]。
设计和系统缺陷是医疗器械召回的主要原因(比例达56%),对高风险医疗器械而言,更是属于主要因素(比例超过80%)。这提示医疗器械企业必须不断研究和完善临床工作环境中的设备、程序、物资和材料的设计,以减少错误并尽量降低其影响[7],加大产品研究的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水平,减少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对消费者引起潜在危险。Laurent对法国安全数据库分析表明,在2005-2006年法国麻醉和重症监护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中,制造商认识到并且纠正了59%的设计和制造问题[8]。
有必要完善和健全覆盖全国范围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配备和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深入认识和探讨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的客观规律。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快医疗器械召回制度法制化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使我国医疗器械召回制度系统化。
对医疗机构而言,应建立医疗器械溯源信息系统,充分借助信息化技术加强对医疗器械的跟踪管理,以便在政府和企业实行召回时,能够实现快速响应。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召回报告, 将召回报告和不良事件报告、警告报告结合起来分析,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意识。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在医疗器械购置准入环节中,应加强技术评估和临床验收,以期对可能出现的缺陷和风险作出评估。资料显示,在广泛的专业期刊上刊登医疗器械相关报告,包括召回报告,能够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在医疗器械安全使用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水平[8]。应积极宣传,让患者对医疗器械召回有正确认识。这样在实行召回行动时,患者能有准确的响应过程和良好的情绪[9]。
我们的研究具有内在的局限性。首先,研究材料采用的是美国FDA05-06年的召回报告,在时效性方面会差一些。原因类别是作者参考产品缺陷特点自行总结列出,再将3093条召回报告的具体召回原因与之匹配,匹配中由于召回报告本身信息的不全面、翻译的水平、个人理解差异等因素,难免会产生归类的不一致。虽然大部分经过讨论协商得到解决,这其中也还难免会有错漏。
通过对美国FDA2005-2006年医疗器械召回报告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医疗器械产品存在缺陷是客观事实,不同类别产品呈现出不同的产品缺陷特点,设计缺陷造成的风险较高,仍然是值得关注的重要方面。缺陷医疗器械的召回是对公众利益的保护,是促进生产技术进步、完善产品设计、规范生产流程的有效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部门和个人要正确认识医疗器械召回和产品缺陷,并加强对国外监管信息的学习和借鉴,可为我国建立健全的医疗器械监管体系提供参考。
致谢:
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范开洲、张叙天、李明航、熊昕工程师,程鹏硕士、谢文博士在翻译资料中所做的工作。
[1] Maki DG, Mermel LA. Infections due to infusion therapy[M]. In:Bennett JV, Brachman PS, eds. Hospital infections. Philidelphia,PA: Lippincott-Raven, 1998
[2] 张琳西.中央静脉插管感染的发病机理及预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1):25-26.
[3] IDSA. Guidelines for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9, 49 (1); 1-45.
[4] IDSA. Guidelines for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2, 35:1281-307.
[5] 熊琼,任小红.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2(24):475-478.
[6] Leonard A. Merme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J].2009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 CID 2009, 49 (1): 1-45.
[7] Pearson ML. Guideline for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devicerelated infections[J].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Practices Advisory Committee.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1996, 17: 438-473.
[8] Bong JJ, Kite P, Wilco MH, et al. Prevention of 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by silver iontophoretic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J]. J Clin Pathol 2003, 56:731-735.
[9] Maki DG, Kluger DM, Crnich CJ. The risk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adults with different intravascular devic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200 published prospective studies[J]. Mayo Clin Proc, 2006,81:1159–1171.
[10] 蒲丹,陈敏,张卫东.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09,24 (3):800-802.
[11] 吴勤,张继红,吕润华.深静脉置管术在危重病人救治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8,23 (9):529-530。
[12] 陈鸿耀,田磊,刘宝铨.中心静脉导管性感染原因与防治策略[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8,7 (6):359-360.
[13] 杨宏宇,潘伯龙.中央静脉导管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 ,18 (3) :103-104.
[14] Antonio Silges-Serm. 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J].World Surg, 1999, 23: 589-595.
[15] Hampton AA, Sheretz RJ. Vascular-Access Infection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J]. Surg Clin N, Am, 1988, 68 :57-71.
[16] Mikaelsson CG. Polyethylene catheter of new shape for new percutaneous selective catheterization[J]. Acta Radio, 1965, 3 (5):581-592.
[17] 王德永,何成生,樊翠蓉,等.血管内介入导管的研究进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1,14(5):382-386.
[18] Richard JZ, Donald DS.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 materials for catheters[M]. In: H. Planck ,eds. Polyurethane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I ,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 1986
[19] Fassolt A, Zur phlebitogenitat von venenkathetern aus VIALON(r)[J]. Infusion Terapie, 1985, 12 (6) : 282-286.
[20] Mutlu K, Solomom DD. Thermoplastic elastomeric hydrophilic polyetherurethane expandable catheter[P]. USP 5061254, 1991.
[21] Onwunaka, Theophilus O. Softening nonswelling polyurethane[P].USP 526-669, 1993.
[22] 吴人洁.高聚物的表面与界面[M].科学出版社,1998
[23] Hoffman AS. Modi fi cation of material surface to affect how they interact with blood[J]. Ann N Y Acad Sci, 1987, 516 (1): 96-101.
[24] Boffa GA , Lucien N , Faure A , et al . Polytetrafuoroethylene-N-vinylpyrrolidone graft copolymers: affinity Plasma proteins[J]. J Biomed Mater Res, 1977, 11 (3): 317-337.
[25] Bergstrom K, Holmberg K, Sofranj A, et al. Reduction of fibrinogen adsorption on PEG coated polystyene surface[J]. J Biomed Mater Res, 1992, 26 (6): 779-790.
[26] Francois P, Vaudaux P, Nurdin N, et al.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effects of a surface coating procedure on polyurethane catheters[J].Biomaterials, 1996, 17 (7): 667-678.
[27] Randol P H, Adrienne G. Bene fi t of heparin in central venous and pulmonary catheter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Chest, 1998, 113:165-171.
[28] 王传栋,刘庆,赵成如,等.介入导管的研究进展[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3(9):682-686.
[29] Moretti EW, Ofstead CL, Kristy RM, et al. Impact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type and methods on catheter-related colonization and bacteraemia[J],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2005; 61:139-145.
[30] Leon C,Ruiz-Santana S, Rello J, et al. Bene fi ts of minocycline and rifampin-impregna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A prospective,randomized ,double blind, controlled, multicenter trial[J]. Intensive Care Med, 2004, 30:1891-99.
[31] Kalfon P, de Vaumas C, Samba D, et al. Comparison of silverimpregnated with standard multi-lumen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 Crit Care Med, 2007, 35: 1032-39.
[32] 吉岩,常津,许晓秋,等.诊疗用聚氨酯导管的抗凝血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1,18(1):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