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文化与休闲产业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
李旭旦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经指出,历史人文地理学要重视对古代社会人们感情生活和娱乐生活的研究,除历史自然地理学和历史人文地理学之外,以后还会建立历史社会地理学。史念海先生也在《中国古都与文化》一书中注意到古都是各地域文化、中西文化的融汇区,并分析了隋代和唐代长安音乐和舞蹈艺术、杂技、百戏等特点和变化。20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地理理论研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而中国历史地理学中更没有开始对休闲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历史地理学界对中国古代和近代社会休闲活动的发展状况及其重要性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我国的情形与外国相似,有着漫长的休闲发展史,休闲活动普遍存在于从贵族、商人、文人到最下层的手工业者和农民各阶层,而且每个时代的休闲活动常有着不同的特点,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古代、近代贵族和平民休闲文化。本研究课题“明清北京休闲地理研究”正是基于以上认识确定的。该课题的开展既建立在以往侯仁之先生为代表的历史地理学者对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借对明清北京城内居民休闲行为的研究,希望为北京和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增添新的方向——历史休闲地理学。本研究有助于将明清北京城内居民的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在与地理学结合的基础上引向深入。与历史地理学学科中的人口地理、民族地理、军事地理等研究领域不同,历史休闲地理学以研究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区域的休闲的地理学相关问题为使命,休闲活动场所、休闲者、休闲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变迁规律应成为该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而其中休闲活动场所的空间分布与变迁规律应成为研究的核心问题。与此同时,休闲行为的地理学与社会学特征、休闲文化的地理学扩散问题也应该被纳入研究的视野。
“城市是人类文化集中的聚落和区段,城市文明以其主导作用制约人类社会。中华文化和区域文化都以城市文化为重心”[1]5。由于明清时期是北京作为大统一都城逐渐完善与巩固的时期,也是休闲功能逐步完善的时期,休闲活动的繁荣达到了历史高峰。辽金元以来的休闲活动得以以休闲民俗的方式固定为休闲文化。这一时期具有上承辽金元,下启民国和新中国的时间特点,对明清以后北京人的休闲生活影响很大。这一时期也为我们今天的北京留下了大量静态的休闲物质景观(遗产)和动态的休闲活动形式,其影响十分深远,故选择明清时段作为北京休闲地理研究的重点。明清北京人休闲生活的研究对以往不被重视的北京城市社会史研究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必将扩展北京社会生活史的研究视野。这方面上海等地区的学者熊月之、李长莉等已经做了大量关于上海城市生活史的研究工作。王迪的研究认为:“20世纪初,成都的茶馆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舞台,既是娱乐消闲的场所,又是从事商业以及社会政治活动的空间。”[2]41-53本课题对茶馆、酒楼、戏园、游览型寺庙等这些带有社会学意义的公共空间——休闲活动场所的研究势必推进古代城市社会生活史的研究。
北京现在正在大力发展休闲产业,而如何科学布局北京的休闲设施,应借鉴古代北京历史形成的分布特点与布局经验。尤其要将现有遗存的古代休闲设施纳入到休闲产业的布局与规划中来。因此研究明清以至当前北京休闲活动场所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变迁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
北京现在遗存的明清休闲文化景观和有关设施,如行宫、皇家园林、狩猎地、风景游览地、游览型寺庙、园林、庙会、休闲型市场、会馆、戏园、茶馆、酒楼、妓院等为数不少。但是,由于对它们的历史和应用价值重视不够,导致不少遗存在迅速的旧城改造中消失。现存者也有一些因缺乏保护和维修面临消失的厄运。本课题的开展将为保护明清休闲文化类景观和休闲文化服务设施、场所提供依据。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实际上已经存在着繁荣的休闲服务行业。该行业由休闲主体、休闲客体(对象)和休闲媒介三部分组成。休闲主体指休闲者。休闲客体包括各类休闲对象,以明清北京为例,休闲客体包括风景游赏地、游览型寺庙、园林、庙会、市场等各类休闲活动场所呈现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等文化景观以及如戏剧等艺术表演形式。休闲媒介指各类为休闲者的休闲活动提供购物、饮食、娱乐、交通等服务的商业娱乐经济单位,它们沟通休闲者与休闲活动场所。休闲媒介包括茶馆、酒楼、戏园等不同类型的经济单位,而茶馆、酒楼、戏园等同时充当了休闲活动场所与休闲媒介的角色。
明清时期是北京古代休闲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北京居民可分为三大社会阶层:皇室贵族、文人士大夫、平民。平民阶层中包括为数不少的军人、匠人、商人。休闲活动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本课题重点研究主要出于精神放松和娱乐目的的消遣性休闲活动。以户外群体性活动为主,类似于今天所说的游憩活动,重点探讨各类休闲活动和休闲设施的地理特征问题。
明清北京休闲活动的类型包括11种,分别是:郊游活动、帝王的冬狩秋狝活动、行宫、园林与别墅休闲,动物园观赏动物、庙会等宗教娱乐活动、士大夫聚会唱咏、文艺欣赏、节日休闲、茶馆与酒楼宴饮、古玩收藏与交易、民间游艺竞技。[3]14-15明清北京休闲活动场所的类型包括八大类:皇家狩猎地、行宫、园林,风景游赏地,游览型寺庙,园林,庙会与市场,戏园与会馆,重要民间节日期间的公共休闲地,其他类型的休闲活动地(如酒楼、茶馆、滑冰地、妓院、动物园等)。本课题的研究地域在今北京市域和相关地区,重点在北京城和近郊。本文是该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由于明代北京茶馆的资料甚少,因此本文首次重点对清代北京茶馆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
在探讨北京休闲场所的空间分布特征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明清北京城和郊区的空间结构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以便于展开对各相关区域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从而探明风景地及其他休闲活动地的空间分布及变迁特征、成因。明清时期北京城区的划分方法不同导致行政区域的范围变化很大。明京师北京城内划分为 33坊,嘉靖年间又筑外城,内城重新划分为29坊,外城划分为七坊,共计36坊。整个北京城采用五城制的管理方法,每城分为若干坊,每坊内又划分为若干牌和铺。五城是中城、东城、西城、北城、南城(即全部外城)。[4]73-75而清代是“内城自为五城,而外城亦各自为五城”。[5]1634而且外城五城的划分不是完全按照方向,由西向东按西城、北城、中城、南城、东城并列而设,而不是南城在南,北城在北。除此之外,内城还有八旗的区划。镶黄旗住在安定门内,正黄旗住在德胜门内,二旗在城北。正白旗住东直门内,镶白旗住朝阳门内,均在城东;正红旗住西直门内,镶红旗住在阜成门内,在城西;正蓝旗在崇文门内,镶蓝旗住宣武门内,均在城南。[6]68总体而论,内城的格局受八旗分住格局的影响较城坊划分法的影响要大。再看郊区的划分。明代北京顺天府领州五,县22,另外辖京县二:宛平县和大兴县。[7]287清代情形大致相同。北京及近畿地区行政区以京城为中心按距离分为三个空间层次:京师、京县(宛平县、大兴县)和顺天府(含二京县和其他22个州县)。观察明清有关北京的地方志、地方史和笔记类著作,我们可以发现明清这种行政区划方法变迁带来的影响。如《长安客话》分“皇都杂记”、“郊坰杂记”、“畿辅杂记”、“关镇杂记”、“边镇杂记”五大类来谈各区域内的相关事物,对具体的城区和郊区划分问题未涉及。《帝京景物略》则采用北城内外、城东内外、城南内外、西城内、西城外、西山上、西山下、畿辅名迹的体例来描写介绍帝京景物,次序是先城内后城外,先近郊后远郊,先京县后畿辅。该书借鉴了了明代的南北五城分治的体制又有所变通,最后实际上采用了按方位来确定不同研究区域的方法。再看《日下旧闻考》对皇城外的城区区域,采用了五城城坊制度的划分方法来划分城市内城、外城。内城分中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城,外城分中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城;将二京县郊区区域分为国朝苑囿和郊坰两类来论述,郊坰又分为东郊、南郊、西郊、北郊,其他顺天府所属州县如通州、房山县、昌平州、怀柔县、平谷县、密云县、顺义县等作为京畿类。《帝京景物略》的分类方法有些琐碎,如将西山和郊区并列,但自然方位分类法值得借鉴。《日下旧闻考》五城制的方法因明清划分区域范围的变化而使明清城区的纵向比较无法开展,但按自然方位来划分郊区的方法有可取之处。清末人《天咫偶闻》一书中就有了将外城分为外城东和外城西的划分法。
因此,借鉴以上分区方法,本研究采用基于自然方位原则提出一种新的分区方法以利于本课题工作的开展。考虑到明清北京城自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完成外城的建设后至清末,整个北京城以永定门——正阳门大街——棋盘街——紫禁城——万岁山——鼓楼、钟楼一线为南北中轴线的总体框架未发生大的变化,以此条标志性轴线为城市东西两部分的分界线来划分明清城区可能比上述方法更有合理性,更利于开展比较工作。为了避免破坏明清的城坊和八旗划分体系,本研究将这条轴线在鼓楼下大街以北部分略作变形,向西与明代金台坊和清镶黄旗的西边界线——药王庙街重合,从而避免破坏该坊或旗的整体性,也便于开展比较研究。如此,明清北京内城和外城均可分为东城和西城两大区域。本着宜粗不宜细的原则,本研究不再对城区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在此基础上,将明清顺天府所属州县内属于今北京市市域范围的地域作为本课题要重点研究的北京城郊区范围。这个范围大致包括大兴县、宛平县、通州、房山县、良乡县、昌平州、密云县、平谷县、怀柔县,即二州七县。同时,可将明清北京内外城视为一个整体,按东、西、南、北的自然方位确定其四郊区域。这样,我们就得到明清北京市域的空间分布结构图(图1):内城西区、内城东区、外城西区、外城东区、西郊、北郊、东郊、南郊。下面的研究工作将在此基础上展开。
图1 研究区域划分示意图
明代北京的茶馆由于资料的局限目前很难对其空间分布情况展开讨论,因此本节主要探讨清代北京茶馆。清代北京茶馆的空间分布与概况(见表1)。
表1 清代北京87处著名茶馆分布表
续表清代北京87处著名茶馆分布表
续表清代北京87处著名茶馆分布表
1.清代各区域茶馆数量比较(表2)
表2 清代各区域茶馆数量比较
2.空间分布特征(图2)
图2 清代北京戏院、茶馆、酒楼分布示意图
(1)外城西区是最主要的分布区,其他城区和郊区只有少量分布。
北京城仅外城就有茶馆233所,包括清茶馆、书茶馆、棋茶馆等类别。[8]387表1的数字资料只包括了可以明确地址的那些茶馆。虽然并不完备,但大致可以看出各区域的对比情况。外城西区的茶馆数目占到了全城茶馆资源六成多的比重,而外城东区和内城的茶馆数量均较少。
(2)市场区为主要分布区
与戏园的分布相似,北京茶馆的分布明显有倾向于市场区的特点。以外城西区为例,重要分布于宣武门外大街、菜市口、正阳门外西侧商业区、天桥、香厂,这些都是重要的商业区,有的是全城的中心区,有的是外城西区的中心区。西河沿也应该是茶肆的集中区,但目前尚未能发现具体的茶馆资料。内城西区的茶馆则分布在地安门外大街、阜成门内大街阜成门市场,内城东区则分布在东直门内大街、朝阳门内小街、东华门外丁字街,也邻近著名市场区。在所有市场中以香厂为最高密度的茶馆聚集区,其形成原因与清末香厂市场的急剧升温的繁荣有关。在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正月的《北京新报》上,从初八开始几乎每天都有《香厂类志》、《香厂二则》之类的新闻来报道灯市期间人们在香厂内的娱乐购物和各种奇闻逸事并予以评论。[9]例如,该报详细地列出了南北两侧的茶馆的名称与分布位置。其对香厂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其他市场区。这说明该市场在清末年间已经发展成为一处新兴的休闲型市场娱乐区。这也说明了天桥娱乐休闲功能的增强与吸引地域范围的扩大。
[1]皮明庥.城市史研究略论[J].历史研究,1992(3).
[2]王迪.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J].历史研究,2001(5).
[3]吴承忠.明清北京休闲地理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4][明]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5][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卷55 [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6]李洵,赵德贵,周毓芳.八旗通志:卷2[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7][清]张廷玉.明史:卷10“地理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史编写组.北京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9]北京新报馆编印.北京新报[N].1911年正月,第740、741、742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