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干预

2011-01-24 08:38谭禾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期
关键词:消化道功能性复发率

谭禾英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江西 新余 338025)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干预

谭禾英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江西 新余 33802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方法,将3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20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应用常规治疗加用抗抑郁药以及心理干预,均为4周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消化道症状均有改善(P<0.01),但实验组较对照组症状改善更明显(P<0.05),并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实验组复发率为10%,对照组复发率为26%。结论心理干预对FD治疗效果有增强的作用,并且能降低复发率。

功能性消化不良;心理干预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指一组病因不明、未能发现器质性或全身性疾病的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症候群,临床上以上腹不适、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该群体因病程长病因不明,大多精神状态不佳。有资料报道该群体中有31%的患者有抑郁感,51%的人有焦虑感,7.8%的人有人际关系危机,5.1%的人有偏执,5.1%的人对某种情况有恐惧感[1],因此对该群体进行心理干预很有必要。现将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从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消化内科确诊为FD的患者39例,年龄为16~60岁,平均为43岁,男17人,女22人。确诊标准参照1990年罗马Ⅱ标准。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39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19例),分别采用两种方案进行治疗。

1.2.2 治疗方案

对照组口服西沙比利5mg,3次/d,法莫替丁20mg,每晚服1次,4周为1个疗程。实验组除口服对照组两种药物之外,加服抗抑郁药同时积极为患者做心理干预,4周为1个疗程。

1.2.3 治疗判断标准

治疗前按四分法,即无、轻、中、重程度,对上腹痛、腹胀,嗳气、恶心、呕吐、反酸等消化道症状进行自评,在自评过程中由医护人员做相应的解释,使患者更了解标准,以保证评分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疗程结束后,两组再进行消化道症状的评定。痊愈:治疗期间症状完全改善,且精神状态良好;良好:症状缓解,但有时仍感轻微不适,处事心态较前好。改善:症状仍存在,但有所减轻,但对处事态度仍有些偏执;失败: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有时因为小事和医务人员以及家人大吵。除失败外均视为有效。然后计算总有效率,根据复发的人数计算复发率,最后进行治疗前后统计学的分析比较。

1.3 心理干预

1.3.1 收集病例资料

通过交谈收集患者的资料,从而对患者进行评估。对患者的情绪和行为仔细观察,特别是语言和肢体语言的观察,以发现他们的潜意识里的东西,做出心理问题诊断。热情、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的疑虑,使其对护士有充分的信任感,这是心理干预的首要条件,且是必要的条件。这样便于详细了解患者的成长史、家庭事件、个性特点以及主要的心理冲突,才能对患者的心理、情绪有较深刻的了解和准确的评估,为进一步的心理干预打下基础。

1.3.2 给予心理支持

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心理测试的工俱,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对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疏通引导,有针对性的分析,逐步解决和消除患者的心理问题,使其从不良的心理状态到健康心理状态转变,使其将认识与行为相结合,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心理转变。人在承受压力的时候经常用不易觉察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和应对方式,有时为了掩盖某种压力,努力地适应环境,往往通过包含紧张、烦恼、愤怒和沉默来表现,这些现象将导致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的紊乱,引起一系列更为严重的生理性疾病的表现,FD就属此类。对此类患者进行引导,给予心理支持的意义就在调动患者自己的积极性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帮助他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并作好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使他们从根本上认识问题,打开心结,彻底解决问题。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使患者客观地评价自己,找到自己的实际定位;帮助患者了解自己应对困难的能力,能客观地面对实际;鼓励患者建立适当的心理宣泄途径,寻好朋友或是亲人进行倾述;引导患者培养稳定的情绪。

1.3.3 认知行为疗法

该疗法通过改变患者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不良情绪就是由于曲解的认知而引发的,而所引发的负面情绪又过于某一事件曲解的认知评价,互相影响互相加强。针对具体的问题采用不同教育以及沟通方法来改患者的认知,通过帮助患者改变对某事物认知和评价,从而减轻其痛苦的情绪体验,以达到患者心理方面的改善,从而改善生理病理的现象,以至改善生理性病情。

2 结 果

两种治疗方案的结果比较,见表1和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评分结果比较

表2 两组复发率比较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生活的时候,同时也在承受来自生活和工作更大的压力,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引起各种原因不明的生理性疾病。胃肠不适就诊的人数与日俱增,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和反复发作,客观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往往治疗效果不佳,FD即为之一。心理因素与疾病互为因果,心理原因能加重生理疾病,而生理疾病又加重心理问题,形成恶行循环。因此在治疗中必须重视疾病的精神因素,应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心理疏导。当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首要条件,收集完整的资料,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主动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帮助患者适应和建立对疾病的正常反应,解决患者心理问题, 除各种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从本组FD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看出心理干预显得的尤为重要,应当在更多疾病的治疗中应用。

[1]孙宁,兰光霞,潘萍萍.心理因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及心理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 2005(1):29.

R573.3+9

B

1671-8194(2011)03-0077-02

猜你喜欢
消化道功能性复发率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综合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