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陆冰,马青松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 聊城 252601)
12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冯陆冰,马青松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 聊城 252601)
目的加深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从医院2008年至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报表中筛选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128例,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类别、名称,不良反应涉及器官/系统、临床表现,临床应用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28例不良反应中老年患者较多,占50.78%;其次是儿童患者,占28.13%。药物共涉及6类24个品种,其中活血化瘀类药物较多(占44.53%),尤其是血塞通注射液(占13.28%)。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多见,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症状。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剂量过大、滴速过快、配伍不当等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较多,不良反应经常发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管理,以及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药品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制成液体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1]。中药注射剂具有起效快、作用迅速、剂量准确等特点,近年来新品种不断被研制、生产,因此临床应用逐渐增多,临床报道中药注射剂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也日益增多。为此,笔者对2008年至2009年我院128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资料来源于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门诊输液室、急诊观察室、住院病房中上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128例,对患者性别、年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涉及药品类别与名称、累及器官/系统、临床表现以及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
128 例报告中,患者男 52 例(40.63%);女 76 例(59.38%),男女比例为1∶1.46,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80岁,各年龄段分布情况见表1。
发生时间:128例报告中,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在患者用药后 10 min以内者 9例(7.03%),10~30 min者 55 例(42.97%),30 min~1 h者 18 例(14.06%),1 h~24 h者 8 例(6.25%),24 h以上者 6 例(12.50%),不详者 22 例(17.19%)。
表1 患者年龄、性别分布
因果关系与转归:因果关系判断根据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订的标准进行[2]。128例报告中,肯定62例(48.44%),很可能34 例(26.56%),可能 18 例(14.06%),可疑 14 例(10.94%);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药并采取治疗措施,治愈116例,好转12例。
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见表2。
128例报告中,涉及6大类24个品种,见表3及表4。
128例报告中,静脉滴注126例(98.44%),肌肉注射2例。具体临床应用情况见表5。
128例报告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1.46∶1),这与女性生理状况有别于男性,且对药物较敏感、耐受性较差有关。从年龄分布看,60岁以上患者超过一半,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一般患有多种疾病,用药较多,常年需要药物维持;老年人药动学参数的改变使血药浓度常保持在较高水平,药物效应增强,各系统对多种药物的敏感性增高,且机体免疫功能退化,易出现变态反应;尤其是老年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损害和其他多脏器疾病,同时肝、肾功能减退,代谢能力差,组织器官功能降低,靶器官对某些药物作用敏感性增加[3]。因此,对老年患者用药应慎重,选择适当的药物、剂型及给药方法,减少联合用药,实行个体化给药,必要时应进行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
表2 涉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从表1还可看出,儿童患者也比较多,这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各个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组织器官功能尚不完善,对药物耐受性差有关。在36例儿童患者中,33例原患疾病是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用药多以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等清热解毒药物为主。《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规定,中药注射剂使用应根据临床急、重症等用药需求原则。因此,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等常见疾病时,建议首选口服或非静脉给药,如因病情确需使用中药注射剂,应做好用药监测并备抢救设施。
表3 涉及药品种类分析
表4 涉及的主要药品及构成比
表5 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例)
调查发现,128例报告中,有过敏史者18例,肝肾功能不全患者1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与个体差异有很大关系。由于患者体质的差别,病理状态及基因多态性的存在,使部分个体对某些药物的耐受性较差或超敏,易出现过敏反应。同时,中药注射剂多含大分子物质,进入人体易引发变态反应,过敏体质患者更易发生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应特别注意。
从表3可见,活血化瘀类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比较多。我院是综合性医院,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占相当大的比例,通常用血塞通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活血化瘀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该类药物引发不良反应多与临床应用多有关,同时可能与其作用于心、脑血管,在肝、肾、心脏及血浆中浓度较高有关。
调查发现,中药所致不良反应涉及药品品种之多,说明其具有普遍性、发性。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药注射剂大部分为复方制剂,成分复杂,含有蛋白质、淀粉、鞣质、色素、树脂、挥发油等致敏成分,而受提取方法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无法保证有效提取物完全纯化,杂质不易彻底除尽。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多为变态反应,进入血液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组织,当再次接触该抗原即发生过敏反应。如鞣质为多元酚类化介物,是化学性质活泼的物质,进入机体后可作为半抗原与血浆蛋白的氨基酸结合成更大的分子复合物,从而引起变态反应[4]。有些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也是一种高致敏性物质,如双黄连注射液中所含有效成分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不仅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同时作为抗原进入人体可产生过敏反应[5]。另外,中药注射剂中添加的助溶剂和稳定剂也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所涉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表现为荨麻疹、瘙痒、全身充血性红斑疹、面部潮红、局部皮疹或弥漫性出血等;其次为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不振、胃部不适、胃灼烧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多数患者经停药、抗过敏、对症等治疗后迅速好转治愈。
128例报告中,绝大多数(98.44%)是静脉滴注引起。静脉给药引起不良反应高发的具体原因有:
1)不合理的滴注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可引起不良反应。分析中看出,滴速过快引发的不良反应比正常滴速多2倍,如丹红注射液、葛根素注射剂在静脉滴注时应尽量减慢输液速度,最好30滴/min。
2)超剂量使用引起不良反应比正常剂量多1倍,滴速过快、用药剂量过大、浓度过高,均可使瞬间进入静脉的药物过多,从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用茵栀黄注射液40 mL(常用量10~20 mL),可引发皮疹、呼吸困难、心慌;注射用血塞通 0.8 g(常用量 0.2 ~0.4 g)可引发皮疹。
3)联合、混合用药,尤其中西药联用。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混合,可导致pH改变、颜色加深、不溶性微粒增多,引起毛细血管阻塞或供血不足,发生静脉炎或肉芽肿,还可诱发热原反应[6]。
4)加药后放置时间过长,可导致药液颜色变化、微粒增加。有些药品对输液时间有明确规定,如灯盏细辛注射液明确要求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即配即用。
5)不合理用药,如血塞通注射液加注射用血栓通粉,两药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苷,合用属于重复用药,相当于加大药物剂量;双黄连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适用于外感发热、邪在肺卫、热毒内盛的实热或风热感冒,而临床应用中,医生只要诊断是感冒,不管是风寒或风热,一律用两药,这显然不符合中医辨证理论,不仅会引发不良反应,甚至会延误病情。
6)溶剂使用不合理,20余种药物中有10多种有要求,参麦、复方丹参等中药注射剂的pH为4~6.5,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可能会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一般应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偏碱性,则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滴注,避免与pH过低液体配伍应用,以免导致不良反应。
为了预防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其治疗效果,应注意:1)转变观念,提高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度;2)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控,对其质量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即从原料种植、生产等过程进行全面控制,不但对有效成分进行质量控制,也应加强对有害物质及致敏物质的测定,使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达标;3)应遵循中医理论指导、辨证施治,注意中药注射剂说明书提示的适应证、禁忌证;4)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按说明书的要求使用溶剂,同时应注意其使用剂量和滴注速度;5)中药和西药尽量分开使用,中药注射剂原则上宜单独使用,避免在同一种液体中混合使用中西药物且尽量避免2种以上中药注射剂的联合使用,避免同类品种的重复应用;6)注意询问患者过敏史,包括药物、食物、家族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等,避免过敏反应的再次发生,并对过敏性体质的患者慎用药物,同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及初次使用者应加强用药监测;7)促进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及时收集信息,增强监测力度,尤其对新上市的中药注射剂,如果发现可疑问题,应及时上报、分析原因并研究解决,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1]赵新先.中药注射剂学[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
[2]高东宸,张丽雅.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48-49.
[3]张 丽,赵怡婷.623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2):151 -153.
[4]赖善成.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4,12(增刊):46 -47.
[5]周超凡,林育华,徐植灵.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J].中国药物警戒,2005,2(4):201 - 203.
[6]刘华强,土少华,孙福生.我院2006-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26):2 058 - 2 060.
[7]Corsonello A,Pedone C,Corica F,et al,Concealedre-nal failure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older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 mellitus[J].J Gerontol A Biol SciMed Sci,2005,60(9):1 147 - 1 148.
Analysis on Adverse Reaction Repor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in 128 Cases
Feng Lubing,Ma Qingso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Liaocheng Municipal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Liaocheng, Shandong,China 252601)
ObjectiveTo deepen the cognition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Chinese medicines for promoting rational drug use.Methods 128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were screened out from ADR reports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08—2009 and performed the classified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in aspects of age,gender,drug category,name,involved organs/systems and clinical features.Results Among 128 cases of ADR,middle-aged and elderly cases were dominated,accounting for 50.8% ,followed by pediatric cases,accounting for 28.13%.Drugs were involved in 24 varieties of 6 categories.Of which,the drugs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accounted for 44.53%.In particular,Xuesaitong Injection accounted for 13.28%.In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rash and pruritus were common,the most common involved organs/systems were skin and its appendages,followed by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More severe ADR were allergic shock, dyspnea, etc.Overdosage, dripping speed too fastand impropercompatibility were the main causesleading to adverse reactions.Conclusi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is more common and ADR is of frequent occurrence,which should arouse enough attention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CM injections and ADR monitor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for ensuring medication safety of patients.
adverse reaction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rational drug use
R288
A
1006-4931(2011)10-0059-03
201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