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锋
陕西省远程教育研究中心,西安 710068
自从1969年英国开放大学成立并取得成功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成立了适合自己国情的“开放大学”。中国也不例外,在1978年成立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除西藏外的各省一级的广播电视大学,通过广播和电视开展异步教学。主要目的是给“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机会上大学的知识青年提供上大学的机会,带有“学历补偿”性质。
30多年过去了,广播和电视已经逐步退出了教学阵地,网络和计算机取而代之,逐渐成为教学的主要媒介。电大设立之初的教育对象逐渐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复存在,教学模式也随着教学媒体的变化而变化。在教学手段、教学对象、教学模式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由电大变革为开放大学的事业却举步维艰。在中国,要求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重新建构开放大学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67所网络学院的建立和中央电大开放教育项目的实施,使得开放大学的研究视野和范围急剧扩大。世界上开放大学的成功经验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也使得构建中国开放大学的呼声越来越高,是什么原因阻碍着中国开放大学的重新建构?该文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探讨开放大学建构困难的原因,并从现实出发,提出开放大学建构的策略,以促进开放大学在中国的发展。
从电大举办时起,在电大历次面临生存危机的重要时刻,都是政府下发文件以开办新的教育项目形式给电大予以支持[1](如图1所示)。这种情况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时期可以使得电大继续存在、发展,同时也使电大形成了“等、靠、要”的思想;加之从中央电大到省、市、县的纵向办学体系的影响,使得电大更像行政管理部门,注重权力控制分配等“虚”项,忽视了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实”项的发展,即没有重视内涵发展。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得高等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学生上大学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大,各种办学主体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竞争靠实力,包括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而实力的基础是学校的内涵发展,包括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主要方面。因此,自身“作茧自缚”是电大建构中国开放大学必须面对的困难之一。
图1 政府对电大几次重要的政策支持
1.1.1 省级电大自身办学自主权的丧失,制约了电大的发展 在国务院1979年发布的《国务院批转教育部、中央广播事业局关于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的报告》(国发(1979)14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各省、市、自治区广播电视大学的方针、任务、办学方案、教学计划等,都由各省、市、自治区根据情况自行决定”,“学生学完规定的课程,学满规定的学分,由转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课程的省、市、自治区广播电视大学发给毕业证书”[2]。由此可见,省级电大从举办时起就是一级独立的办学单位,具有办学自主权。
而随着1995年招收注册视听生政策的施行,1999年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推进,中央电大控制了毕业证书的发放,省级电大逐渐丧失了办学自主权,这使电大失去了宝贵的发展空间。从教育层次来看,省级电大仍然属于30年前成立时的成人专科学校,没有发展。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初中专、高中专、技校都抓住中国高等教育迅速扩张发展的有利时机,借此机会发展成为高职学院、区域大学,开展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的教育。
1.1.2 行政人员与教师比例严重失衡,使其丧了内涵发展的动力 电大举办初期的1979年,人员编制内主要配备广播电视演播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1982年,才提出要逐步配备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包括专、兼职两方面人员,配备辅导教师的人数远远少于管理和行政人员。由此可见,电大在开办初期只是引进了英国开放大学的教学形式而已,并没有将其重视教学、重视教师、重视学术的发展内涵引入中国。电大行政人员与教师比例的严重失衡直接后果就是,教学被边缘化,教师被边缘化,行政主导一切。加之,电大随后进人标准的逐步降低,很难吸引一流人才进电大。两方面因素使得电大失去了内涵发展的动力。
1.1.3 重管理、轻教学、轻学术的校园氛围,禁锢了电大人的思想 中央电大采用纵向从中央到省、市、县四级管理的体系,规模庞大,使得教学、学术、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仅限于电大系统内部。加之成人高校的身份,造成省级电大与普通高校之间交流非常有限,形成事实上的系统内自我封闭。系统内部普遍存在的重管理、轻教学、轻学术的校园氛围,教师和研究人员在学校中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挫伤了许多人的积极性,造成优秀人才不断流失,事业发展陷于停滞,可以说是“行政的围墙”禁锢了电大人的思想,耽误了电大的战略发展。
1.2.1 传统观念阻碍着开放大学的建构 《集韵·效韵》说:“校,教学之宫”,即教学的地方称为校。可见中国传统的教学活动都是在校舍内进行的,是由教师主宰的单向知识传递活动。而开放大学推崇的“Open as to people,Open as to place,Open as to methods,Open as to ideas[3](人的开放,地点的开放,方法的开放,思想的开放)”思想与传统观念中公众对于大学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传统观念中,上大学就是学生坐在教室中接受面授知识并接受实践、实验,教学过程师生是同步的。实施时空分离、异步教学的远程教育需要突破传统观念,树立自己高质量观,赢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这是开放大学的建构基石。
1.2.2 师道尊严的思想 传统教学中一直采取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而且遵循“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一直受到尊敬。相对的,学生在教学中一直处于“认知依赖”状态,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同时,在中国古代一直推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4]”,强调独裁专断,强调社会等级的存在,强调权威,学校中教师主宰整个教学活动,对学生有着包括殴打在内的惩戒权利,学生必须无条件服从教师。而开放大学所提倡的师生平等、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辅导者和服务者等思想,无疑将受到传统文化的巨大挑战。
1.2.3 同性化的教育思想 自古以来,中国都奉行集体教学,对于学生的要求都是统一的,是一种“同性化的”教育,反对和排斥“个性化”。“四书”、“五经”作为教学的内容延续了一千多年,僵化、死板的教学内容也同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说文解字》中对“教”的诠注也说明了这一点,即:“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
在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同性化”下,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也都通过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被“同性化”,如要求学生上课只能听教师讲,不能质疑;要求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严格忠实于课本内容等。而开放大学推崇个性化的学习,提倡知识自我建构,这与传统同性化的教育矛盾突出。同性化的教育思想影响着开放大学的顺利建构。
对比英国开放大学和中国电大,我们发现,英国开放大学是建立在整个社会诚信、公众自律的基础上。因此,对于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开放大学教学的开展,有着社会大环境的支撑;而中国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旧的社会秩序已被打乱,整个社会大环境与诚信社会尚有一定距离,使得作业、考试等环节作假、作弊现象比较突出,不利于开放大学建设。
英国开放大学重视科研和教学,重视引进人才。在OU(The Open University英国开放大学)总部的教师,主要任务并不是授课,而是科研和课程开发。OU的教师中不乏世界顶尖级的大师。例如:欧盟首席火星研究专家Colin Pillinger(Fellow of RoyaSociety)院士,国际地理学大奖的获得者Doreen Massey(Fellow of Academy)院士,脉冲星发现者Jocelyn Bell Burnell(FRS)院士也曾长期担任OU物理系主任。OU的教师每年完成大量科研任务,使OU成为世界上惟一一所研究型的远程教育高等院校[5]。高水平的师资带来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有效地推动并提高了课程建设,保证了教学质量,赢得了英国民众的认可,赢得了世界同行的尊重。
开放大学的建构应该以现有的远程教育资源为基础,应该在整合现有的各类远程教育资源基础上推陈出新,从机制运作、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等方面进行创新。而广播电视大学目前是各级远程教育的主力军,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从做大远程教育到做强远程教育,并实施各项改革来建构开放大学是当前现实的选择。
广播电视大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培养了一支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具备建构省级开放大学的人员基础。尽管这支队伍的素养和能力本身迫切需要重塑和提高,但是目前我国远程教育领域还没有电大这样庞大的一支队伍。因此,电大为远程开放大学的建构提供了人员基础。
电大自从1978年重新开办以来,已经累计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合格毕业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3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从教学模式到教学手段,从培养目标到实践实习,从招生到毕业等各个环节都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尤其是在远程教育、成人教育领域,电大的经验将“穷国办大教育”的理想逐步变为现实[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6]”。这为远程开放大学的建构提供了政策上的依据和支持,同时也为电大在建构开放大学的道路上提出了明确的任务与要求,需要电大人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我们处在一个技术的时代,技术对于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产生着惊人的、决定性的影响。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变革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个性化的学习,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学习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政府要加强大环境的建设,支持、引导和鼓励民众共同构建诚信社会,同时逐步起草、审核和实施《作弊法》,使得全社会对于各种作弊行为零容忍,对于各种作弊行为的打击、处理也有法可依,使作弊可耻的社会价值观得以重建。教育是社会的子系统,社会的发展对教育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教育对社会影响有限,社会都来关注教育,也需要关注我们生活的社会大环境建设。
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一流开放大学的构建,离不开世界一流的人才。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发展的无限潜力。因此,电大要逐步引进国内、国际一流的教学、科研人才,给他们提供优厚的工作待遇,舒适的工作环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使其安心工作。通过实施“人才工程”来提升电大教学和科研水平,提升办学层次,提高社会认可度,提高电大的社会影响力,为开放大学的建构打好坚实的基础,走内涵发展的道路[7]。
自身发展是争取政策支持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政策支持首先是各省级人民政府要从办学层次的方面给电大办学自主权。如在电大师资、科研等方面有一定发展后,可以让电大开展本科层次的教育,同时争取给电大提供更多经费,以利于电大实施人才工程,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利于省级开放大学的早日筹建。
打破目前电大内部封闭的体系限制,从教学、科研方面入手,融入国内外教学改革、科研探索的大潮中,取长补短。电大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以联合培养、攻读国外学位等方式,积极开展国际间教育合作,以学习发达国家远程教育的经验,促进我国远程教育的深层次发展。
高考制度取消年龄限制的举措已经打破了成人教育与普通高校学历教育间的界限,成人高校与普通高校的称谓已经成为历史名词[8]。因此,电大还要积极与国内高校合作,不仅仅是办学上的合作,还要开展科研攻关等高层次合作,提高电大的社会声誉,提高社会认可度。
中国土地辽阔,自然状况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构建开放大学要因地制宜,适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变”,“变”才有创新,变革才有新的出路,才能有自己的特色,才能不断提升自身内涵,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
具体来说,首先要树立不断变革的理念,以变求发展,以变促发展;再者要以制度来保障,变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失误,要有包容的理念,对变革者要宽容;三是要创新校园文化,形成人人求变,人人参与变革,人人支持变革的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突出各省级开放大学的办学特色,做到特色立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1]。
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建构中开放大学如何定位?开放大学如何应对信息时代不同专业背景及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如何体现个性化学习,如何保证学习过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电大外驱式发展模式,办学自主权的丧失,重行政、轻教学、轻学术的办学思想,以及提倡师道尊严、同化教育的中国教育历史,目前社会诚信建设缺乏等方面都是制约开放大学建构的主要因素。从现实出发,我们要实行政府加强社会大环境建设,引进人才,抓教学和科研,积极争取办学自主权,加强开放交流,注重办学特色等,来促进中国电大的转型,促进开放大学在中国的发展。
[1]王军锋,肖晓飞.略论我国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2):10-11
[2]关于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的报告[S].广播电视大学文件资料汇编1978-1984(内部资料)
[3]Daniel J.Preston degree ceremony[DB/OL].http://www.open.ac.uk/johndanielspeeches/Prestonpm.htm,2011-04-25
[4]开心学国学.三纲五常[DB/OL].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1265006.html?an=0&si=1m,2011-04-25
[5]丘建华.英国开放大学的教学质量控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6):85-86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D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4.htm
[7]王军锋.远程教育教师调查与分析[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31-32
[8]卢大波,周迅.取消高考年龄限制招生改革悄然前行[DB/OL].http://edu.sina.com.cn/t/24578.shtmlm,201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