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芳
(绍兴市人民医院 急诊病房, 浙江 绍兴 312000)
胃肠减压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在外科应用最为广泛[1]。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道内压力,恢复胃肠功能,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及术后吻合口愈合。但是目前临床上由于胃肠减压无效导致患者手术失败及预后不良的现象时有发生,而胃管的固定不牢已成为胃肠减压无效的主要原因[2],虽然现在已改良了胃管固定的方法,但由于未能同时有效固定胃肠减压器,仍常常导致胃管的滑脱。我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探索出一种胃管及胃肠减压器同时双重固定的方法,经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2月入住我科需要留置胃管的病人120例,均为意识清楚者,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18岁~79岁,平均(51.3±6.2)岁。急性胰腺炎39例,肠梗阻28例,胃穿孔修补术26例,肠切除术12例,胃癌根治术10例,胆肠吻合术5例。留置胃管时间5~28 d,平均15.8 d。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留置时间等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留置鼻胃管成功后接胃肠减压器,用已改良的方法,即把一块2.5 cm×7 cm医用胶布制成“Y”型固定在病人鼻翼部,撕开的两条胶布分别按顺逆时针向下螺旋绕贴于胃管上[3],将胃肠减压器放在病人床头、枕下或腋下。
1.2.2 观察组:留置鼻胃管成功后接胃肠减压器,用上述方法固定胃管的同时固定胃肠减压器,即通过胃肠减压器顶部半封闭状直径约2 mm的吊耳,用一段8 cm长的细棉绳穿过吊耳,在末端打两个外科结成环状,再用一段90 cm长的外科绷带穿过棉绳在末端打两个外科结成环状,然后松松地挂在病人的项部衣领外,把胃肠减压器放在病人侧腹部较低位。
1.2.3 以鼻胃管刻度为标准观察滑脱情况,以鼻胃管脱出3~5 cm以上为胃管脱出。以胃肠减压器与胃管连接处脱开为胃肠减压器滑脱。同时与每一位病人面对面交流,耐心询问并记录他们在留置胃管后是否有担心导管滑脱的顾虑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行x2检验。
2.1 两组鼻胃管及胃肠减压器滑脱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鼻胃管及胃肠减压器滑脱率比较(n=60)
2.2 观察组60例中有5例担心管道滑脱,而对照组60例中有37位担心管道滑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1 单胃管固定的缺点 临床上,在留置胃管后一般只注意固定胃管,未同时固定胃肠减压器,弊端较多。张洁等[4]报告因习惯于把胃肠减压器放在病人床头而不加固定,再加上其内引流液过多,当病人不注意或翻身时,会由于重力作用把胃管拉出。程海燕[5]也报告因病人活动不注意使胃肠减压器与胃管连接处脱开,使其失去正常的负压吸引状态,影响治疗效果。总之,笔者认为胃肠减压器因未予固定,没有合适的放置位置而到处滚动,不断地向下牵拉胃管,使固定的胶布松动,导致胃管滑脱、引流效果差、病人心理负担重是其主要的缺点。
3.2 胃管及胃肠减压器双重固定的优点
3.2.1 固定牢固:双重固定即在固定胃管的同时,也妥善固定了胃肠减压器,明显减轻了胃管向下的牵拉作用,同时胃肠减压器可以随着病人身体的移动而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胃肠减压器的重力作用使胃管及胃肠减压器滑脱的危险性。
3.2.2 有利于引流:该方法使用的绷带长度刚好使胃肠减压器位于病人侧腹部较低位,有利于引流,同时也可避免因胃管与胃肠减压器衔接段下端乳胶管弯折而影响引流效果。
3.2.3 减少病人顾虑,安心下床活动:单胃管固定法由于病人担心胃管滑脱或胃肠减压器脱落而不愿取半卧位、床上活动,更不愿下床活动,但腹部外科疾病术后往往需要病人多活动,这样有利于病人尽早恢复肛门排气,尽早拔除胃管,同时也可预防许多术后并发症,如肠黏连、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双重固定法由于固定牢固,极大程度地减轻了病人的心理顾虑,使病人术后可以早期安心地活动,促进疾病的康复。
3.2.4 安全舒适、操作简单、价格低廉:该方法所需材料为棉线和绷带,材料质地柔软,可直接接触皮肤,无刺激性,均为安全性材料,避免了以前用别针或铁钩等锐器固定潜在的对皮肤的伤害作用,而且绷带的宽度为8 cm,对局部皮肤无压迫感。经调查60例使用的患者中无一例感觉项部有不适感。因该方法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价格便宜,受到病人普遍好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3.3 注意事项 双重固定法虽然固定了胃肠减压器,但护士仍需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倾倒胃肠减压器内的引流液,以防胃肠减压器过重使病人有不适感。
[1] 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4.
[2] 黄爱微,范栩妃,石素文,等.胃肠减压管固定方法改进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0):28-30.
[3] 孙玲,龚素勤,张玉双.450例胃肠减压器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05,(1):14-15.
[4] 张洁,李宏芳,祈俊英.胃癌术后胃肠减压管脱出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7):1398-1399.
[5] 程海燕.介绍一种胃肠减压器固定法[J].护理研究,2006,20(8):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