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琴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和国情,增长才干、贡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化指导并形成长效机制,是进一步增强和发挥好大学生社会实践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呼唤专业化指导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需要在设计理念、主题选择、深化发展等方面切实加强专业化指导。以专业化指导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化发展、高效益发展。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1.主题选择:偏好政治化,疏于个性化
高校设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的政治化倾向明显,偏重于服务主旋律的要求。在实践主题的选定上符合主旋律的政治要求,这是需要肯定的,但笔者在观察和分析了近些年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后发现,很多高校在设计社会实践的主题时功利性目的较强、政治化倾向较强、结合高校自身特色较少、符合学生的真实需求较少,如在纪念长征时,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都是纪念长征时,全国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基本一致,这是不正常的,也无法服务于高校社会实践科学发展的。一些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者似乎更喜欢把社会实践活动冠以宏大的主题而忽视了一些更有针对性、个性化的主题选择,这使得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在符合政治需求的同时,疏于满足学生的成才需求和个性化发展。
2.工作理念:倾向经验化,疏于专业化
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自身很多都没有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相关背景,在设计社会实践时很多是凭经验,过于偏重或迎合政治要求,而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化设计认识不够或者无能为力,因而存在着在社会实践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出现“经验化倾向严重,专业化思维、专业化设计不足”的突出问题。我们关注这一问题,不是要否定用经验来指导社会实践方面的积极作用,而是提出一个更加有前瞻性的课题,即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者如何在今后的社会实践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既发挥自身经验的优势,又能从专业化的角度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设计和干预,凸显社会实践的专业化发展要求。
3.实践过程:偏好浅尝辄止,疏于深度发展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有一些十分突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关注,如当前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策划设计或专业化指导不够而流于形式,特别是一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前期设计不到位、不深入,使得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了“旅游活动”“玩乐活动”,甚至成了高校教师和学生骨干的“变相福利”。由于这种“旅游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不良影响,社会上已经有一些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和组织模式提出质疑和不同意见的声音。这种带有“旅游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的考察走马观花、社会调查浅尝辄止,甚至在前期设计时就特别注重设计一些具有地方特点的旅游线路,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师生中和社会上遭到了一些非议。经过观察和思考,笔者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专业化指导。专业化的指导可以使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每项工作、每项投入都尽可能获得最大收益,有效遏制和扭转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异化为变相旅游和玩乐活动,减少和避免一些“无效益”的社会实践盲从,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前、中、后三个阶段都有有效的专业化指导和及时跟进,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育人功能。
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的价值分析
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化指导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创新的必然要求。
1.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需要加强专业化指导
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期,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已走出“初步发展期”,进入提升层次、品位、质量和效益的“综合提升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创新的现实需求要求高校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专业化指导,更好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进步,从而提高育人质量。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专业化指导,是在全面分析和判断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转型要求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2.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化指导能产生巨大效益
从全国高校来讲,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专业化指导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不管是从实际重视程度,还是从相关制度、措施保障以及在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的实际效用来说,都与当前社会实践发展创新的现实需求有一定距离,这些已经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而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的途径、方式、保障等成为一个需要高校同行静下心来思考的问题。清华大学加强对社会实践的专业化指导,参与实践的学生深入社会、农村,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李强社会实践后形成的《农村八记》得到温家宝总理高度评价,收到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和育人效果。
3.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有加强专业化指导的现实要求
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化指导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很多学校都已认识到专业化指导对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综合效益的积极作用,但苦于自身能力与素质的欠缺或者学校有效的保障机制不足,使社会实践的专业指导没有真正实现。这种“有想法、有觉悟”“客观现实条件不允许”的矛盾广泛存在。许多高校已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但对于如何实施专业化指导认识还不是很全面、到位,客观上造成目前很多高校对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的认识深度和重视程度不够的现实,这种情况必须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化指导的制度建设来改变。
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的对策与建议
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断拓展大学生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渠道和空间,对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工作,建立社会实践专业指导工作的长效机制,对于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改革具有社会实践整体推进的突破口的战略意义。结合当前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高校应立足自身学科专业背景和校情,立足学生实际学习和成才需要,不断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加强社会实践专业指导工作。
1.提高认识,营造环境
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提供必要的专业指导更是不可或缺。高校应对此形成共识,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配套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巩固现有社会实践工作机制,提高认识、切实重视,不断将社会实践专业指导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学校在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宣传中,除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环节中来,还要多鼓励、多支持教师参与学生的社会实践项目,参与对社会实践的专业指导。努力通过学校重视、教师关注、社会配合等为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工作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2.健全体制,完善机制
建立健全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工作保障体系,不断探索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的长效机制,对于不断促进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推进社会实践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高社会实践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促进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落实制度保障是最根本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学校应研究出台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的专门制度,如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中心强化学生社会实践的专门指导机构,对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化指导的主要途径、有效措施等重要内容进行准确界定,从而使得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的工作在规范的制度约束下进行。
社会实践工作中引入专业化指导机制,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必要干预,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盲从、不跑题、不失效,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控制、引导,更好地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高校发展的要求,使社会实践活动的各方面投入都发挥尽可能好的效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积极力量。
3.内培外引,确保师资
当前,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专业化指导工作进展不理想,关键在于没有符合专业化指导要求的专业师资,这是困扰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工作的重要因素。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工作的师资建设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校内培养,一是外部引进。从综合效益来讲,高校内部培养具有可行性强的优点,需要高校在现有师资条件的基础上加强对有培养潜质的或者具有一定条件的教师进行培训,使之符合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的要求。内部培养的优势很多,但也有自身的不足,就是培养过程比较长,短期内的效果可能不是非常显著。所以,第二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引进外部智力,直接聘任社会上或者外校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水平较高的教师和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专家直接到学校开展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快速达到专业化指导教师的素质要求。
4.加大投入,确保支持
学校应在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外,还要特别对社会实践专业指导工作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确保专业指导活动正常进行。当然,基于实际条件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工作的经费相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经费来讲还是比较少的,只要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常开展的高校都应该给予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化指导相应的经费,或者各高校可以采用灵活变通的方式,从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经费中切出少部分经费用来开展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工作。
5.强化力度,突出效益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实践观,认识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是加强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的首要任务。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才会得以推动和体现。一方面,高校应在社会实践的整个环节上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规划,这既包括社会实践前期的动员准备及主题内容设计等,也包括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全程指导和后期的成果指导。在此之中,要为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教师随队全程指导、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高校应本着对学生及社会实践负责的精神和态度,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提供专业水平高的教师,提高社会实践工作指导的力度,真正让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
在指导中,教师应利用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较高的优势,从时代需要和个人价值实现的角度出发,消除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存在的种种错误的思想意识和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行为方式和思考角度,这些对学生成长成才都是大有裨益的。此外,可以尝试探索社会实践专业指导教师培训体制和配备机制,在不断提升专业指导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切实在专业指导中做到明其义、导其行、固其果。
在建立相对专业化的社会实践专业指导教师的基础上,要确保教师切实发挥应有作用,保障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效果,必须建立和优化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学校要把本校培养的社会实践专业指导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指导的时间计入教学工作量,并给予相应的劳动报酬。对于引进的校外社会实践专业指导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给予有竞争力的报酬。学校在确保时间、精力、条件和资金投入的基础上,要强化对社会实践专业指导教师的工作监督,确保工作质量,从而实现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工作的有效推进,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益,提高育人水平和质量。
总之,在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转型的新时期,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益,提高高校育人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责任编辑:常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