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颁布是新世纪中国教育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规划纲要》确立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对未来10年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与重大政策措施作出了明确部署。对于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对于指导我们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北方工业大学专门组织学习,结合实际,共同分析,深刻领会,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修炼学校教育品质上来,将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作为学校目前和未来的头等大事。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重视教育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高等教育的质量是高等教育事业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志,《规划纲要》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既抓住了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又指明了未来10年高等教育的工作方向,还符合当今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剑桥大学副校长艾莉森·理查德教授曾经说过:“我们的核心任务是在研究导向的环境里提供卓越的教育。”她所说的“卓越的教育”实质就是教育质量问题。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不仅要做大,而且还要做强。从追求招生人数和学校规模到注重提高教育质量、修炼教育品质,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阶段性转化。
提高地方高校教育质量的前提是找准定位
温家宝总理提出争取在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如何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必须认识到合理定位对高校发展的战略意义。不同层次的高校有不同的质量标准,没有准确的定位,就没有质量可言,就无法发挥高校在高等教育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地方高校尤其如此。在设定未来发展目标时,地方高校一定要经过理性分析,综合认识自身优势和劣势,在继承学校传统基础上,办出自己的特色。这符合国家对不同层次学校分类指导的原则,也是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发展方向,一旦偏离这个方向,就会出现大学同质化、人才趋同化等诸多不适应的问题。
作为北京市属院校,北方工业大学将办学层次定位于“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科研工作以技术创新和工程应用创新为主;将人才培养定位于“培养思想文化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将服务面向定位于“立足北京、面向全国、面向有色金属工业,重点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这样既能发挥学校在专业领域方面的传统优势,又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有利于学校长期、稳定的建设和发展。在多年的实践中,学校突出“质量立校,特色办学”的治学理念,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注重思想文化教育和软环境建设,重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坚持开放办学和人才强校战略,倡导民主治校,强调首先实现一流的办学环境、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在此基础上,达到国内外同类院校的先进水平。目前,学校在校生的高考入学成绩平均分比全国平均重点线高20多分,所有教室和实验室均配备中央空调和多媒体设备。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在生源质量、办学环境、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在国内外同类院校中已经具有明显优势。
提高地方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是科学有效的途径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指标,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想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找到科学有效的途径,结合地方现有条件,形成富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和办学思路。近年来,北方工业大学认真制定并实施了学科专业建设中长期规划,不断优化整合学科专业结构,现已形成以工为主,文理交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例如,针对录取分数相差100分以上的的学生,启动了“分层次教学”模式。从“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开始,将学生分成两层:A层授课采用重点、难点授课方式,适当加快进度,课后布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和习题;B层授课强调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加大课后辅导力度。在期末考试中实施教考分离、流水阅卷。实践证明,这一模式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相关成果获得2009年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作为“北京市微电子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还形成了以电类为重点的特色专业。以机电学院为例,该院建设的PLC实践基地强调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一体化的理念,突出了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宗旨。
通过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风获得了实质性提升,参与各类学习竞赛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等各级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获奖人数不断增多。多年来,学生的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均超过全国重点大学平均水平,位居北京市属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北京地区高校就业率平均线以上,获得过北京市授予的“2009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提高地方高校教育质量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地方高校教育质量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发展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大学精神规范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大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根基和文化现实息息相连,大学还应塑造有质量的学生精神。哈佛大学第24任校长内森·马什·普西说过:“哈佛最希望为国家和世界培养的是有教养的人。”仅有20,000多名毕业生、在校生不过2,000多人的加州理工学院有27位校友或教授荣获诺贝尔奖,与该校向来重视人文学科的地位和作用是分不开的。国际教育界的这些先进经验告诉我们,工科大学既是工程师和科技精英的摇篮,也可以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摇篮。地方高校尤其要重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启发式教育和学思知行的统一,让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得到自由释放和全面发展,这也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北方工业大学历来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建成了国家和北京市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形成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自2007年以来,学校素质教育与现代文化研究所举办了“大学人文讲堂”近40场,邀请国内外文、史、哲、艺诸领域第一流的专家学者来校开坛布道,对塑造学生的人文品格起到了积极作用。重视素质教育也提升了学校的社科类科研水平,2010年学校获鲁迅文学奖1项。
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在于教育教学质量,这需要制度性保障。对地方高校而言,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形成有效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这些制度性手段的促进和实施,才能使地方高校在面临条件有限等诸种困难时,办出有特色的教育,在激烈的教育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保障教育质量,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务处专门成立了“教学研究与质量监控中心”,负责全校的质量监控;各院系成立了教学督导员队伍,各班成立了以学习委员为主的教学信息员队伍。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每学期期中的教学质量检查制度。既有常规的监控,也有由校领导、督导组和学生共同定期参与的课程评价办法,形成了一套系统、严格的教育质量控制、审核和评估的完整体系。
提高地方高校教育质量必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北方工业大学隶属关系从中央部委划转到地方以来,始终把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全方位地为“人文北京、绿色北京和科技北京”提供服务。划转到地方之后,学校扩大了北京生源的比例,目前北京生源占65%,为首都的人才培养作出了学校应有的贡献。在科研方向上,学校努力从为行业服务向重点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转变。学校智能交通研究所近年来在消化吸收了国外多种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于北京城市交通状况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研究成果全面应用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面向奥运的信号控制系统集成技术研究”项目、北京市智能交通3年规划、国庆60周年长安街信号控制系统改造等重点项目。2010年,学校承担了北京市主要的智能交通控制项目,项目经费达到7,000万元,重点解决了北京市交通控制中高清视频综合检测及中心接入、与国外多种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协议兼容、交通信号勤务管理动态监控集成等公认技术难度大、实施复杂的问题,为北京市建设了新一代的城市交通控制管理平台和系统,对首都社会发展的贡献力不断增强。
学校所在的石景山区正在向文化产业、创意产业转型,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学校新增了相关专业,并与石景山区投资5,000多万元共同创建了“数字领地”公共服务平台,主动走进区域经济主战场,力争为区域经济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发挥首都地方高校在地域、人缘、资源等方面的特点及优势。
未来10年是学校全面进入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十二五”到来之际,学校制定了“内修品质,外树形象,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办学思路,中心还是质量与品质。学校将坚定不移地以提高质量、修炼品质作为学校发展的长期道路,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引导力度,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不断增强学校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贡献能力。全面建设学生满意、社会欢迎、政府放心、科研与教学协调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北方工业大学。
(作者系北方工业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