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创始人George Swallow:MPLS的起源与成功
George Swallow认为MPLS取得成功的原因有二,“一是控制组件的分离,规避了一些风险,第二,标准非常严格,将路由交换尽量做得简单,由标签标注相应的运行和操作,告诉相应的QoS操作标准。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它不是放在每一个具体机制当中做,而是广泛使用。”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路由器技术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网络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主要表现在转发效率低下、无法提供QoS保证。原因是:当时路由查找算法使用最长匹配原则,必须使用软件查找;而IP的本质就是“只关心过程,不注重结果”的“尽力而为”。互联网上流行一种论调:过于简单的IP技术无法承载网络的未来,基于IP技术的因特网必将在几年之后崩溃。
此时IP与ATM有过一场竞争。不幸的是:信奉唯美主义的ATM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于复杂的设计导致没有任何厂商能够完全领会并成功生产,而且无法与IP很好地融合。在与IP的大决战中最终落败,ATM只能寄人篱下,沦落到作为IP链路层的地步。
但ATM仍有可取之处:第一,摒弃了繁琐的路由查找,改为简单快速的标签交换;第二,将具有全局意义的路由表改为只有本地意义的标签表。
MPLS于此时脱颖而出,挽救IP于危机中。
MPLS的创造性设计者——“Label大师”充分吸取了ATM的精华,MPLS定位在第2. 5层的位置。Label提出“multiprotocol”的概念,来者不拒,可以承载其他链路的报文。于1997年命名为MPLS(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
1999年第一次得到部署,到2001年1月才正式开始部署和运作,而且真正在一个生产网络上运作,并创造价值。
MPLS工作组在IETF的工作逐渐得到扩展,第一个得到扩展的领域就是流程工程,目前一共形成200多个RFC。MPLS工作组关注焦点是在应用,以及机制演进方面,并研究一些组播方面改善,希望在扩展性方面取得更多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