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辛
2011年4月5日,海地太子港,马尔泰利的支持者举办庆祝活动。流行歌手马尔泰利以绝对优势战胜对手,当选新一届海地总统。
米歇尔·马尔泰利剃着一颗光头,精力充沛,性格外向,绰号是“甜蜜米奇”。多年以前,在海地没有人认为这个家喻户晓的歌手会像旋风一般刮过大大小小的选战,成为这个国家的元首。而“改变海地穷人的境遇”的口号,更是他获得没有受过教育的选民的重要必杀技。
马尔泰利曾经因为经常出现在海地的混合非洲和拉美音乐节奏的嘉年华上,从而被人们视为一个“具有革命性”的艺人。
而实际上“反传统”的马尔泰利对海地音乐最主要的贡献,却是发扬光大了国宝级传统艺术“康巴斯”。马尔泰利曾经创作并录制了十几张“康巴斯”舞曲专辑,使“康巴斯”成为海地的流行音乐,他自己也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在此之前,马尔泰利虽然没有从政经验,但在此次选举中表现得非常出色,是一名“认真且富有技巧的候选人”。
马尔泰利是一个出生于太子港的富二代,其父是某石油公司的总裁。马尔泰利一直痴迷音乐,也就读过当地最有名的罗马天主教学校,他在高中毕业后进入了海地军事学院学习,但随后因违反校纪被开除。
后来,和很多海地有钱人家的青年一样,马尔泰利前往美国打拼一番事业,但在科罗拉多州和迈阿密州生活期间遇事不顺。1986年马尔泰利携家人返回海地,开始闯荡歌坛。
在舞台上,马尔泰利爱以“疯癫”搏出位,他曾经男扮女装、穿婴儿衣服取悦观众。正是这些夸张的形象和带有政治味的戏谑音乐风格,使他走红海地。而由于这个国家的特殊情况,使总统成为这个国家最具挑战性的职业:这个加勒比小国常年身处贫穷之下,而2010年初的地震,造成了30多万人口遇难,150万人无家可归,以及经济濒临崩溃……
“民众在我身上看到了隧道尽头的亮光,”马尔泰利说,“他们厌倦了悲苦、贫穷和没有梦想的日子。我代表变革的脸孔,因为我从未涉足政治,我对声名或权力不感兴趣。”
路透社曾经报道过马尔泰利的一段视频,在视频里他戴着耳环、头裹围巾,坦承自己曾于上世纪80年代吸食可卡因,但已经戒毒。竞选期间,他与以前油滑、嬉皮的风格挥手再见,他脱掉了演出服,穿上了正装,试图使自己说话变得严肃。
他毫不掩饰自己是政治圈的“门外汉”,一边给自己写歌助选,一边承诺大幅改革、惩治腐败,迎合了海地老百姓的心理——希望结束军阀官僚把持政权的现状。
事实却是:世界上很难找出第二个国家,像海地这样只能靠国际援助、联合国维和力量,以及包括国际红十字会在内的许多非营利组织,来勉强维持国家运转和社会秩序。在这里,78%的居民是穷人,其中54%的居民是赤贫,文盲率高达47%。艾滋病感染率和儿童死亡率居加勒比地区之首,平均1万户居民只有4个水龙头。
2010年大地震前,这个没有军队的国家,每隔6年就会发生政变,分属100多个党派的帮派暴力争斗不断,自2004年以来一直靠联合国驻军勉强平息。然而,地震又使当地乱上加乱,国际社会试图帮助一个失败国家重新建立国家机器的努力瞬间毁于一旦。
“我们国家什么也没有,需要新总统,需要新变化,所以他赢了。”留学中国的海地学生说,除了马尔泰利那一系列又唱又跳的歌曲,他并不是很熟悉这位新总统。“也许我们没有别的指望了,我们年轻人都相信他能带来改变,就像奥巴马刚当总统那会儿。”
马尔泰利本人似乎对各种质疑和压力并不在意。他今年2月承诺,如果当选总统,头6个月将着手处理海地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要务是帮助地震灾民走出帐篷,采取措施应对霍乱、发展农业。“我们需要变革……”马尔泰利说,“消除腐败,让司法系统正常运转,强化政府职能,让警察各司其职。”
马尔泰利呼吁当地开展私人企业办理和引进外国投资,振兴农业和旅游业,从而给海地的经济注入强心剂。这位新总统似乎对赚钱的兴趣不小:早在其身份还是一名音乐人的时候,他就说过:“我只知道两个音符‘哆、啦’(即‘do llar’,美元的英语发音)。”
在百废待兴之际,海地民众似乎不再在乎马尔泰利的歌手出身,而是希望他能摒弃一些政客常有的不良作风,为国家带来真正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