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 崧
(长江大学 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不说”本是个自由短语(状中结构),但随着人们的频繁运用,已固化成一个关联词。李宗江对其作过探讨,认为它是个连词,“主要用于表达递进关系,用于递进关系的前一分句中”[1](下文称李文)。本文拟在李文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讨,并就有些观点与李先生商榷;为节省篇幅,所举语例省去出处。
含“不说”的复句(以下简称“不说句”,分称两个分句为“不说A”和“B项”),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①与李宗江和张斌等人的归纳不尽相同。[2]34。
(1)这里不说他从检18年走过的光荣历程,也不说他以往查贪官惩邪恶的辉煌战绩,只要你信手拈来,他履新以来带领新一届院党组为全院干警办的一件件真事儿实事儿,就令人称道不已。
(2)咱们不说我们的国力还不是很兴盛,也不说我们的群众还没有全部进入小康,更不说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民还需要发达地区强有力的支持……就说说这越来越奢华的婚礼花销到底值不值?
(3)这也难怪,抛开手指的伤情不说,单单右手肘的伤势就已经够24号受的了。
(4)电子商务的各种优点抛开不说,它的缺陷也多如牛毛,其中最让买家头痛的就是信誉问题。
(5)撇开“上课迟到”、“服装不整洁”、“厕所内喊叫”会被扣除“人品币”不说,也不论“在学校广播站发稿”及“考试进入前三名”而获得“人品币”,仅说这个“午餐说话扣除‘人品币’”,笔者就觉得雨田实验中学开办的这家“道德银行”有些急功近利。
(6)暂且不说眉青为何不通过法律手段制裁那个醉酒者,光是悲剧后,敢于面对这个事实,重新开始生活就很难了。
(7)从国家队回来之后,李娟就被诊断出了肺炎和支气管炎,高烧不退的她一直接受着输液治疗,且不说比赛,就连平时的训练都参加不了。
(8)可一打听,煤球价格飞涨、运输困难姑且不说,煤源紧张的局面短时期内根本无法缓解。
(9)先不说这一说法是否过于苛刻,但物美商业在午餐会后一度暴涨是事实,赵丹阳屡屡减持也是事实。
(10)很多考生认为句型越复杂越长越好,其实不然,姑且撇开写又长又复杂的句子很容易出错不说,单是从语言的流畅性和阅卷者思路的延续性角度来看,这样的表达很可能被扣分。
(11)我们姑且抛开张教授的贡献和成绩不说,单就一个受聘于武大的知名教授身份,有些令人心寒的事情也不应该做出来。
(12)房屋破旧不说,冬日还没有暖气。
(13)去年俺家的好事是一桩接一桩,搬进了新居不说,国庆节又娶进了孙媳妇。
(14)刘洋说,如果对方六层房屋盖起来,他们这栋楼的房屋通风、采光将受到严重影响不说,就连对方的采光和通风也会受到影响。
之所以这样划分,主要是从外部特征来考虑的:1式只用“不说”,用于前分句的开头;2式有动词“撇开”或“抛开”与“不说”配合;3式有关联词“姑且”“暂且”“且”和“先”与“不说”配合;4式是 2和3式的综合;5式也只有“不说”,但用于前分句的末尾。
1.“不说”意义的实与虚。1、2、3、4 四式中的“不说”均含有动词意义,同时兼有关联意义——故此我们称“不说”为关联词,正如“先写一点,再写一横”的“再”和“只要你去就没事”的“就”既有副词的修饰作用又有连词的连接作用一样;5式中的“不说”意义完全虚化,可以拿掉②但有的用于句尾的“不说”不属于5式,而是1式,因其意义是实在的,不能拿掉,例如:欧洲不说,日本不说,澳大利亚不说,就说中国。,如(见方括号):
(12′)房屋破旧[],冬日还没有暖气。
(13′)搬进了新居[],国庆节又娶进了孙媳妇。
(14′)如果对方六层房屋盖起来,他们这栋楼的房屋通风、采光将受到严重影响[],就连对方的采光和通风也会受到影响。
(32′)平时省吃俭用积起来的几万元用光了[],就连……也很快用了个精光。
此外,2式3式和4式中有的“不说”也可以拿掉,例如(方括号表示未用“不说”但可以添补):
(15)撇开对目前房价泡沫化的争议[],撇开那些盲从性、恐慌性的楼市消费等等[],无可否认的是,国内房地产市场需求被大大激发。
(16)假设全国亿万户居民的2/3的房子由政府提供,姑且抛开地价成本[],单就建设上亿套房子的建筑成本就高达百万亿元、千万亿元计。
(17)姑且撇开会议的效率以及有无必要的问题[],单就其浪费的人、财、物力问题来说,恐怕这个单位的工作效能即大值得推敲。
上述三例之所以未用“不说”,是因为“撇开”和“抛开”是动词,含有“不说”的意思,而且带宾语后语义能自足。既然上述例句中的“不说”可有可无,那么就表明它的意义已经虚化。
但1式和部分3式中的“不说”不能拿掉:
*(1)这里[]他从检18年走过的光荣历程,也[]他以往查贪官惩邪恶的辉煌战绩,只……
*(6)暂且[]眉青为何不通过法律手段制裁那个醉酒者,光……
*(7)……且[]比赛,就连平时的训练都参加不了。
*(8)可一打听,煤球价格飞涨、运输困难姑且[],煤源紧张……
之所以不能拿掉,一是因为“暂且”“姑且”“且”“也”等副词对动词性结构“不说”有修饰作用,一旦抽调“不说”句子就不能成立;二是因为有的“不说”带有名词性宾语,一旦抽掉“不说”,句子不能成立[*(1)];三是因为B项中有“单(仅)说”与“不说A”相呼应,比如(5)B项中的“仅说”是与前分句的“不说”“不论”相呼应的,一旦拿掉“不说”语义便失去对称。这表明句子中的“不说”的动词义还没有完全虚化。
1、2、3、4 四式可以用“不谈、不讲、不论、不提、不议”来替换“不说”;而5式不能替换:
* (12)房屋破旧不谈(提、讲、论、议),冬日还没有暖气。
*(34)侯马子算个什么东西,大麻子脸不谈(提、讲、论、议),岁数比她父亲还大……
这也证明“不说”已经虚化为一个意义凝固的连词。
2.“不说”和“姑且(暂且/且)”的预设义。1、2、3和 4式中的“不说”和“姑且(暂且)”含有预设义,预设了A的事实已经存在或发生(只是不说而已)。如例(3)中的“抛开手指的伤情不说”,预设了手指已经受伤。
此外“,姑且”含有“暂时”的意思[3]486,所以,“姑且(暂且)不说”预设了“以后在适当的时候再说”的意思。
3.“不说 A”与“B项”的语义关系。李文将“不说”句内部的语义关系一律认定为递进关系,一刀切死,我们觉得问题没那么简单。据我们的观察“,不说”句含有以下三种语义关系:
1)选择关系。如前所述,既然“不说”的动词义仍然保留着,那么“,不说 ……单(仅/只/光)说……”就是一种选择关系,1式和2式最为明显。“不说”是“排除标”“,单说”“只说”“仅说”“光说”“就说”等则是“选定标”。如例(4)“电子商务的各种优点抛开不说”,选择谈论“它的缺陷也多如牛毛……”。这是舍一选一,还有舍多选一的。如例(5)是舍二选一,例(2)是舍三选一。从我们掌握的语料看“,不说”句舍一选一和舍多选一的较多,舍一选多的较少。
2)递进关系。以5式最为明显。“不说”是“预递标”或“铺垫标”“,还”和“就连”等为“提升标”。如例(12)(13)和(14)。至于把何者用“不说”控制作为递进的前项——铺垫项,把何者作为递进的后项——提升项,这与表达者的认知心理有关,他想强调哪一点(尽管它不是很重要),就把它作为递进的后项。比如例(12),换一个人说有可能说成:
(12″)冬日没有暖气不说,房屋还是破旧的。
这是顺向递进,还有两种递进关系:一是反转递进,即先从否定的角度陈述一个事实,然后使语义向一个肯定的意思反转递进,其形式是“没有(不)A 不说,反而(反倒)还B”,语义相当于“不但(不仅)没有(不)A,反而 (反倒)还 B”,例如 (画线部分):
(18)他进入这个商场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赚到钱不说,反而赔进去不少。
(19)在该网站相中了一款汽车模型,打算买来做礼物,成交后对方发了一个链接让自己点击付款,结果模型没收到不说,银行卡号还被盗了。
例(18)的画线部分相当于“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赔进去不少”;(19)画线部分同理。
二是衬托递进,一般是以次(低)衬主(高):
(20)他(某学生)已在校园里穿古汉服近三个月了。目前,且不说老师和同学,就连食堂打饭的师傅、超市便利店老板、宿管阿姨,都对他非常熟悉了。
(21)岭南一带泛称、简称为紫荆者,包括洋紫荆和很多种羊蹄甲属植物,不说普通人,就算专家学者,也会在这些迷人的花树间迷失,互相混淆,名实难辨。
这二例都是以“不说A”代表的次要信息衬托“B项”代表的主要信息“:不说”引领的“老师和同学”和“普通人”是配角“,就连(算)”引领的“食堂打饭的师傅、超市便利店老板、宿管阿姨”和“专家学者”是主角。这两例可以换成“B,(更)何况A呢?”或“B,A就更不用说了”的递进式,此时,主次关系发生转换——B为次要信息,A为主要信息,前者陪衬后者:
(20′)……就连食堂打饭的师傅、超市便利店老板、宿管阿姨,都对他非常熟悉了,(更)何况老师和同学呢?(……老师和同学就更不用说了)
(21′)……就算专家学者,也会在这些迷人的花树间迷失,互相混淆,名实难辨,(更)何况普通人呢?(……普通人就更不用说了)
3)让步关系。邢福义认为“让步句”的特点是“让步性+转折性”,他把让步句分为四类:容认性让步句(虽然……但是……)、虚拟性让步句(即使……也……)、无条件让步句(无论……都……)、忍让性让步句(宁可……也……)[4]459。本文所论的“不说”句属于容认性让步句,属于“实让”,是“对事实的让步”,即“A”都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但说话人按下“不说”,这就让了一步,用“单”“仅”“就”“只”等关联词转入另一个话题,这便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语言策略。1、2、3和4式都有这种关系,如(2)“:咱们不说我们的国力还不是很兴盛,也不说我们的群众还没有全部进入小康,更不说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民还需要发达地区强有力的支持……就说说这越来越奢华的婚礼花销到底值不值?”一连退了三步,再说正事。这种复句说是“不说”,其实还是在说,如果还原为本来面目,应该是这样的:我们的国力还不是很兴盛,我们的群众还没有全部进入小康,更有甚者,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民还需要发达地区强有力的支持……可是,有些年轻人的婚礼越来越奢华,这到底值不值?
当有副词“姑且”等加入的时候,让步的语气就更强烈了,从这一点说,3和4式可以说是一种双重让步句。“姑且”“暂且”[5][6][7]和“且”是“让步标”。“姑且”“表示说话人暂时作某种让步”[8]214[9]175,从这个意义说,3和4式又是一种暂时性让步句;大多是“不说A”把重要的内容按下不表,先“让一步”,“B项”挑选较轻的内容谈论,将语义推进一层。如(11)中,“姑且抛开张教授的贡献和成绩不说”,这是重要的一点,先让一步不谈,再“就一个受聘于武大的知名教授身份”说事,其结论是“有些令人心寒的事情也不应该做出来”。
当“B项”之首有“但”“却”等连词的时候,“B项”语义的转折性得到加强,意思是:A可以暂且(姑且)不说,但B不能不说(或:是可以肯定的)。例如:
(22)TSI和DSG的高效燃油的表现带给社会的绿色环保可以不说,它带给驾驶员动力充沛、随心自如的驾驶乐趣也可以不说,但高效燃油的表现在油价总体不断上涨的现实中对准备购车的你而言,绝对不能不说——你应该高度关注!
(23)现在这个论调似乎有了一定道理,有没有出息姑且不说,但至少不会很健康。
4)(无)条件关系。“不说”引领的A句有时表示“无条件”,B句则表示结果(李文也谈到了这一点),全句的意思是,任何条件都不影响结果的出现,此时的“不说”可以用“不管”替换。如(9):“先不说(不管)这一说法是否过于苛刻”,都必然出现这样两个结果:“物美商业在午餐会后一度暴涨是事实,赵丹阳屡屡减持也是事实”。又如(23):“有没有出息姑且不说(不管),但至少不会很健康”。下面一例的“不管”也可以换成“不说”:
(24)不管(不说)这个说法正确与否(或:暂且不说),有一点是肯定的,罗马尼亚人看到她获奖的消息后内心肯定五味杂陈。
5)因果关系。以上四种是“不说”句的内部语义关系,从“不说”句与其他语句的关系看,有一种语义关系特别突出,这就是因果关系,即“不说”句常常表示某种情况带来的结果,结果大多是消极的。比如例(7):“李娟就被诊断出了肺炎和支气管炎,高烧不退的她一直接受着输液治疗”,导致的结果是不好的——“且不说比赛,就连平时的训练都参加不了”。(10)(14)等例同理。
1.侧重与强调。人们说话、作文传递信息总是有所侧重的,一个复句的两个或几个分句所反映的信息的重要程度是不均衡的。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明确两个概念:一是逻辑事理上的“重点”,它反映了大多数人的认识和看法;一是说话人主观心理上的“重点”(简称为“语用重点”)。说话人常常把认为重要的事情放在后面说,这是汉语的一个普遍规律。这一点,转折句和选择句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法不容情,情有可原;情有可原,法不容情。前者反映了法官认为情大于法,后者反映了法官认为法大于情。又如:“速决战还是持久战?”,表明毛泽东认为对抗战应采取持久战的方针。这便是说话人心理认知上的“重点”。这两个“重点”一般要求保持一致,但也可以不一致。比如中国人说:我们不但要学好汉语,而且要学好英语。这句话就反映了两个“重点”的一致性。如果颠倒一下语序:我们不仅要学好英语,而且要学好汉语,便会被认为是“本末倒置”,但如果是英美人这样说便没有问题了。
但有时前面的句子并非是不“重要”的信息,比如前置的谓语(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和用“首先”引领的句子,既是逻辑上的也是语用上的信息重点;由“其次”引领的句子通常是不“重要”的信息。再来看李文中的两个例句:
(25)常常是一干就是一个整夜,腿脚全肿了不说,连书房的藤椅都硬是被坐穿了!
(26)由中南海骗到北京,由北京骗到西安,光是薪资、医药费、路费,他已经骗了国家多少钱,且不说政治上的损失!
前一例的逻辑重点和语用重点不一致:从逻辑事理看,“……不说”句所反映的信息显然要比“连……”句所反映的信息重要,但说话人强调的是后者。如果想求得两个“重点”的一致,须把此句改为:……把书房的藤椅坐穿了不说,还把腿脚全坐肿了!
后一例,李文说:“就中国人的观念来说,一般是政治上的损失比经济上的损失更看重”,只有把此句说成“……且不说薪资、医药费、路费,他已经骗了国家多少钱,光是政治上的损失就难以估算!”,说话人才体现了“中国人的观念”(逻辑重点)。我们觉得李文理解有误,其实,后一例的两个“重点”是一致的“:不说”句所反映的信息比“光是”所引领的句子所反映的信息重要(从加惊叹号也能看出来)。
李文的第二部分认为“,不说”的语用功能是“引入一个次要信息,用以突出其后的重要信息(或叫焦点信息)”,这显然是指说话人心理认知上的“重点”①这与李文第一部分说的有矛盾:“实质从逻辑语义的表达上说都是递进关系,‘不说’的语义功能是引入一个较低的程度量级,用以衬托下句代表的较高(B式)或最高(A式)的程度量级”。此说值得商榷,语用功能可以一刀切死——“不说”全是引入“一个较低的程度量级”,但逻辑语义功能是不能切死的,肯定有“不说”引入较高的程度量级的(参见本文的“避重就轻”)。,但经我们对大量语料的分析,书面语都是强调B项的,而对话、口语中一般是强调“不说 A”的 ,例如:
(27)“不过,你得抓紧时间把钱凑足,最起码二十万吧……”杨兵跟蒋华讲明。“一定,一定!”蒋华答应得挺爽快,其实他心里早愁起来了。不说二十万,就是现拿二万他也拿不出来。
(28)甲:你去过香格里拉吗?乙:不说去,听都没听说过。
这两例的信息焦点(语用重点)显然是“不说”引领的“二十万”和“去香格里拉”。这类“不说”句相当于“别说”句,王健认为“整个‘别说’句有强调A分句 (指含‘别说’的分句——引者)的作用”[10],我们赞同。
以下我们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来观察“不说”引入的信息与“还”“单”“仅”等关联词所引领的信息的轻重、虚实和“明暗”情况。
1)避重就轻。“不说A”反映的信息要比“B项”重要。如例(14)中的“对方六层房屋盖起来”所造成的后果——“他们这栋楼的房屋通风、采光将受到严重影响”,要比“对方的采光和通风也会受到影响”严重(从“严重影响”和“影响”的措辞就可以区分),但表达者避重就轻,无非是要强调后者。(1)(7)等例同理。又如:
(29)且不说重要包裹了,就连普通信件都常丢,楼下信件满天飞,邮局也该认真点。
(30)李师傅告诉记者,当时自己拐弯时连人带车一起摔下来了,摔伤了自己不说,就连自家的一串钥匙也一并摔的(得)找不见了。
“重要包裹”比“普通信件”、“摔伤了自己”比“自家的一串钥匙也一并摔的找不见了”要重要一些,但说话人舍前者说后者,无非是想强调后者。
2)避轻就重。“不说A”反映的信息不如“B项”重要,此时,信息的逻辑重点和语用重点是一致的。例(18)(19)中的由“没有赚到钱不说”到“赔进去不少”,由“模型没收到”到“银行卡号还被盗”,语义都是由轻到重推进的。又如:
(31)先抛开运动性不说,作为家轿实用性必然摆在了第一位,因此还是看看它的实用性如何。
(32)为了给小喜治病,他的父母平时省吃俭用积起来的几万元用光了不说,就连亲戚朋友东凑西借过来的十几万元,加上育英儿童医院为他们捐献的一万元救助款,也很快用了个精光。
“运动性”没有“(作为家轿的)实用性”重要,所以把后者“摆在了第一位”;“他的父母平时省吃俭用积起来的几万元”,不如“就连亲戚朋友东凑西借过来的十几万元,加上育英儿童医院为他们捐献的一万元救助款”数量多,所以说话人着重对“B项”进行描述。
3)有时,“不说A”和“B项”的重要性孰轻孰重不好确定,但说话人强调后项是可以肯定的:
(33)抛开法律问题姑且不谈,单从仁义道德上来看,这件事情居然会发生在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真的是让人难以想象。
(34)侯马子算个什么东西,大麻子脸不说,岁数比她父亲还大……
“法律问题”与“仁义道德”相比,外貌(大麻子脸)与年纪(比她父亲还大)相比,很难说哪个重要,但作者把后者放在后面显然有强调作用。
4)避虚就实。“不说 A”反映的信息是抽象的、笼统的,而“B项”反映的信息是具体的、实在的,说话人“避虚就实”。例如:
(35)新建设中,不说别的,只城外一条宽阔的迎泽路,两旁就都是四层五层的高楼。
(36)远的不说,前段时间在“重庆打黑案”中落马的高官文强不就是前车之鉴吗?
“别的”、“远的”都是笼统、抽象的说法,而“城外一条宽阔的迎泽路”、“落马的高官文强不就是前车之鉴吗?”则是具体的说法,说话人舍前者说后者。
5)避暗就明。“暗”表示含疑问的模糊信息。当说话人面对没有把握的、拿不准的疑难问题时,用“不说”撇开,先说有把握的、拿得准的事情,这是一种“避暗(疑)就明”的言语策略。具体地说,“不说”引领的小句是一个含有疑问格式(多是正反问,只是疑问语气被全句的陈述语气所掩盖)的不确定的信息,而“B项”表示的信息是明确的。如(9),说话人对“这一说法是否过于苛刻”拿不准,就“先不说”,只说有把握的事实“:但物美商业在午餐会后一度暴涨是事实,赵丹阳屡屡减持也是事实”;(6)同理。如果把“正反双面结构”换成或是或否的“单面结构”,信息就明确了,如(9):先不说这一说法过于苛刻(或一点不苛刻);(23):……有(或没有)出息姑且不说。
当然,有时“不说”控管的正反并列说法并不一定是拿不准的信息,实际意思可能是:肯定信息“不说”,否定信息也“不说”。比如(23)的“现在这个论调……有没有出息姑且不说”的意思,可能是“有出息不说,没有出息也不说”。
2.收束与过渡。“不说”可以收束议题,缩小述说的范围[11],将精力或笔墨集中于述说重要的或主要的新信息。好比打仗,面对几股敌人,常常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一股。比如第二节中的脚注引例,如果既谈欧洲,也谈日本和澳大利亚,还谈中国,势必精力分散,议题不集中、不单一,于是说话人用“不说”排开了前三者,只谈中国。(35)中,解放后,太原不论工农业生产,还是人民生活及城市建设,其变化之大可谓写不尽、说不完,作者用“不说别的”撇开了这些内容,把笔墨集中在信息焦点上——迎泽路的变化,收到一斑窥豹之效。
另外“,不说”与指代性成分组成的结构在文章中起到了过渡的作用——结束旧信息,转入新信息。例如(画线部分):
(37)撇开这些不说,单从电视剧的真实性方面讲,我觉得还是可看的。
(38)且不说这一层,发改委回应意见本身也恐难以令人信服。
(39)哈!这些不说了,今天只说论坛的事……
上述的代词性成分“这些”“这一层”都是“不说”的受事宾语(有的被前置了),它们指代的内容都是前文叙述过的,所以说话人用“不说”打住,随后转入新信息的叙述。
3.比较与衬托。“不说A”常常与“B项”形成比较关系,同时,前者对后者有衬托①吕叔湘认为,“别说(慢说)……连(就是)……”之类的句子是衬托句,“就是一浅一深相比较,用浅的衬托深的”(1982)。本文所说的“衬托”或“陪衬”是狭义的,而李文则是广义的:“B式中‘不说’的作用是引进一个较低的程度量级,用以衬托下一句较高的程度量级”(2009)。[12]437作用。如:
(40)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细致,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没有一条不是专心致志粘上去的,粘上去以前还得费尽心思把它曲成最适当的笔画,那是多么大的工夫!
(41)中原大地这些年来,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人物何止一个两个?而是一批、一大批!我们这里且不说带妹求学的洪战辉那样的坚韧不拔、自强自立者,不说大孝至爱、感天动地的谢延信,也不说蹬三轮车为自己的学生收书的“最美小学校长”李灵,我们甚至不说与郭小亮一样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两位巾帼英雄冯娜和靳伟杰……我们只列举近几年里,中原大地所涌现出像他们一样的那些个顶天立地的纯爷们儿……
前一例将“自在画”、“图案画”的“生动美妙”和“工整细致”与“掐丝工艺”的“费尽心思”和费时费工作比较,同时也是在用前两者陪衬后者。后一例用“不说”引出的洪战辉、谢延信、李灵和郭小亮、冯娜和靳伟杰,与“中原大地所涌现出的那些个顶天立地的纯爷们”作了比较,这也是用六个英雄人物衬托即将要叙述的几位河南籍英雄人物(打工青年李学生,打工仔王建设、魏青刚,民工贾红旗,飞行员李剑英,两位河南老人王文田和谢凤运,武警战士武文斌,消防战士李隆)。
此外“,不说A”还有省略功能,如例(7)如把话说全,便是:……且不说比赛(参加不了),就连平时的训练都参加不了。
以上说的是“不说”句的内部功能,它还有外部功能:
4.陈述与评价。“不说”句作为一个整体以“述题”的身份陈述主题句中的主题(话题)[13],可以陈述名词性话题,如(12)、(19)中的“房屋”“结果”是被“不说”句陈述的名词性话题,还可以陈述动词性话题,如(画线部分):
(42)培养一个小孩,撇开家长的时间、体力和精神成本不说,光是付出的家庭经济成本也是挺吓人的。
(43)飞国际航线要比飞国内的油水多,飞国内短航线不停起落不出小时不说,还很辛苦,空姐们挑肥拣瘦不说,还状况满多……
由于“不说”句具有述谓性功能,因而常常用来表示说话人对事物的评价,例如(以“评论”“点评”等为标记):
(44)[评论1]大门造价高低姑且不说,“花的是政府的钱”充分说明公众纳税人意识淡薄,对公共财政概念的陌生。
(45)编辑点评:抛开技术孰优孰劣不说,我们先看市场……
此外,“不说”句还有论证作用。比如(13)中用“搬进了新居不说,国庆节又娶进了孙媳妇”,论证了“去年俺家的好事是一桩接一桩”的观点;(41)用“且不说……也不说……甚至不说……只列举……”所列举的英雄人物论证了前面的观点——“中原大地这些年来,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人物何止一个两个?而是一批、一大批!”
综上所述,在“不说A”与“B项”的关系中,二者的地位和作用可列出下表:
表1 “不说A”与“B项”的关系表
“强调项”反映的是说话人所认定的信息重点;“次(低)项”和“主(高)项”反映的是逻辑事理上的信息轻重程度。“不说A”的作用和地位是:充当排除项、铺垫项、让步项、(无)条件项、非强调项、高项(低项)、虚项、疑问项、过渡项和陪衬项。
[1] 李宗江.连词“不说”的语义和语用功能[J].汉语学报,2009(3).
[2] 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 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 高军.“暂时”、“暂且”与“姑且”[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6] 薛克谬.是“尚且”,还是“姑且”?[J].语文建设,2002(10).
[7] 缪韵笛.“不妨”与“姑且”的对比分析[J].语文学刊,2008(2).
[8]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 曲阜师范大学.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10] 王健.说“别说”[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2).
[11] 蓝延生.“姑且不论”的表达作用[J].修辞学习,1999(3).
[12]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3] 申小龙.汉语主题论[J].东北师大学报,1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