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福存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社会科学系,甘肃 兰州 730050)
社会支持与流动农民工子女城市认同的研究
包福存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社会科学系,甘肃 兰州 730050)
通过问卷调查对兰州市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网进行研究,分析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系统在保障入学机会的平等、提供公共资源、辅导学业、关注内心情感、照顾生活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与其城市认同存在密切的关系。
社会支持;农民工子女;城市认同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镇务工,农民工出现了举家迁移的趋势。流动农民工子女这一新的群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调查显示,随迁农民工子女多达1 400万,这意味着,每8个城镇儿童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农民工儿童。[1]农民工子女如何适应城市、融入城市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认同亦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民工子女良好的城市认同有利于他们融入城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本研究探讨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与其城市认同的关系。
国内外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成果较多,国内将社会支持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所谓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2]“个人的社会支持网就是指个人能藉以获得各种资源支持(如金钱、情感、友谊等)的社会网络。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并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良好的社会支持网被认为有益于减缓生活压力,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人幸福。”[3]在国外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中,注重研究社会支持中的强、弱关系,格拉诺维特认为在获得社会支持(如提供信息)方面,弱关系和强关系发挥的作用不同,“通过弱关系(如相识)获得社会支持的人,往往流动到地位较高,收入较丰的职位;而通过强关系(如朋友、亲属)获得社会支持的人,向上流动的机会、幅度就减少了。”①转引自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1).林南将关系强度和个人的行动联系起来,认为工具性行动主要可能依赖弱关系来实现,表现性行动则可能依赖强关系来实现。国内对社会支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民工求职、融入城市时的研究;有学者对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进行研究时将社会支持分为近端支持和远端支持,“近端支持是指儿童日常生活、学习中紧密接触到的同伴、同学、老师、抚养人等儿童可以与之面对面交流的支持源;远端支持较近端支持复杂,既有可能是直接支持(如在外务工的父母的情感或物质关怀),也可能是间接支持(如国家相关的法律政策),但一般情况下是不与儿童有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4]已往的研究对流动农民工子女社会支持的研究较少,流动农民工子女在入学机会的平等、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学业辅导、倾诉心中的苦恼、生活照顾等方面需要社会支持,本研究探讨流动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与其城市认同的关系。
本次调查以兰州市的流动农民工子女为研究总体,在兰州市的城关区、七里河区等五城区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70份,有效回收率85%,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流动农民工子女,调查对象为在兰州市中学就读的年龄为12~18岁的农民工子女,有效问卷经整理、筛选、核实后编码并输入电脑,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果。本研究中流动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指国家(政府)、街道(社区居委会)、社会团体、学校教师、同辈群体、家庭等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帮助的社会关系网络。
(一)流动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
1.政府
流动农民工子女在异地求学,他们在入学机会的平等、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等方面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提供的支持主要指政府为农民工子女出台的政策、法律文件,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随着农民工子女的流动,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法律文件,为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就读提供了政策支持,例如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的政策。正如有学者所说,“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来说,如何促进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与过程平等最为关键。对于义务教育就学机会平等的实现,国家立法层面已经有章可循,关键在于各级政府的作为。”[5]流动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财政政策方面,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总体投入不足,有些地区受本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划拨的义务教育经费较为短缺;一些公办学校还存在教育经费紧张、班额较大、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农民工子女享受不到农村的公共资源,在城市为农民工子女提供的公共资源较为有限;目前,流动农民工子女还不能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等问题。
流动农民工子女像城里孩子一样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还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在社会融入方面提供的支持越多,越有利于提升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能力,增强其城市认同。
2.社区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社区是农民工子女生活的重要环境系统。我国的社区管理与服务实行的是“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政策[6],社区管理与服务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为社区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能使农民工子女产生对社区认同进而对城市产生认同。农民工子女的社区认同体现在对自身所居住的社区环境、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社区提供的服务设施、公共物品的认同。在对兰州市农民工子女的调查中,社区的支持项目与农民工子女对社区的认同如下:
表1 社区的支持项目
调查显示,社区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农民工子女的需求,曾经接受过志愿者帮助的农民工子女比例较少,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对农民工子女实施了帮扶,但其他民间组织、志愿者团体对农民工子女提供的支持较少,民间组织、志愿者团体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工具性支持(辅导功课)、情感支持、认知性支持(提供信息、安全知识讲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7]在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提供支持。
我们在访谈中发现,部分农民工子女居住的社区环境混乱,居民委员会针对农民工子女提供的服务较少。农民工子女希望社区提供的服务有:清扫垃圾、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供体育器材、休闲娱乐设施、设立图书室等。农民工子女的闲暇、课余生活等都在社区度过,构建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网应从社区入手,提升其融入城市的能力。
农民工子女在学业辅导、内心情感关注、生活照顾等方面还需要家庭、学校教师、同辈群体的支持。
3.家庭
家庭是农民工子女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主体之一。家庭的文化资本、教育能力、教育资源、父母的教育方式等都会影响子女的适应能力和城市认同感。“社会支持是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它涉及到学习、生活、健康等各个方面,提供充分的社会支持将有利于个体获得社会资源、增强自信心,为个体提供归属感。”[7]调查发现,农民工子女家庭提供的支持如下:
表2 家庭的支持项目
由表2可见,家庭为农民工子女提供的支持是很有限的,父母的教育资源、教育能力、受教育程度处于贫乏状态,父母对子女的支持大多是物质生活方面的,对农民工子女学业辅导上提供的支持很少,父母对子女内心情感的关注不足。家庭支持在帮助子女学业、树立自信、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等方面显得不足,家庭文化资本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子女的城市认同。正如有学者所说:“家庭是农民工子女融入流入地的基本依托,由于受到家庭内外诸多因素影响,现阶段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方法上存在诸多问题。”[8]这些影响了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认同。
4.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指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同辈群体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9]农民工子女从农村来到陌生的城市,其同辈群体是城市的孩子,农民工子女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也会影响他们的城市认同。
表3 农民工子女与同辈群体的交往情况
由表3可见,调查中一半以上的农民工子女能够与同辈群体和谐相处,还有部分农民工子女在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中存在困惑,与城市本地儿童相比,“农民工子女在衣着、饮食、学习用品、居住条件等方面都与城市儿童有着较大差别,使其无法在城市的同龄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归属感,进而产生落差和失衡心理。”[10]农民工子女以前生活在熟人社区,现在生活在陌生人组成的社区,生活环境的差异使他们在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差异。同辈群体对农民工子女的接纳,在生活、学业上的帮助对农民工子女适应城市、产生城市认同发挥重要作用。
5.教师
学校教育是促进农民工子女适应城市、融入城市的有效途径,学校教育通过学校管理人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环境、学校的学习氛围、学校环境对学生发挥作用。学校管理人员能否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政策支持,教师能否积极接纳、尊重农民工子女,能否全方位地关爱农民工子女,在教学方法上能否因材施教,能否开展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团体辅导等都将影响农民工子女的城市适应、城市认同。正如有学者所说,“教师对农民工子女的接纳意愿等都对农民工子女的社会适应产生影响。”[11]我们在访谈中发现,部分农民工子女认为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恰当,学校应积极搭建家校沟通平台,教给农民工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提升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能力。
由表4可见,农民工子女完全适应城市进而在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等方面对城市产生认同,需要其社会支持中的每一个要素发挥作用。农民工子女是一个群体,他们还未走向社会,在学校接受教育,因此,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与农民工有所不同,“在青年农民工群体中,其城市融入度越高,正式社会支持网的水平越高,非正式社会支持网水平越低,反之亦然。”[12]农民工子女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保障入学机会的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需要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发挥作用;同时,处于接受学校教育年龄段的农民工子女在学业辅导、内心情感、生活照顾等方面需要家庭、学校教师、同辈群体发挥作用,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认同与其获得的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构建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尤为重要。
表4 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认同
[1]柯进.流动人口子女如何融入城市[N].中国教育报,2010-12-13.
[2]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67.
[3]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1).
[4]雷鹏.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干预模型的建构[J].教育导刊,2010(12).
[5]韩世强.农民工子女:类型分化及其社会融入的制度逻辑[J].中国青年研究,2009(10).
[6]汪大海.社区管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刘丹.NGO参与流动儿童教育的功能和优势分析[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3).
[8]潘旦,王新.基于融合教育视角的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0(4).
[9]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88-89.
[10]黄兆信.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概念、内涵及实施路径[J].社会科学战线,2010(8).
[11]许传新.教师接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公立学校的一个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09(7).
[12]朱考金,刘瑞清.青年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与城市融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青年研究,2007(8).
Study of Social Support and Urban Admission of Migrant Workers’Children
BAO Fu-cun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Lanzhou Polytechnic College,Lanzhou 730050,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ocial support network of Lanzhou migrant workers’children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and analyses the roles that the social support system of the migrant workers’children plays in the equal opportunities of entering school,providing public resources,giving guidance in study,paying attention to inner feelings and taking care of life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above aspects.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 social support of the migrant workers’children and their urban admission.
social support;migrant workers’children;urban admission
C916.2
A
1671-5977(2011)03-0010-04
2011-08-15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科技项目(10K-012)
包福存(1977-),女,甘肃天祝人,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研究。
王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