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雄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演进的实证分析及经验总结
陈伟雄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一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全面繁荣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保障。新中国建立以来,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征。为展现建国以来中国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探索和创新历程,本文拟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区域经济发展演进的特征、区域发展变化的趋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建国以来中国区域发展过程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深入的探索。
建国以来;区域发展;经验总结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建国以来,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为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异,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在理论、政策和战略等方面开拓进取和积极创新。总体上说,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和共同发展的思想观点。回顾建国以来中国区域发展的历程,笔者认为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重点发展内地,追求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阶段(1949 -1978年);东部沿海优先发展,先富带共富的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1979-1990年);全面的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阶段(1991年以来)。
建国以来,中国区域发展在不同时期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和政策的指导下不断演进。一般而言,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是绝对存在的,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进行空间分解,是区域经济差异研究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拟采用“十一五”规划以来关于四大区域①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6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四川、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贵州、云南、西藏12省市区。的划分方法,探讨建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演进的轨迹、不同空间层次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及其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变化的影响,并试图借此剖析建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区域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信息。
Theil系数是一种具有空间可分解性的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区域经济差异总体变化过程、区际经济差异和区内经济差异变化的情况,以及区际经济差异和区内经济差异变化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变化的影响,并从中获取更多的政策信息。Theil系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T为 Theil系数,测度全国区域经济总体差异;gi为第i个省市区的 GDP值;pi为第i个省市区的人口值;G为全国的GDP值;P为全国的人口值。
如果对Theil系数进行分解,可以得到如下计算式:
其中,Tb= ∑Gi×log(Gi/Pi);Tw(i)= ∑(gj/ Gi)×log[(gj/Gi)/(pj/Pi)];Gi=∑gj,j∈i,i= 1,2,3,4(1,2,3,4分别表示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下同);Pi=∑pj,j∈i,i=1,2,3,4
式中,Tb为区际差异;Tw为区内差异,是各区域内部差异Tw(i)的加权和;Gi为第i个区域 GDP占全国的份额;Pi为第i个区域人口占全国的份额;gj为第j个省市区 GDP占全国的份额;pj为第j个省市区人口占全国的份额。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各省区的 GDP值和人口值主要来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2010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区的2010年统计年鉴。考虑到 Theil系数是一种绝对差异衡量指标,反映的是某一时点的区域差异状况,经过对数化运算后数据仅具有相对意义,因此不需要对各年的GDP值进行统一的价格换算。
表1①限于篇幅,表1所计算的“1952—2009年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演进Theil系数”不在文中显示。和图1显示,1952—2009年中国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及其分解系数变化呈现出以下特征:1952—2009年,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变化是非线性的,差异扩大与缩小交替出现,经历了扩大-缩小
-扩大-缩小-扩大-缩小的变化过程。具体来看,1952-1960年,区域经济总体差异趋于扩大,T值增幅为90.38%,年均增长8.38%;1960-1967年,区域经济总体差异趋于缩小,T值降幅为52.96%,年均降低10.21%;1967-1976年,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又趋于扩大,T值增幅为56.29%,年均增长5.09%;1976-1990年,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又趋于缩小,T值降幅为50.59%,年均降低4.91%;1990-2005年,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再次趋于扩大,T值增幅为78.48%,年均增长3.94%; 2005-2009年,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再次趋于缩小,T值降幅为31.31%,年均降低8.96%,这也是未来区域发展的总体趋势。由此可知,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总体差异虽然在不断变化,但其差异程度是不断趋于下降的。改革开放以前的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程度以及波动幅度都是大于改革开放之后的。1952-1978年,T值的均值为0.1500,T值的变异系数为0.0040;1978-2009年,T值的均值则为0.1152,T值的变异系数为0.0026。
从区际差异和区内差异的变化情况来看,如图1和图2所示,1987年以前,中国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变化主要取决于区内经济差异。特别是在1980年以前,区内差异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变化的贡献都在70%以上。从变化趋势来看,20世纪60年代初,区内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是趋于上升的,区际经济差异的贡献则相反;60年代-70年代中期,两者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相对稳定;70年代中期以后,区际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区内差异则出现相反的趋势。Tb/T曲线于1987年跃居到Tw/T曲线之上,说明1987年之后区际差异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影响超过了区内差异。相比之下,2004年之后Tb/T曲线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政府实施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战略取得的初步成效。
如图1所示,区际经济差异的变化幅度要弱于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和区内经济差异,呈现出比较平稳的发展态势。1952-2007年区际经济差异经历了扩大-缩小-扩大-缩小-扩大-缩小的变化过程。其中,1952-1960年,区际经济差异趋于扩大,Tb值增幅为53.92%,年均增长5.54%;1960 -1967年,区际经济差异趋于缩小,Tb值降幅为56.41%,年均降低11.19%;1967-1994年,区际经济差异呈现出较长时期的持续平稳增长趋势,历时27年,Tb值增幅达到 183.02%,年均增长3.93%;1994-1996年出现短时间的缩小以后, 1996-2005年再次呈现扩大趋势,增幅为41.81%,年均增长3.96%;2005年以来则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也预示着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总体上看,区际经济差异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来基本上是处于持续扩大的趋势,而且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也是持续增大的,90年代以后这种趋势更加突出。因此,我国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调控区际经济差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及推进东部地区新跨越等,加快了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步伐,从而促使区际经济差异呈缩小态势。
从图1可以看出,区内经济差异的变化与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变化曲线有较好的拟合性,特别是在1990年以前,两者在走势上是基本相同的。区内经济差异变化经历了扩大-缩小-扩大-缩小的变化过程。具体来说,1952-1960年,区内经济差异呈现扩大趋势,Tw值增幅为107.66%,年均增长9.56%;1960-1967年,区内经济差异趋于缩小,Tw值降幅为51.73%,年均下降9.88%;1967 -1974年,区内经济差异又呈现扩大趋势,Tw值增幅为55.46%,年均增长6.51%;1974年之后,区内经济差异呈现持续缩小的趋势;1974-2004年区内经济差异降幅为 70.49%,年均下降5.92%。值得注意的是,1990年以来,区内经济差异缩小的速度大大放慢,发展趋势趋于稳定,其变化方向也与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相背离。
按四大地带内部差异情况对区内经济差异作进一步的分析可知,四大地带的内部经济差异变化有着较大的差别。如图3、图4所示,东部地区的内部经济差异最大,其变化曲线与上述总的区内经济差异变化曲线基本吻合,而其它三个地带的内部经济差异变化相对较小,且变化趋势与总的区内经济差异变化趋势拟合度不高。由此可知,全国区内差异的变化主要是由东部地区内部经济差异的变化引起的。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东部沿海地区的内部差异开始呈现持续缩小趋势,且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对应。也就是说,东部沿海地区较快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因此,本文认为,在特定的情况下,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是可以同步实现的。这也验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东部沿海优先发展、以先富带共富的发展战略以及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时期追求各地区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纵观建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重点发展内地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阶段——东部沿海优先发展,先富带后富的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全面的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阶段。60多年来,中共中央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国情和世界形势,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并实施了相应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的特点、成就及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国初期,面对旧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和生产力布局极其不合理的状况和当时的宏观背景,中国政府确立了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区域工业布局战略。但是,由于重工业的特点,要求生产、加工企业比较靠近原料产地,而中国内陆地区有其重化工业资源禀赋的自然优势,这对工业布局的平衡化就有一种内在的要求,反映到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规划和政策上,必然表现为与此相适应的沿海和内地工业布局的平衡战略。在实施重点发展内地,沿海服从内地的均衡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五”计划建设和“三线”建设两次经济建设重心的大规模西进。这一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于改善中国区域生产力布局和奠定内地工业化的基础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从1952至1978年,内地工业产值增加了40多倍,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由建国初期的28%提高到36%。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使内地一些区域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大型建设项目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也对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是,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来看,却是极不理想的。一方面,人为地抑制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影响到了对内地经济发展的支持;另一方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限制了区域间的经济竞争,忽视了地方、企业合理的经济利益。而且内地广大传统的农牧区和少数现代工业城市并存的典型二元经济结构,导致这种对内地的投资倾斜政策不仅没有促进内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影响了沿海与内陆的交流与互动,从而从总体上限制了总体区域经济的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对传统区域经济理论及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反思,提出部分地区先富带动各地区共同富裕和“两个大局”的构想,并开始实施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战略。即在东部沿海地区高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示范、辐射和扩散等效应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等途径,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显然,这一强调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东西部互动发展的战略,不仅极大地推进了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了宏观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而且通过对外开放和借鉴国外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经验,把先行开放区域同时当作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区”,对于从整体上推动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尽管区域之间尤其是东西部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始终存在,但这种互动基本上处于一种不均衡、不自觉的状态,东部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只是一种有限的、不自觉的支持,主要依靠政府外力的推动、运作和协调,地方和企业则处于被动执行的地位,各地区的资源要素并没有实现有效的互动和整合。因此,改革开放以后的十几年,东部地区的发展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区际发展差距拉大;二是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重复生产、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三是在实行一系列向东部沿海区域倾斜的政策措施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范围上过分倾斜、力度上过度倾斜和时限上过长倾斜的状况,在实现发展战略的效率要求的同时,对公平要求的实现兼顾不够;四是地方保护主义和“诸侯经济”现象比较突出,制约统一市场的形成。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邓小平提出的着重解决沿海与内地发展差距所应具备的条件初步成熟。在这种经济背景下,中国政府不失时机地将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提到议事日程,确立了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实施了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扶贫开发攻坚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等。区域协调发展思想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既是实现邓小平提出的20世纪末全国基本达到小康水平时要突出解决地区差距战略构想的重大举措,也是党中央在新的实践中对东西部发展关系思路的重新审视和重大调整。通过这一系列战略措施的调整与实施,新的、潜在的经济主导地区和增长极的逐渐形成,如京津冀区域、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东北哈大产业带、太原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城市群、武汉都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成渝都市圈等。同时,这些战略措施的实施,也很大程度上缩小了区内经济差异以及四大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
区域发展战略演变是建立在一定的目标取向基础上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是区域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并抉择的难题。从整体和长远来看,这两个目标是统一的,但就具体发展阶段来说,两者又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果片面强调公平,就会导致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低下;相反,如果片面强调效率,则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损害社会公平,最终也会影响经济发展整体效率的提高。
改革开放之前确立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基本上照搬苏联生产力“平衡分布”理论,把生产力不平衡分布视为资本主义生产力布局规律,把平衡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力布局规律,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应该强调区域公平发展。显然,这种“损东补西”,以牺牲效率为代价追求公平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并不符合中国国情,毕竟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必然是一个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渐进历史过程。毋庸置疑,在牺牲效益目标下追求低水平的区域发展平衡,必然制约整体经济的发展和运行效率的提高,最终导致公平和效率的双缺失。换句话说,平均主义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只能导致各区域的共同贫穷。
1978年,在充分认识到强制性的区域生产力均衡布局的弊端后,强调效率的区域生产力配置理论开始占据上风。在总结了前面30年区域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并对“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思考以后,中共中央逐步提出区域经济发展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认为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公平”,主张以效率促公平,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1988年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构想,正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区域发展战略目标取向的反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出,不仅有力地破除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主义观念,而且明显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但是,一方面由于客观上经济发展总量尚未达到真正可以全面兼顾公平所需要的程度,另一方面由于主观上只是将公平当作“兼顾”的目标,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公平”并没有被真正“兼顾”到。从历史上看,“公平”真正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目标取向,是在1999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战略以后。进入21世纪,特别是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通过加强区域宏观调控,加大了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的继续扩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统筹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在“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还要“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强调,要“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则再次提出,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重点用于中西部地区”,“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党的十七大更是进行了全面的部署,“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①王泽强:《统筹区域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研究》,《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5期。。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明确:“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特别是“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而言,建国6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是独特的,是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密切相关的。这种独特性不仅体现在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上,也体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采取的渐进式改革进程上。在这个渐进式转变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也逐渐由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导向以市场为导向,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双重机制转变。
1978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统制价格制度,对资金、人员、生产资料和产品进行全面的计划分配和调拨。政府财政是分配经济资源的主渠道,中央政府有能力通过财政分配直接从相对富裕地区向落后地区调拨资源,在服务于指令性计划经济的流通体制下,实行统购统销,在统制价格制度下产品价格出现扭曲,按条块分割的流通机构形成多层次的流通体系。这种高度集中计划体制下的区域经济调控方式,不仅割断了经济区域的内在联系,而且阻碍了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央政府对区域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也逐步从单一计划机制向以市场为导向,运用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双重机制的转变。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加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从形式上看是由于市场化改革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但从本质上看,则是除市场机制以外的包括政府调控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剖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时,首先要明确我国区域经济内部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独立的、统一的、完善的市场,资源使用效率还很低下,竞争尚不充分,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市场仍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地区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利用政府非均衡发展战略,加快了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显然,这种源于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差距,正是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必须重视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改革开放以来,紧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不断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趋势所在。另一方面,在强调区域发展中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对区域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不断加强。由于市场经济存在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单靠市场调节有可能将我国现有的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适当的国家干预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在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较为宽松的市场环境的同时,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宏观调控手段,采取区域合作、区域补偿政策和加强扶贫力度等措施,建立统筹区域发展的协调机制和区域间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调控机制,基本实现了全国范围内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促进了经济布局的合理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常,经济增长是个传统观念,重在追求经济总量扩张、速度加快和投入产出效率。而“经济发展”的涉及面更广,含义更深刻,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而且更强调经济增长过程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增长成果的共享性。而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产业结构、一般生活水平和收入状况、卫生健康状况、文化教育状况、自然环境和生态状况的不断改善和提高。
改革开放以前,区域经济发展片面追求以“物”为中心,强调经济总量的增长,忽视人口、资源、科技教育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显然,建国初期以来中国工业化走的是一条高耗能、低效益的不可持续性的传统发展道路。尤其是在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大跃进”时期,盲目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造成了工农业生产的大幅度下降、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急剧恶化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大范围破坏。尽管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深刻反省和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理念,强调要因地制宜地统筹规划和部署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但在经济增长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仍然出现过分注重经济增长特别是把GDP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客观上对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不够,出现了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加大、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偏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破坏等一系列不和谐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把强调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社会、生态等的协调发展摆在了突出的位置。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不仅把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作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关系之一,而且深刻阐述了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九五”计划和“十五”计划则把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作为一个重要指导方针,特别是制定并开始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强调在发展中必须注意“五个统筹”,最根本的是要处理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关系,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强化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更加注重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让群众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和实惠。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践证明,近些年来国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区域发展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为区域经济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高伯文.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思想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3]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分异与趋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 邹东涛.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改革开放3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 高新才.改革开放三十年专题——与时俱进: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7] 郭岚.中国区域差异演变新特征及未来变动趋势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8(5).
[8] 金相郁,郝寿义.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趋势分析[J].财经科学,2006(7).
[9]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10]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1-03-17.
Empirical Study and Experience Summar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Sinc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EN Wei-xio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s the basic feature and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a country or a region to achieve all-round development.As a result of China’s special national conditions,there exists an unbalanced feature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founding of China.In order to show China’s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is paper based on empirical study discusses the character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tendency in regional development,th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s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purpose is to make a more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in-depth exploration about regional development.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regional development;experience summary
F127
A
1009-105X(2011)02-0053-07
2011-03-28
陈伟雄(1985-),男,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