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TA溶液在Pt电极上的电氧化降解行为

2011-01-11 08:02:14王红霞高云芳
浙江化工 2011年9期
关键词:伏安阳极电化学

王红霞 高云芳 王 倩 赵 锋 杨 洋

(浙江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4)

乙二胺四乙酸(EDTA)通常作为金属离子的络合剂,被广泛应用于影印业、纺织业、造纸业、金属制造业以及电厂锅炉清洗等[1-2]。尽管EDTA本身对于人体是无害的,但它易于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导致局部环境的水体中出现金属螯合物如Pb-EDTA或者Zn-EDTA等的积聚现象[3]。由于EDTA自身的生物降解能力较弱,以及其对水体中金属离子特别是一些有害金属离子的积聚作用,因此水环境中EDTA污染的治理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应用于废水中EDTA污染物处理的研究主要有常规热分解工艺、微生物处理法[3-4]、化学氧化法[5]、直接[6-7]或者间接电化学氧化法[8-10]以及光催化降解法[11-12]等。

本研究工作中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测试技术和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EDTA溶液在Pt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旨在弄清EDTA在Pt电极上参与的主要电氧化反应及其产物,为废水中EDTA的净化工艺提供明确的基础理论支持。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实验仪器:CHI660D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仪器公司);电化学测试电解池(自制);Pt片工作电极(自制);Pt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

试剂:无水硫酸钠(Na2SO4)、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合二水(Na2EDTA·2H2O)、氢氧化钠(NaOH)、硫酸(H2SO4)、二次去离子水,均为AR级。

1.2 电化学反应行为测试方法

电化学测试采用三电极测试池,工作电极为Pt电极(表观面积为0.94cm2),辅助电极为大面积铂片(表观面积为10cm2),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SCE)。文中除特别说明外,所有电位均相对于SCE。

1.3 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实验

电化学实验部分在EG&G 263A恒电位仪上进行,采用专用红外光谱电解池,工作电极为铂电极,实验前使用金相砂纸打磨和去离子水冲洗,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SCE),辅助电极为大面积铂片电极。

原位红外光谱实验部分在美国Nicolet 670型红外光谱仪上进行,配备液氮冷却的MCT-A型检测器,采用红外窗片为CaF2,所得到的红外信号为电位差谱,如下式所示:

式中,R(Es)为研究电位Es下采集的单光束光谱;R(ER)为参考电位ER下采集的单光束光谱。因此,负向谱峰表示研究电位下产生的中间产物或新的物种的红外吸收,正向谱峰则表示研究电位下消耗的反应物种的红外吸收。每张谱图由200次干涉图累加并平均得到,分辨率为8cm-1。

2 结果与讨论

2.1 EDTA溶液在Pt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

如图1所示,其中曲线1为0.015mol/L EDTA溶液在接近中性条件下在Pt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曲线2为0.20mol/L Na2SO4空白溶液在Pt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

图1 中性条件下EDTA溶液在Pt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Fig.1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EDTA on Pt electrode in neutral solution

图1中Na2SO4空白溶液(曲线2)在阳极极化电位1.30V左右开始出现明显的析氧反应响应电流。反向回扫进行阴极极化后,在0.22V左右出现了一个还原反应电流峰,为水解反应析出的O2吸附于Pt电极表面而发生的还原反应,即O2+2H2O+4e-→4OH-,E 0=0.401V(vs.SHE)。

另外由图1可见,EDTA溶液(曲线2)在阳极极化电位0.60V左右开始出现了急剧增大的氧化反应响应电流。并且,在电氧化过程中,至1.40V左右Pt电极表面才析出明显的气泡,说明水解析氧反应的起始电位为1.40V左右。由此可判断,自氧化电位0.60V开始,EDTA可能发生了阳极氧化降解反应。

2.2 不同浓度EDTA溶液在Pt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图2 不同浓度EDTA溶液在Pt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Fig.2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EDTA on Pt electrode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图2中,曲线1~4分别为不同浓度的EDTA溶液(0.005~0.02mol/L)在溶液酸度均为pH3.0时在Pt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测试曲线。可见,在扫描电位0.60~1.30V之间,出现了一个随EDTA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的氧化反应电流峰。由此判定EDTA在阳极氧化电位0.60V开始发生阳极氧化降解反应。另外,反向阴极极化至0.25V左右出现了与图1中Na2SO4空白溶液相同的还原反应电流峰,说明在此电位下EDTA溶液经析氧反应后,氧原子在Pt电极表面发生了还原反应。

2.3 不同酸度条件EDTA溶液在Pt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图3 不同酸度条件下EDTA溶液在Pt电极上的CVFig.3 Cyclic voltammograms of EDTA on Pt electrode at different acidity

如图3所示,曲线1~4分别为在不同溶液酸度(pH 3.0~7.0)条件下0.015mol/L EDTA溶液在Pt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由3可见,EDTA阳极降解反应的响应电流峰随溶液pH值的增大而减弱,说明质子化程度减弱不利于EDTA发生阳极降解反应。

2.4 EDTA在Pt电极上电氧化过程的原位红外光谱分析

如图4所示,采用多步阶跃傅立叶红外光谱法(MS-FTIR)采集了Pt电催化氧化EDTA溶液的原位红外光谱,波数范围为2500~1000cm-1。实验过程中从参考电位ER阶跃至研究电位ES,ER为0mV,ES见图标。由图4可见,主要有1650,1577,1403,1322和1103cm-1等处的正向红外吸收峰。其中,1577cm-1处归属于C=O的伸缩振动,1403cm-1处归属于中C-H的弯曲振动,1322cm-1处归属于羧基C-O的伸缩振动,以上诸峰的变化为EDTA的特征吸收峰[13]。另外,1650cm-1处为H2O分子的HOH弯曲振动红外吸收峰,1103cm-1处归属于SO42-的S=O伸缩振动[13-15]。

图4 多步阶跃法采集EDTA溶液在Pt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反应的原位红外光谱图Fig.4 In situ MS-FTIR spectra collected during electroreduction of EDTA in neutral solution on Pt electrode at different potentials of 0~1500mV in the wave-number range of 2500~1000cm-1

由图4可见,当氧化电位为600mV时,开始出现了2345cm-1处归属于CO2的反向红外吸收特征峰[16],在1203cm-1和1045cm-1处也出现了分别归属于仲胺和伯胺的C-N键的反向红外特征吸收[13],并且都随着阳极极化电位的增大而不断增强。同时,归属于EDTA的各主要正向红外特征吸收峰(1577,1403和1322cm-1)随氧化电位的增大也不断加强,说明EDTA从600mV左右开始发生阳极降解反应,主要产物为CO2、仲胺和伯胺,并且分解反应随阳极极化的加剧而增强。当氧化电位为1400mV时,归属于EDTA的各主要正向红外特征吸收峰(1577,1403和1322cm-1)并未呈现减弱趋势,而2345cm-1处归属于CO2的反向红外吸收特征峰却开始有所减弱。另外,1650cm-1处归属于水分子的HOH弯曲振动正向红外特征吸收峰开始呈现较大的增强趋势,说明当氧化电位大于1400mV时,水分子开始发生分解反应,随着水解析氧反应的加剧,电极表面生成的CO2的传质也趋于剧烈,并且从电极表面发生了脱附,从而导致CO2的反向红外特征吸收出现减弱趋势。

3 结论

单一的EDTA溶液在阳极极化电位0.60V左右开始发生EDTA的阳极氧化降解反应,并且其降解反应随溶液酸度的减小即EDTA质子化程度的降低而减弱。同时,EDTA溶液的电氧化过程的原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EDTA的阳极氧化降解产物主要为CO2、伯胺和仲胺,并且随着阳极极化的加剧而增强。

[1]Emilio C A,Jardim W F,Litter M I,et al.EDTA Destruction Using the Solar Ferrioxalate 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y(AOT)Comparison with SolarPhoto-Fenton Treatment[J].J.Photoch.Photobio,2002,151:121-127.

[2]Ghiselli G,Jardim W F,Litter M I,et al.Destruction of EDTA Using Fenton and Photo-Fenton-Like Reactions under UV-A Irradiation[J].J.Photoch.Photobio,2004,167:59-67.

[3]Alder A C,Siegrist H,Gujier W,et al.Behaviour of NTA and EDTA in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J].Water Res,1990,24:733-742.

[4]王瑞敏,黄少斌.生物法降解EDTA废水及其脱氮特性的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9,40(6):31-34.

[5]Ku Y,Wang L S,Shen Y S.Decomposition of EDTA in Aqueous Solution by UV/H2O2Process[J].J.Hazard.Mater,1998,60:41-55.

[6]Ouattara L,DUO I,Diaco T,et al.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on BDD Electrodes:Application to Wastewater Treatment[J].New Diamond and Frontier Carbon Technology,2003,13(2):97-108.

[7]柴立元,尤翔宇,舒余德,等.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降解有机废水中的EDTA[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4):1040-1045.

[8]Balaji S,Kokovkin V V,Chung S J,et al.Destruction of EDTA by Mediated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Process:Monitoring by Continuous CO2Measurements[J].Water Res,2007,41(7):1423-1432.

[9]Chung S J,Kokovkin V V,Moon I S.Destruction of EDTA by Ce(Ⅳ)in Mediated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Using Plug Flow Reactor[J].Applied Chemistry,2006,10(1):360-363.

[10]Lee J W,Chung S J,Balaji S,et al.Destruction of EDTA Using Ce(Ⅳ)Mediated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A Simple Modeling Study and ExperimentalVerification[J].Chemosphere,2007,68:1067-1073.

[11]Madden T H,Datye A K,Fulton M.Oxidation of Metal-EDTA Complexes by TiO2Photocatalysis[J].Environ.Sci.Technol,1997,31:3475-3481.

[12]Yang L K,Davis A P.Competitive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Cu(Ⅱ)-EDTA and Cd(Ⅱ)-EDRA with Illuminated TiO2[J].Environ.Sci.Techol,2001,35:3566-3570.

[13]谢晶曦.红外光谱在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88-362.

[14]Mahadevan V P PillaiV U.Nayar,Infrared and Raman Spectra of LiNH3OHSO4and(NH3OH)2SO4Single Crystals and Their Deuterated Analogs[J].J.Solid State Chemistry,1996,127:72-81.

[15]中本一雄.无机和配位化合物的红外和拉曼光谱[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112-114.

[16]Saad A F,Atwa S T,Yasuda N,et al.FT-IR Spectroscopy of Carbon Dioxide in CR-39 and SR-90 Track Detectors Irradiated with Ions and Gamma-rays at Different Energies and Fluences[J].Radiation Measurements,2001,34:51-54.

猜你喜欢
伏安阳极电化学
降低回转式阳极炉天然气炉前单耗的生产实践
化工管理(2022年14期)2022-12-02 11:44:06
用伏安法测电阻
电化学中的防护墙——离子交换膜
浸渍涂布法制备阳极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
陶瓷学报(2021年1期)2021-04-13 01:33:38
关于量子电化学
电化学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Na掺杂Li3V2(PO4)3/C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钕在[BMP]Tf2N离子液体中的阳极行为
基于LABVIEW的光电池伏安特性研究
电子制作(2016年23期)2016-05-17 03:53:41
通过伏安特性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