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国医”吴阶平

2011-01-09 03:08李菁
人民周刊 2011年8期
关键词:吴阶平邓颖超遗体

◎李菁

“一代国医”吴阶平

◎李菁

为周恩来看病

吴阶平最被外界所知的,是他作为医疗组组长为周恩来看病的故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吴阶平需要应对的,已经远远超出一个医生的职业范畴。

1972年5月,周恩来在一次尿常规化验中,发现红细胞超出正常值。吴阶平从上海、天津请来老专家一同会诊,确诊为膀胱癌。周恩来医疗小组由吴阶平任组长,关于周恩来的病情,医生们的意见一致:一定要及早检查、治疗,必要时动手术,吴阶平代表医疗组向中央写了报告。几天后,3位“中央领导小组”代表说已看到了报告,并传达了三项指示:一、不检查;二、不开刀;三、要向周恩来、邓颖超同志保密。

1973年1月,主治大夫卞志强和方圻连夜找到吴阶平,告诉他总理已经开始尿血。吴阶平得知消息,心急如焚,他们拿着周恩来血尿的试管、化验单,找到住在西山的叶剑英。几天后,叶剑英拿着装有周恩来血尿的试管,到游泳池报告毛泽东。第二天,中央批准了医疗组的报告。

两个月后,周恩来终于住进了玉泉山的临时治疗室,接受膀胱镜检查。然而就在检查前一天,医疗组又接到指示,大意是为了慎重,做检查、观察和治疗要分“两步走”。吴阶平心里清楚:真要分“两步走”,很可能就永远没有“第二步”了。

“怎么办呢?我就去找邓大姐,我说:邓大姐,现在毛主席说了,分两步走。那么我们检查看看,什么也没有,那也无所谓分两步走。可是如果看见一块小石头,是不是顺便把它拿出来就好了?还是要留着等着走‘第二步’?她说:看见那个小石头,拿出来就算了。”邓颖超的话让吴阶平心里有了底,他说,“我想有邓大姐这句话,不管怎么着拼死拼活也得把这个点烧下来。烧下来危险是很大的,因为违背了毛主席的指示,可是有邓大姐这句话,我们至少可以搪塞一阵。”吴阶平说。

周恩来醒来之后便问情况怎么样。吴阶平如实回答:“有一个东西,烧掉了。”周恩来毫不客气地说:“不是让你们分两步走吗?”邓颖超赶快插话:“两步并一步走好。”周恩来说了句:“你们该不该这样做,还得看。”手术后,周恩来的病情得到了缓解。很快,电话里传来了毛泽东对医生的肯定:“医生们两步并一步走做得好,感谢他们。”卞志强后来对吴阶平说:“你是带我们走钢丝,不但要掌握好平衡,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1973年4月,周恩来和邓颖超在玉泉山与邓小平夫妇长谈,细致入微的周恩来在托付国家大事时还嘱咐他们:“健康问题可找吴氏兄弟。”吴阶平的弟弟吴蔚然后来成为邓小平的保健医生。

从1957年起到1976年周恩来去世,吴阶平在周恩来身边工作了近20年。吴阶平的家里,一直挂着一张12寸的周恩来的黑白照片。他的书橱里,摆放着总理送他的一座石英钟。多年来,吴阶平一直用这种方式来默默纪念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为印尼总统苏加诺治病

苏加诺患肾结石和高血压很多年,但他拒绝手术,他的前任私人华裔医生胡永良,也是他早年游击队里的老战友。胡永良向苏加诺提议,肾脏的问题西医没有什么好办法,是不是要请中医来治疗?中医的话就要请中国的医生。苏加诺于是向周恩来提出了请求。

中医在中国是有一定的经验,但是要出国看病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周恩来就让吴阶平这个西医来当中医医疗组的组长,带着中医出国,副组长方圻也是西医出身。临行前,周恩来和陈毅还专门找医疗组谈话,特别告诉他们:“有什么事可以和大使馆联合向中央写报告。”

其实中国医疗组赴印尼治疗的环境也比较复杂,如何平衡关系,如何以中国西医的身份,向不信任中医的印尼医生解释中医的治疗,吴阶平可谓责任重大。除此之外,很多细节问题,比如如何在戒备森严的总统府煎制中药,如何说服苏加诺让他接受针灸,都是需要吴阶平出面沟通解决的。

吴阶平先后5次率医疗组赴印尼为苏加诺治病,其实这里面包含着医疗、政治、外交的种种矛盾和困难,但吴阶平都处理得非常好,这里面充分体现了他的智慧和能力。

吴阶平赴印尼为苏加诺治病期间,他的夫人赵君恺突然得了偏瘫,为了不影响吴阶平情绪,周恩来指示暂且不让吴阶平知道这个消息。于是当时中国驻印尼大使姚仲明把信扣了下来,只告诉了方圻一人。直到临回国前吴阶平才得知这一消息,他说:“我完全接受总理和使馆的安排。”方圻后来回忆说:“其实,我认为使馆的同志完全低估了阶平同志的觉悟水平,采取这种措施是没有必要的。”

“一号任务”:毛泽东遗体保护工作

吴阶平一生中参与的特殊任务不计其数,其中最特殊的一项,便是毛泽东遗体的保护工作。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去世。当天晚上,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要保护遗体让各界人士参观、吊唁、瞻仰,时间定为15天。毛泽东生前号召火葬,是政治局里第一个签字的领导人。所以最初决定的遗体保护,也是以保存15天为目标,医务人员只对遗体做了一般性处理,注射了一些甘油、酒精和福尔马林等。

但是到了9月10日,以华国锋为首的中共中央又决定永久保存遗体,并建立毛主席纪念堂,以供群众永久性瞻仰。这给医务人员们出了一个大难题。如果要永远保存遗体,死后两小时就要进行尸体解剖,取走内脏,用冲洗液把全身血液,包括最细微的毛细血管冲洗干净,注入防腐剂、凝固剂等。可是已经做的一般性处理已失掉了彻底处理的机会,遗体内血液早已凝固,再做那样彻底处理已不可能。

中央决定成立遗体保护科研领导小组,这无疑是当时最重要的一项政治任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还要绝对保密。吴阶平是9月11日得知新任务的。“我虽然承担过多次重大医疗任务,但对这次的任务却不可能像以往那样充满自信了。保护遗体达到瞻仰的目的,要面部颜色、容貌、神态合乎要求,还要能接受光的照射和温度、湿度的影响。作为一个临床医生,这方面的知识当然不多,实际上还没有成熟的科学方法。”可是,吴阶平又深知,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虽然困难很多,却不能不承担下来,因此心情是很复杂的”。

9月18日追悼会结束后,中央要将遗体转移到一个代号叫“769”的地方。遗体转移后,具体的保护工作应该怎样去做?这件事的责任实在太大,谁也说不好到底应该用哪一种办法。专家几经讨论,最终决定按照北京专家的建议,暂采取液态和气态相结合的原则。

从1976年9月到1977年8月,吴阶平等人在地下室工作了一年时间,执行这代号为“一号任务”的特殊使命。而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震惊中外的变化,也是在这一年中。“文革”十年,吴阶平没有经历平常意义上的大起大落,然而这3000多个日日夜夜,他也犹如在“走钢丝”,这条钢丝上走过的不少人都栽下去了,可是正如《吴阶平传》里的评价:“使他身体保持平衡的杠杆两端,一头是他精湛、高超的医术,另一头则是他的政治敏感与审时度势的本领。”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吴阶平邓颖超遗体
吴阶平:大医精诚 止于至善
吴阶平:国之大医 情系桑梓
弘扬科学家精神
——吴阶平院士
许集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榕举行
提倡捐献遗体器官 免丧葬费甚好
邓颖超:你用鲜花绽放我一世爱恋
各界群众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
新媒体技术在复原陈列中应用的探索——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为例
车载式遗体火化设备设计与应用
“2014年吴阶平医学奖”(医药创新奖)获得者 谢恬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