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娣
(戚墅堰区教研室 江苏 常州 213000)
《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与反思
周金娣
(戚墅堰区教研室 江苏 常州 213000)
尝试以合适的方式对含硫物质进行分类,了解一些主要含硫化合物的性质,体会科学整理归纳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联系生产生活,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本节教材是高一学生在完成第一种典型非金属的学习后设立的一节复习内容,体现了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的学习方法。从内容上看,不仅是对金属元素知识部分的对比,更是在知识面和思维品质上的提升。
设计背景:传统的复习课以物质为发散点,从单质硫引申到硫的各种化合物,进而形成知识体系,穿插学习方法的介绍和具体知识点的强调,最后以典型例题拓展。教学过程流畅,但需学生思维容量过大,教学难度也易出现过大的问题。新课标中提及:高一学生学习必修时难度不宜过大,旨在促进学生在化学知识和技能上的提高。因此,本节课的主旨源于“能力”的提升,从三维目标出发,通过情景和问题的设计,刻意呈现原有的凌乱知识,教师对不同含硫物质开始不予总结,让学生走到实践的第一线,在分析、探究、归纳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分类为基础思想开始着手,在方程式的书写中发现规律,提炼方法,找到突破口。进而总结规律投入运用,最终回归生产生活,将课堂的外延升华至课外。运用结论时,给予恰当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练习中收获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巩固含硫化合物中如硫酸,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性质。
2.了解不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间的转化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践练习,找到问题所在,善于发现以化合价为分类依据,总结在不同类型反应中含硫化合物的转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用化学知识联系生活、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与问题,以化学的角度思考问题。
2.体会实践中寻找真理的过程,养成用于面对问题,积极寻求思路的学习习惯,并体验方法运用前后解决问题效率的对比。
3.学习与他人的合作,培养团结合作的品质。
1.各种含硫物质的转化。
2.分类、归纳、图示等化学复习中常见思想和方法的学习。
下面就以《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为例,谈谈如何从三个层面突破重点和难点,展开课堂教学的。
以“温泉图片”展示在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的汤山温泉。康熙北巡时曾在此沐浴,并建汤泉行宫。温泉的泉水主要含硫,是硫矿泉,水温达47.8℃。以此吸引学生眼球和思维的同时,完成了对本课兴奋点的凝神——硫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如硫磺软膏、含硫农药、蓄电池、化肥、干燥剂等,其应用还深入化工,农业,医药等各个领域。一方面结合投影图片进行补充说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从心理学认知的角度分析,先易后难,先熟悉后陌生的知识体系使得学生更容易获得复习课的亲近感,从而适当消除对大量习题的畏惧。情感态度上的亲近性是一节复习课高效的优势所在。
先让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含硫物质,得到“凌乱”的硫及含硫化合物的图(1),然后让学生“连连看”引导他们进行分类,逐步从纷繁的物质中寻出清晰的思路,从而实现向图(2)和图(3)过渡。
图1
图2
图3
同时在这一探究过程中获得了元素化合物性质的一般分析方法——从化合价角度和原子守恒角度分析物质性质及其转化:相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间通过酸碱反应规律来转化;不相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间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转化。
(1)走近生产生活
实验证明铜不能在低温下与氧气反应,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工业上以铜屑加入热的稀硫酸中并通入空气制硫酸铜。你能想到有哪些由铜制备硫酸铜的方法?哪种制备方法最好?试说明之。
(2)调查与思考
城市下水道中出现高浓度硫化氢是常见的,一旦人员不慎掉入下水道,致死的原因往往与硫化氢中毒有关。南京曾发生过由于农民进入污水处理厂的下水道中,致三人死亡的事例。在实验中若有硫化氢尾气产生,如何处理?
“情境”在教学中的设置,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创设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化学问题情境,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化学教学真正“活”起来,使学生发生由“厌学”到“愿学”、“乐学”的转变,从而达到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目的。如本课中“温泉图片”、“化学连连看”问题情境的设置,既有效调节了学生的疲劳,又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问题教学情境一般可以从联系实际、设计探究性化学实验以及利用化学史料三个方面来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平淡的故事人们总难以兴致盎然。本节课从课堂的组织形式,教材的重组及补充,学生活动的开展入手设计,在适当的时机展开,使得教学过程连贯而富有激情,最后在“化学连连看”活动结束时归纳得出方法,将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同时推至高潮。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找到了自己成长的归属感。
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性,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被控制在预设的程序中。这种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具有不可低估的创造性,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性学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探究性学习”总是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的,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008-0546(2011)07-0079-02
G633.8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1.07.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