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佑祥
【编者按】
中国云南省昆明至缅甸畹丁河近1000公里的旖旎山水之间,有一条宛若玉带的公路,翻高山、越河流、穿溪涧,不屈不挠地逶迤而去。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滇缅公路。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抗战时期,这条被外国友人誉为“用手指抠出来的公路”,竣工不久即成为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联系的唯一交通运输线。1942年5月,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之后,中美空运队又通过中印航线飞越起伏连绵、犹如骆驼峰背的崇山峻岭,建立起“驼峰”航线。种种战略物资通过这两条生命线源源不断运送到国内,为中国坚持抗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云南人民、南洋华侨和中美军空运队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血肉共筑抗战生命线
文◎蔡佑祥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日军迅速占领了中国京津地区,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华东、华中和华南沿海地区也危在旦夕,东部海运面临受阻。8月,在国民政府召开的国防会议上,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提出:“上海的战争恐难持久,南京受到威胁,上海既失,国际交通顿感困难。国际交通应预作准备,即着手修建滇缅铁路和滇缅公路,直通印度洋。公路由云南地方负责,中央补助;铁路由中央负责,云南地方协助修筑。”蒋介石对这一建议十分赞赏,欣然同意。载入史册的滇缅公路修建就此拉开帷幕。
滇缅公路东段昆明至大理下关411公里,已经于1935年初步通车,但其延伸路线一直存在着走向之争。1937年11月初,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王艽生到云南同当地政府进行协商后,根据实际勘测结果,确定了滇缅公路由下关向西开拓,经漾濞、永平、保山、龙陵等地,由畹町出界的路线,并提出必须在4个月之内完成。11月,国民政府就滇缅公路修筑事宜争取到缅甸当局的支持。
公路走向方案确定之后,开始了路线的测量。在此过程中,云南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凡是公路经过的地方遇到的田地和房产,当地人只有奉献,不仅没有一分钱的补偿和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捐赠凭证,有了困难也只能自己解决。
此次修筑的下关至缅甸畹丁河548公里的滇缅公路西段,途经滇西险峻的横断山脉、高黎贡山等高山峡谷,跨越怒江、漾濞江、澜沧江等众多湍急的河流,加上致人于疟疾流行的瘴气,地理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恶劣,工程十分艰巨。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确保滇缅公路能在短期内修通,云南省政府严令应征工修路的各县和设治局,在1938年3月份必须完成公路的土路修筑,各县(局)长必须亲自上阵监督检查,确保任务的完成。在动工修建之前,成立了云保、龙潞、关漾等6个工程分处及总工程处。全国经济委员会指派科长赵履祺,工程师徐以枋、郭增望等前来设计修筑滇缅公路关键性的工程——功果桥和惠通桥。此后,各路筑路大军浩浩荡荡开赴滇缅路沿线,开始了史无前例、艰苦卓绝的筑路历程。
◎浩浩荡荡的筑路大军用最原始的工具修路
“……兴亡原是百姓责,百万民夫齐听令。新妇卸妆荷锄行,乳娘襁儿担畚进;抗战后方如前方,举畚如炮锄如枪。凿山填谷开道路,路平如砥到康庄……”这首《滇缅公路歌》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筑路情状。风雨兼程的筑路群众,分别来自汉族、白族、傣族、景颇族等十多个民族,老人、妇女、孩子齐齐出动,施工人数最多时超过了20万人。
地势险要、时间紧迫、条件恶劣,当时民工修路的艰难险阻空前绝后,从吃穿住行中,皆可充分感受:“吃”方面,名义上每日每位民工“补贴两角”食米津贴,但实际多未到手,均靠自己解决。有的民工家中困难,没有大米可带,就向邻居和亲朋好友借,每出工一次就借债一次,个别人甚至到公路筑完几年之后才得以还清。“穿”方面,衣衫褴褛,衣不遮体,在冬天的呼呼风中,只能烤火取暖。“住”方面,没有房屋,全靠群众勤劳的双手砍树割草搭建窝棚。这样的窝棚,夏天暑热蒸腾,冬天则十分阴冷,同时还要防止疟疾的流行。“行”方面,有的民工要步行三五天,翻山越岭才能到达修路的地点。
这些都还是最基本的问题。风餐露宿的筑路大军不仅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这只凶猛“拦路虎”,还要面临用原始办法修路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尽管当时已是20世纪30年代,但处于战乱中的中国积贫积弱,没有一样修路的机器设备,全靠人工来完成。在挖掘土方时,民工使用的是农具刀和锄,先用刀割去杂草和灌木,然后用锄头挖土,再用竹箕把泥土运到公路边倒下。挖掘泥土容易,可挖掘岩石就麻烦了,一般是由石匠来承担。钻子敲击在岩石上,一下又一下,石匠们水滴石穿似的在岩石上开凿出一个圆孔,然后装上火药进行爆破。对新修公路的压辗则采取这样的办法:由石匠把一块大石头做成一个石磙,二三十人拉着石磙来回辗压公路,直到能行车方可。直到现在,这样的石磙在公路沿线都随处可见。
民工们不仅每天要工作13、14个小时,劳动强度相当大,还经常面临死亡的威胁。在滇缅公路云龙县境内某地势险要处的施工过程中,一个工作积极且胆大的民工,把绳子吊在腰间拴于一棵树上,在石崖开辟道路,其他4个民工见后也学着这个办法,把绳子同拴在一棵树上,奋勇地开始作业。不料悲剧发生了,正当5人专心奋战时,那棵树却不堪承受重量——树根被拨出,5人惨烈地摔死!同是这个地区的崇山峻岭里,有一小队民工在云雾缭绕的山坡上施工,不料染上了天花,在当时严重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一天就死了好几人。石磙有上吨的重量,人力难以控制,尤其是在有坡度的地方,经常发生意外,那些来不及躲避的民工(包括孩子)就会被夺去生命……据统计,在滇缅公路修筑过程中,民工死于爆破、塌方、坠岩和疾病等事件的不下3000人,有的甚至在死亡很久后才被发现尸体。当时的《云南日报》作过这样的报道:“曾经有不少的征服自然的男女战士粉身碎骨,血肉横飞,怪可怕的死于无情岩石之下,怪凄惨的牺牲于无情的大江之中,还有不少的开路先锋则死于恶性的疟疾的暴力之下。”凡此种种生命危险,并没有使同仇敌忾的修路民工望而却步,反而使他们更加义无反顾!
◎滇西通往内地的咽喉通道——惠通桥
◎10只渡船连成的功果桥浮桥
功果桥、惠通桥分别跨越澜沧江和怒江,是滇缅公路关键性的工程。这两座桥的成功与否,事关整个滇缅公路能不能在一年内实现通车的问题。
功果桥位于澜沧江河口下游250米处,因岸边有功果树而闻名。在建设公路桥梁之前,有简单的铁索桥维持通行。惠通桥在龙陵县跨越怒江,本是由华侨梁金山承担大部分资金在1933年修建的钢索吊桥。尽管有这两座现成的桥梁,但还不能够通行汽车,必须进行改建和扩建。为了抢时间,工程师徐以枋提出了加快进度的建议:在功果桥附近,建设临时桥梁;对于惠通桥,则根据原来的钢索进行改建。功果桥于1938年2月下旬开工,6月5日建成,跨径90米、载重7.5吨。功果桥建成后不久,惠通桥即开工建设。徐以枋通过多方努力,找到原桥梁设计图纸,改为跨径84米、载重10吨的悬索桥。
由于工人生活、住宿和卫生条件十分恶劣,工程进度曾一度十分缓慢。怕生病的工人们在进行混凝土浇灌时,即使工作到晚上10点,也要不辞辛苦地到山上去住宿。为了加快施工进程,桥梁施工相关负责人采取改一天吃两顿饭为三顿饭;改太阳出来之后上班为提前上班,延长工作时间等措施,使惠通桥的修建得到较快推进。
正当惠通桥建设如火如荼时,一天,西南运输处主任宋子良带领数辆装运军火物资的汽车,从缅甸风风火火地开了过来,要求从没有铺设桥面的惠通桥上通过。工程师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左右为难:既怕出现车毁人亡的危险,又怕延误军事运输。情急之下,通过测算汽车的重量和桥梁的承受力,发现该桥能承受汽车的通行,但必须卸下汽车的军火。车队卸下军火后,在桥梁工程技术人员的紧张指导和关注之下,司机驾驶汽车小心翼翼地开了过去!安全过桥的汽车随即又装上军火,直奔昆明而去。1938年8月,惠通桥实现正式通车。
在20万民工舍生忘死和全力以赴的奋战之下,整条滇缅公路于1938年8月31日实现全线通车!初通后,新的问题又再度出现——功果桥因时间紧任务重,设计的载重量不足,成为制约运输的“瓶颈”。因此,1939年3月-10月,建桥工作人员在功果桥上游700米处新建了一座吊桥,长130米、宽5米、载重15吨。但可惜和可恨的是,通车1个多月后,就被日机炸毁。技术人员和工人们没有被日军的嚣张气焰和困难所吓倒,又坚忍不拔地开始了修复工作,在原址上修起了载重达10吨的韧性吊桥。正在该吊桥建设顺利进行时,桥梁专家钱昌淦从重庆飞返昆明途中飞机失事,不幸以身殉国。为了纪念他为桥梁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国民政府交通部把此桥命名为“昌淦桥”。
公路初通之后,滇缅运输管理局又进行了大规模道路拓宽、改建临时桥涵及路面铺筑等,使得运输量进一步增强。此后,源源不断的战略物资通过这条唯一陆路运输线运送到国内。
滇缅公路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修通,震惊了世界,美英两国的报纸给予了高度评价。美国驻华大使詹森到滇缅公路考察后,向美国总统罗斯福作了这样的汇报:“滇缅公路工程浩大,沿路风景极佳。此次中国政府能于短期内完成此艰巨工程,此种果敢毅力与精神,实令人钦佩。且修筑滇缅公路,物质条件异常缺乏。第一缺乏机器,第二纯系人力开辟,全赖沿途人民艰苦耐劳精神,这种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源源不断的战略物资通过滇缅公路运送到国内
各种战略物资通过滇缅公路源源不断运送到国内,为中国坚持抗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引起了日军的高度关注。日军以越南河内机场为基地,征用飞机数十次对滇缅公路的重要桥梁进行了轰炸。
1940年12月,日机多次出动袭击功果桥和昌淦桥,使桥梁的钢索受损严重。抢修人员不顾危险,夜以继日进行抢修,使桥梁很快又得以通行。一次,功果桥在轰炸中损伤严重,通车受阻,日军叫嚣说:滇缅路已断,三月内无通车的希望。几天后,抢修人员便用100多个汽油空桶扎成浮筏,搭上木板,又开始了汽车的通行,使日军的企盼成为泡影!
为确保桥梁的通行,抢修人员在功果桥和惠通桥上下游各建设一个渡口,日机轰炸时,交相使用悬索桥、浮桥和渡船三种方式,使滇缅公路一直保持通车。因此,尽管日机数十次地对功果桥、昌淦桥、惠通桥进行狂轰滥炸,但抢修人员同仇敌忾,团结一心,屡炸屡修,被毁的公路很快就能通车,故有“炸不断的滇缅路”一说。
1942年4月底,日军攻占腊戍后,滇缅公路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机工们手忙脚乱地将堆放在滇缅公路沿线畹町、遮放和龙陵等地的大量物资,尽力往后方转移,来不及抢运的,就干脆点一把火烧掉;从缅甸回国的华侨、商人和沿途的村民与溃散的士兵,扶老携幼,争先恐后,拚命地往后方撤离……日军攻占腊戍后,组建先遣部队沿滇缅公路迅速推进,畹町、芒市等地很快陷入日军魔掌之中。5月5日,惠通桥因一汽车挡道而陷入人车十分混乱的局面,日军先遣部队趁机混入,准备偷越惠通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被我守桥士兵发现,立即对惠通桥进行炸毁。我军随即与对岸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日军受到阻击,再也没法过桥。至此,日军前进的步伐被成功阻挡,企图通过滇缅公路东进的希望被彻底粉碎。中日两军开始了在怒江两年的对峙,直到中国军队于1944年5月胜利反攻才宣告结束。
惠通桥被炸后,中国的滇缅公路出境线从此中断,国际运输不得不另辟蹊径,转向空中运输——驼峰航线。
◎南侨机工到达国内,受到热烈欢迎
说起滇缅公路运输,不能不谈华侨机工在滇缅公路上为中国抗战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而谈起华侨机工,又不能不谈同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都有过密切交往——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
滇缅公路成为唯一的国际运输线后,当时国内技术娴熟的汽车驾驶员和修理工十分匮乏,临时培训又远水救不了近火。为此,西南运输公司负责人找到东南亚侨胞抗日救国的统一组织机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希望陈嘉庚给予大力支持,把大量抗战物资运输到国内。
在这事关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陈嘉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表示要竭尽全力给予最大的帮助。南侨总会为了做好代西南运输处招收华侨机工的工作,迅速在报纸上刊登了招收条件:年龄在20岁以上40岁以下,有当地的汽车驾驶执照;能驾驶大型汽车及修理;粗懂汉语、无不良嗜好等,同时还向各地筹赈会发去了招收公函。
招收机工的消息发布后,一时间,众多爱国华侨奔走相告,踊跃报名。筹赈会把3200名华侨机工招收齐之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进行军事训练和文化学习;二是发动各服装店和橡胶厂,为这些华侨机工捐赠衣服、鞋子和毛毯;三是组织酒店为机工饯行,并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华侨机工风尘仆仆到达昆明,接受了近半年的军事训练之后,大部分分在滇缅公路从事运输工作。
在这些报名回国参加抗战运输的人员中,还演绎出了当代花木兰——貌美如花的女青年李月美女扮男装前来报名,经检查合格后,千里迢迢来到滇缅公路从事抗战物资运输的故事。李月美女扮男装在滇缅路上驾车运输抗战物资,直到1940年的某一天,因行到一急转弯处不慎翻车,身负重伤,脑部震荡,送医院时才被发现是女儿身,令知道情况的人感慨不已!当年,同热血男儿一样驰骋在硝烟弥漫的滇缅公路上的“花木兰”又何止李月美一个。
在强烈爱国氛围的影响下,福建籍马来西亚华侨刘瑞齐未同新婚的妻子和家人商量,也悄悄报了名,并顺利通过了检查。回国的前一天晚上,他把头发全部理光,买了一顶帽子戴上,惴惴不安地回到家中。他的反常行为,引起了家人的关注,尤其是妻子。深夜,知悉丈夫根底的妻子问刘瑞齐:“你要回国?”刘瑞齐担心妻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仍然没敢告诉她,搪塞了过去。妻子睡熟之后,刘瑞齐轻轻地起床给妻子写了一封分别的书信,再深情地看了一眼沉睡的妻子,心绪复杂、满含歉意地离开了这个他十分熟悉和留恋的家。令刘瑞齐夫妻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分开就是生死离别——夫妻二人从此再未能见面!
在滇缅公路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刘瑞齐收到岳父写来的家书,说自从刘瑞齐悄悄回国抗战后,妻子思念日深,现已生病卧床,岳父希望资助他回南洋,同妻子一道过幸福的生活。刘瑞齐读完来信,泪如雨下,内疚万分,心痛不已。尽管如此,他在给妻子的信中仍然说,如果抗战没有胜利,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回家!之后,妻子病入膏肓,辞世之前希望能再见一次远在中国云南的丈夫。为此,岳父不远万里前来寻找,可惜时值太平洋战争爆发,滞留于途中。刘瑞齐战后回南洋,日夜思念他的妻子已经离开人世,他们已是阴阳相隔,令人扼腕!
◎从昆明行驶至腊戍全程需七八天,机工们居无定所,在途中暂息
◎紧张艰苦的工作之余,机工们高声欢唱
行驶在险峻的滇缅公路上,华侨机工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首先,是日机空袭。日军对这条抗战大动脉恨之入骨,时常出动飞机进行轰炸和机枪扫射。为了避免无谓的牺牲,机工只好到茂密的山林中藏身,等待日机飞走后再继续行驶。但有时躲避不及,不少华侨机工牺牲在了公路上。其次,是疟疾。滇缅公路沿线,早年就有疟疾的流行,故有“要过怒江坝,先把老婆嫁”的说法。这种可怕的病症在当时缺医少药的情况之下,只要染上,往往死之有八九,令人谈虎色变。100多名华侨机工就在滇缅公路沿线死于疟疾,永远长眠在了这里。其三,是道路的艰险。在崇山峻岭中行车,悬崖峭壁、陡坡、急弯、险谷、深溪,周而复始,险象丛生,稍不注意,汽车一打滑就会冲出公路,坠入云雾缭绕的深渊,连残骸都找不到。每到路段的险情处,心有余悸的美、英驾驶员往往请机工们代为驾驶,待驶过危险路段,再交还他们驾驶。在滇缅公路上奋战的几年间,先后有数百名年轻的华侨机工牺牲在这条路上,没能再回到亲人企盼团圆的家中。
在紧张的军用物资运输途中,令机工们雪上加霜的是,汽车有时出现故障,只能等修车工来才能解决问题;或是遇上暴风骤雨,也只有一筹莫展地在驾驶室中挨过漫长的等待;沿途的住宿也要自己花钱解决……得知华侨机工所处的环境,陈嘉庚内疚不安,当即派南侨总会交际委员刘牡丹到滇缅公路深入考察。刘牡丹了解到真实情况后,陈嘉庚当机立断,向每个机工赠送工作服、毛毯、袜子、鞋子和药物,总计达3200件,购买后送到昆明。同时,他建议国民政府和西南运输处在滇缅公路沿途设立职工宿舍、医院和停车场,全部资金由南侨捐赠。可惜的是,陷入内外交困的国民政府没有响应。
1940年2月,庄明理受陈嘉庚所托,对滇缅公路沿线的华侨机工及公路路况进行了解。每见机工,他总要进行交谈和询问:生活、运输如何?南侨总会寄赠的工作服、毛毯、鞋袜等是否收到?而机工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得到,或是只得到其中的一两件。不知原因的庄明理为此迷惑不解。当他从昆明到重庆,途中看到的情景,令他不解的谜底被揭开了——他住宿西南运输处的贵阳站时,发现该站负责人使用的蚊帐和毛毯,都是南侨总会提供的!本该由机工们使用的物品,却被这些人挪用了。随着深入了解,华侨机工生活、工作上更加艰苦的情况展现在了他的面前:机工们待遇偏低、生活捉襟见肘,向家里要钱维持生活;生活条件差,医药没有保障,患病的机工也比比皆是;更为严峻的是,由于滇缅公路崎岖难行,一些机工牺牲在了这里……
尽管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困难,华侨机工为抗战服务的决心没有丝毫动摇,仍然乐观地请庄明理向陈嘉庚转达,他们不畏艰难困苦,无论如何也要坚决完成任务。机工们乐呵呵地对庄明理说:我们每天生活工作在“风花雪月”——下关的大风,祥云的茶花,苍山的积雪,洱海的明月——之中,欣赏着这如诗如画的沿途风光,感受着祖国的地大物博和壮丽河山,真是太美了,太惬意了!这些积极向上的华侨机工为了表达抗战的决心,鼓励自己,还编写了一首《马达进行曲》:
我们的雄心和马达共鸣
我们队伍向祖国前进
我们的血汗作胜利保证
在我们面前永远是光明
这套好身手到今天显出救国本领
马达快开动
为了祖国
亲爱的祖国
负起这次神圣战争的伟大使命
我们很光荣
与弟兄们前进
◎陈嘉庚(前排左三)率领的“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受到国内群众热烈欢迎
◎复员大会在昆明西站举行。自1946年10月26日至11月29日,南侨机工与家眷千余人分三批返家
庄明理把滇缅公路上的所见所闻向陈嘉庚作了反映,十分气愤的陈嘉庚要求国民政府进行处理未果后,于11月亲自到达昆明视察。在滇缅公路的考察途中,陈嘉庚得知一名机工不明不白地被西南运输处关押在一间房屋里,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恼怒不已。他亲自去看望,见到机工在寒冷的冬天还只穿一件衣服睡在冰冷的地上!想到华侨机工放弃优厚的待遇和舒适的生活,离别心爱的妻儿家人,满腔热情、千里迢迢回国为抗战服务,居然无故被关押,陈嘉庚禁不住潸然泪下,心潮难平。他要求立即释放被关押的机工,自己掏钱给这名机工买衣服,并好好安慰了一番。
陈嘉庚在视察过程中,边走边看,边看边提意见,对道路改造、加宽、平整,停车场、机工宿舍、医院修建等等,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并表示,所有费用均由南侨总会出资。陈嘉庚一行到达仰光时,他宣布由庄明理担任南侨总会驻滇缅公路的代表,并嘱托庄明理办理以下事务:为加大运输抗战物资的力度,购买汽车500辆积极支援祖国的抗战大业;在国外购买一批维修保养汽车的工具运到滇缅公路,使出现故障的汽车能尽快得到修理,资金由南侨总会承担;滇缅公路的危险路段一定要进行拓宽和改造,确保汽车能安全通行;滇缅公路浇灌柏油的资金由南侨总会支付等。但庄明理还没来得及办理,就被缅甸英国殖民者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受到驱逐。万般无奈之下,庄明理把陈嘉庚交待的工作交给缅甸的筹赈会办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缅甸筹赈会后来购买了100辆汽车、3100桶柏油和维修汽车的工具送给西南运输处。西南运输处得到柏油后,组织人员在畹町至惠通桥路段进行浇灌,使这段公路的行车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并成为中国第一条柏油公路。
1942年5月,日军冲到怒江惠通桥,中国军队为了阻止日军的长驱直入,炸毁惠通桥,形成和日军对峙的局面,滇缅公路从此中断。西南运输处根据形势需要,留用了部分华侨机工,大部分机工结束了在滇缅公路服役的光荣使命。但此时,机工们的家园——南洋已被日军所攻克,他们或滞留昆明,或漂泊至贵阳、重庆、广西等地,陷入了极端困境之中。经过南侨总会、华侨互助会、槟城筹赈会等多方面近4年的呼吁和奔走,在滇缅公路上为抗战历尽艰难险阻的幸存机工,才终于得以踏上南返的路途。
回归南洋的机工在南侨总会关怀下,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生活。陈嘉庚没有忘记抗战胜利后仍然留在国内的华侨机工们。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在庄明理等人的陪同下,风尘仆仆前往昆明、贵阳等地,看望生活在那里的机工们,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称赞他们为中国抗战所作出的成绩和牺牲,使华侨机工倍感温暖。
华侨机工在滇缅公路上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成绩,载入了史册,成为中国抗战的辉煌一页!据《中华民族统计提要》统计,从1939年至1942年间,滇缅公路每天运回国内的物资达300多吨,通过华侨机工运回的抗战物资达45万吨!而从事运输工作的机工或因日机的轰炸,或因道路的危险,或因疾病的侵袭,有1000多人牺牲在滇缅公路上!为了表彰华侨机工不可磨灭的功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侨务委员会颁发了奖章、证明书、纪念章和复员费,对机工们的贡献进行了充分肯定。陈嘉庚在他所著的《南侨回忆录》中作了这样评价:“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南洋华侨十分关心祖国的命运。1937年‘七七’事变后,更是如此。为报效祖国,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热血华侨青年通过各种途径回国参战,专门人才回国服务,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大陆各地。抗战期间南洋华侨每月捐款高达1000万元,如果将捐款存银行作纸币基金,在国内可发行4倍纸币,即达4000万元。当时抗日的正规军有300个师约300万人,每月食饷军费约4650万元。至于寄回祖国的侨汇,则数量更多,作用更大。而闻名遐迩的‘南洋华侨机工’就是有力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纪念这些为中国抗战作出巨大成绩和牺牲的华侨机工,1989年7月,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意在昆明雕塑了“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让他们的丰功伟绩昭示后人,永志纪念!
◎一架美国空运队的C-46运输机在“驼峰航线”的崇山峻岭中飞行
1942年2月,当滇缅公路面临即将被日军截断的危急时候,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向美国提出建议:开辟一条从印度到中国昆明的空中航线,用此航线来解决今后抗战所需的物资运输问题。在日本法西斯不断蚕食亚洲的情况下,美国国内就是否开辟中印空中航线也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美国总统罗斯福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决定开辟中印空中航线。于是,轰轰烈烈的驼峰运输拉开了序幕。
当美国空运队载运物资到达印度卡拉奇时,不仅遇到飞机数量少、维修无零件、机场捅挤、生活不适等一系列困难,最为严重的是日本占领缅甸密支那后,配备战斗机袭击原本安全的印度飞往中国昆明航线的空运队飞机。基于安全考虑,这条航线难以继续使用,只能改飞从未尝试过的“驼峰航线”。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高山深涧,进入中国云南。沿线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一架C-46运输机正从运输油料的小马车头顶飞过。经过“驼峰航线”从印度空运到中国昆明的物资,再用汽车、马车、人力车运往内地
◎中国航空公司一架DC-3运输机准备在印度汀江机场降落时,因能见度太差,两次降落不成功,飞机油料耗尽迫降时失事,掉在机场附近的水稻田里
驼峰航线的开创在人类的航空史和军事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一方面,喜马拉雅山的群山在人类的航空史上从来没有过飞机飞越,这里的雪山忽高忽低,起伏不定且落差很大,在当时飞机性能较差及没有导航的情况下,这种飞行无异于孤注一掷,危险令人不寒而粟。同时,航线所经地区气候十分恶劣,强气流、低气压、冰雹、霜冻,使飞机在飞行中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另一方面,飞行中除环境恶劣险象环生外,还要防范日机拦截。
因此,从一开始,飞行任务就受困于有经验的飞行员。虽然美军空运指挥部(ATC)内有一些有经验的民航以及军用运输机飞行员,但其他人大都是刚刚受过飞行训练、对恶劣条件下驾驶多引擎运输机几乎没有经验的飞行人员。中国飞行员尽管操纵过若干种类的飞机,但并不擅长依靠仪表飞行,空运使用的大型美制运输机也不熟悉。
困难难以想象!尽管如此,空运队依然一往无前。飞行员们在印度、成都、昆明和其他城市的往返航线上日夜飞行,有些机组一天要往返三次,疲劳不堪;机械师在露天维修飞机,暴雨来袭时用油布遮盖引擎;机械师与备用零件始终不足,维护与发动机修理时常被拖延;很多超载的飞机在起飞时由于引擎问题或其他机械故障而坠毁……
尽管驼峰运输得以实现,但在开始的一段时间,空中运输量很少,美国空运队差不多一个月往返中国只有两趟,运送的物资也只有近100吨。面对这样的窘境,中国政府向美国表示,希望加大力度将更多的战略物资经空运投送到中国。1942年9月,一批C—47型飞机加入了空运队,驼峰运输的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再加上之后天气适宜,到11月,空运队运输量大幅度上升,增加到了800多吨。1943年上半年,运输部门拟定“七号工程”,提出以下目标:一是在7月份增加运输机142架;二是增加人员近2500名;三是改善飞机的通讯条件等。一系列硬件的配备,空运量不仅显著增加,而且捷报频传:9月,空中运输量达到8000吨;12月,随着一批C—46飞机的到达和印度机场改建成功,中印航线运输量再次得到提升;到达顶峰时,空运队从事运输的飞机达600多架,从业军事人员达3000多人,其他人员近5000人,运输量最大的月份达71000吨!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中美两国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这条中美两国英勇抗击日本法西斯的空中航线,圆满完成了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于1945年11月关闭。
◎滇缅公路延伸线上著名的24道拐。滇缅公路也多穿梭于类似的崇山峻岭之中
【责任编辑/杨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