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旅程

2011-01-01 00:00:00何君华
诗潮 2011年2期


  何君华:1987年底生于湖北黄冈,现就读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小说、散文、诗歌发表于《中国铁路文艺》《诗刊》《诗选刊》《当代小说》《青春》《诗林》等期刊,并被《读者》《青年文摘》等转载。曾获第五届胡风文学奖二等奖、湖北省首届网络小说大赛三等奖及诗刊社主办的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读何君华的诗,我听见作者与自己的心灵,或与人类对话的声音,那是情感绵延的流淌,一滴一滴的渗透、融化,是标准的抒情写实诗,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回荡的心声。
  ——苏绍连
  
  一个男人在我的体内老去
  
  越来越沉默
  远离人群,和每一个明艳的事物保持距离
  言不由衷,拒绝打开自己
  不再亲近露水,不再标榜
  这样显得与众不同。但是
  与人为善,保持友好
  不再热爱,因此把自己藏起来
  就可以不显露爱与不爱
  就可以和时间抗衡
  把那些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事物
  一个个抢回来,并以此
  抵抗衰老
  
  人间净土
  
  除开煽动的翅膀
  除开挥舞的嘶吼
  除开表里不一的笑、表里不一的
  哀伤
  除开言不由衷,除开
  那些美好的世俗向往
  不再挣扎,不再妄想
  放下来,放下已经
  塞满一半的口袋
  往回走,朝相反的方向
  从今夜出发。并且不再犹疑
  抵达童年,抵达内心
  也抵达自己,最后
  抵达一个安静的、也许只有三平方米的所在
  (亲爱的陌生人,请不要讥笑我胸无大志
  我依然保持正直和愤怒)
  
  一平方米捕捉阳光和雨水
  一平方米安放我漂泊的小爱情
  最后一平方米,留给忧郁的诗人
  不再分开,和自己
  和好天气、诗歌以及那个
  不求现世幸福的傻女人
  (我只能给你一个口头的允诺,亲爱的
  下一世我将不再做一个一无所有的诗人)
  不再分开,于是
  这如水的日子啊
  不再有等待,不再有相逢
  不再大喜乐,不再大悲伤
  
  珞珈山
  
  我们仨一年后重逢,竟是
  在珞珈山顶
  我们久久沉默,星月朗照
  只有你们偶尔的朗笑
  伪饰我的孤独
  没人发现风中的隐秘
  
  时光,给艾丝丝
  
  时光好比车轮,好比
  浩荡的历史。在微风里
  我们把自己放得轻一些
  比风还要轻一些
  雨水滴答
  悸动是突然降落的
  一个人的江滩
  你就这样坐在旧时光里
  身后的芦苇
  兀自金黄,一季又一季
  
  岁月的风声
  
  好比多年前爷爷脱落的牙齿
  好比去年冬天怀抱奶奶的那座小坟头
  如同数不清父亲日渐增多的白发
  我们从来听不清
  岁月的风声
  
  另一个自己
  
  这些年,虚胖像流年一样侵袭了我
  “时光掠走了一切”
  大风吹过东蒙古草原,我满脸尘土
  在白天,我把自己裹得
  严严实实,好比狐狸
  收起尾巴。面对乌鸦
  回到隐忍
  面对河流,和村庄融洽相处
  等季节喑哑,夜幕降落
  我开始和另一个自己对坐
  心怀虔诚
  向他忏悔。向他
  坦白经年的心事
  坐立不安。我多么害怕
  黎明将至,我的羞涩
  再一次重归隐迹
  
  在青岛看海
  
  多么渺小,面对大海如幕
  面对天光云影
  我们如同蝼蚁一只
  一千年后还有谁在低吟
  甚至山海已经交换了位置
  如同盛世换了春秋
  我们多像这眼前掀起的白浪滔滔
  船过风止,巨浪复归宁静
  这片刻的波澜
  多像我们小小的、卑微的一生
  
  致童年
  
  我决定在回忆时摒弃形容词
  摒弃修饰,摒弃虚浮
  一如童年本身,没有杂质
  纯粹而接近水
  这样一来,这些浮在纸上的文字
  就显得轻浮,显得矫情
  相对于昼夜前行
  我更愿意往回走,重新躺回
  乡村的泥巴里,躺在八九岁的年纪
  在夏天的阳光里撒野
  在时间轨道里逆行,如果悲伤
  就再悲伤一次
  
  弟 弟
  
  阵雨暴戾,机器轰鸣
  猝不及防,这城市坚硬的马达
  咬开了你年轻的手指
  弟弟啊,如果可以,我多想
  吮吸你血淋淋的指头
  用我的悲伤代替你的悲伤
  我多想,像抱紧时光一样
  再抱紧你一次
  今夜风声呜咽,如果不是
  母亲在电话那头沙哑的低泣
  我怎会惊心于你少年的疼痛与隐忍
  怎会蓦然惊觉
  我们浩荡的青春
  已经悄然逃遁在苍凉的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