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泉:原名娄卫高,1963年生于浙江龙泉,现居丽水。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先后在《诗歌月刊》《诗潮》《中国诗歌》《岁月》《江门文艺》《文学港》《散文诗》《青年作家》等期刊发表作品,多次获奖,作品入选各种选集,著有诗集《谁在逼近我们》。
流泉的诗意象纯正而自然,总在优雅而朴实当中回归宁静深处,于开阔的意境当中感受万事万物的变化,并抵达生活本质。无论是他本能的禅理的揭示,还是语言魅力无穷尽,以及意象纷呈而开阔的展现,这些都脱离不了他朴素的品质。
——杨胜应
杭州是个好地方
有一些日子,我骑着单车
风一样,穿行在红灯与绿灯之间
穿行在断桥与莲藕之间
忽略了许多来自天堂的意象
对于闪身而过的某些事物
我总是无动于衷
总是在最无聊的时候
记挂着一杯龙井,当然还有那个
大嚼东坡肉的人
曾经在曙光路遇见一个水做的女孩
她说她的家在淳安
我已经忘记了彼此间发生过什么
也不知何故
她送了我一件细花格衬衣
当然,那衣早已不见踪影
而一些水,总有意无意还在此后的光阴里
轻轻漾着微澜
这是我无法释怀的一件事
像我多年后带上另外的女人
来到江干码头
然后顺水去了大源
我们在富春江上看见了一大片倒伏的芦苇
看见了一群秋天的白鹭
自杭州飞来
眨眼工夫,就湮没在浩淼的
烟波上……
已经不再是那个骑着单车的小男孩了
已经不再是西湖边那场无动于衷的风了
桂花雨纷纷滴落
我噙住了最甜美的一滴
在杭州,总有一些小小的秘密
心照不宣
遥 望
向东1500米是后甸,向西800米为西寺门
荷花正好开在县城中央
后甸是村庄
西寺门是曾经绵延不绝的香火
许多年前,我就淡然穿行在后甸与西寺之间
稻谷在左手金黄
荷香在右手弥漫
当后甸像泥鳅混迹于城市
西寺的香火也早已湮灭
一道朱红大门,消遁在岁月的深处
那时候,除了读书或者行走
更多的就是在图书馆两株沧桑的古柏下
敲三记响亮的钟
看一尾神性的鱼在钟声中活灵活现
我专心致志,一切都浑然不觉
我不知道这究竟是怎样的一道门
开阖着怎样的寓意。而当我以白雪的容颜
重新遥望,我已经站成了
那葵花的模样
候车室
已经走了一千多公里,我不知道接下来还
要去哪里
不知道乘坐的火车几时几分几秒后到达
坐在武昌站偌大的候车室
我的空间很小,一本起了毛边的《旅游指
南》面积很小
我看不见一个熟悉的逗号
而我必须要去一座陌生的城市,必须要在
那个地方弯腰拾起
曾经丢失的诺言
它的陌生挡不住一路追寻
我只要一缕奔波中的温馨,就像掌心里时
不时飘浮的云
那样的一座城市,一定有我要找的人
磁浮列车
这中国唯一的磁浮列车,在上海
在龙阳站通向浦东国际机场
在我2010年狂躁不安的躯体上
通向谁的灵魂
这唯一的只承载此刻心灵寄存物的信使
它能越过时光去洞穿一颗心的隧道吗
它能不能让一双充满渴念的手
在一点一滴的事物中无限地延长……
她就在远方
她就在千里之外的云朵之上
每小时301公里的速度
追不上风的脚步
追不上大片大片掷地有声的思想
磁浮列车,这一刻唯一的悬浮者
即便以每小时500公里的速度,飞奔
你也无法压低我的头颅
让我的寄托退居身后
让一个人不羁的心跳退居身后
血脉的最深处
我也成了一列唯一的毫无节制的磁浮
让生命悬着
等待,像无限的等待一样悬着……
在火车上
一个一个小站闪身而过
多么像躯体内暗藏的时光
一截一截
被偷走
青丝断了一寸
骨头掉了两根
这一年
珍珠和玛瑙,越来越稀缺
花朵与蜜蜂分道扬镳
世风急转
流水的喧哗,潜入地下
体内的青瓷出卖翠色
过往的雨,洗不去今秋的沙
尘嚣纷飞,昏昏欲睡
谁在乎开春时一声含糊其辞的响雷
周 末
今天是周末。与往常一样
手边依然是一大堆看似毫无意义的工作
我机械地处理着昨夜的茶水
让那些微乎其微的唠叨,甚至那些还来不
及撤离的
梦寐的气息
都随暗夜的星光渐渐隐遁
我不想让真相大白之际,显得过于暧昧
或者无所事事
也不能让一朵洁白的云彩,就这样辜负蓝
天的期待
雨滴的酸涩,已成陈迹
我忙碌着,不停细数生活的好处
庸常的章节,有时候也会像波澜,淡淡地
泛着光……
我还必须腾出一大截,去思想
这般的简单和繁复
谁与我,做着同样的事情
谁与我,在各自的书桌前,擦洗
一封封从前的信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