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走神州(组诗)

2011-01-01 00:00:00娜仁琪琪格
诗潮 2011年3期


  娜仁琪琪格:
  蒙古族,辽宁朝阳人,上世纪70年代生。作品获2009年冰心儿童文学奖。曾参加诗刊社第22届“青春诗会”。诗集《在时光的鳞片上》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创作谈:我不急躁、放慢地行走正是因为我要给自己一条很远很长的路,用我的一生,而不是一时或是一阵。我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我是那么迷恋于自然的草木,那些自然的花朵,还有流水。我自认为我是从它们身上发现了自然的真谛。顺其自然,水到渠自成。很多的时候我觉得我是一个很笨的人,不擅社交,甚至有些胆怯恐惧,因此,我一再地向后退,退到工作中,退到再也不能退的生活中,然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开始和我相遇的生灵事物交流,把我要说的、它们要说的写出来,写出来。在生活的逼仄中,我坚决不能妥协的就是对写作的坚持,以及我代万物的言说。在我生命的写作过程中,摘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在这个尘世上吸纳、劳作、行走、停顿、生息,有一天终于完成了一种积累,具备了言说的能量,那么我们就不再是自己想说什么,而是替万物生灵去言说。如此,我们才是缪斯的使者或者说儿女。这样说来我觉得我的生命有了意义,每多活一天,就多了一天新的意义。因此,我愈来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每当行走在春天娇娆的花树之下我抬起头来、每当在大雪纷飞的天幕下我伸出手去接住雪花,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对自己说:活着真好!我再也不是懵懂的莫名流泪的小女孩,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看到了我身体中的生灵,看到了它们与这个世界的汇合与相拥,在它们一次又一次打开翅膀中,世界一次又一次明亮。
  
  南浦小集
  
  我似乎是寻着声音 看到了你们
  我首先是凭着某种感觉 那是万千的柔软
  一个小巧精致的园子 一潭转过一潭的碧水
  通向幽静的青石板小径
  那些开放的 凋零的 那些正要出发的
  那些转身谢幕的 不仅仅是一个 一百个
  一千个 一万个……
  无以计数的花魂
  
  低吟 轻舞 怀抱吉他的 凝思的
  哦 那个把我引到这里 又指给我看
  她一闪身就不见的
  
  在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时 在我欲语凝噎时
  南浦小集啊 你是我的前朝往事
  我的一千零一夜
  一个绝版的《聊斋》
  
  那走上小桥眺望的 闪入花丛的 潜入碧水的
  扶起风儿的 理顺柳丝的 像黛玉一样葬花的啊
  婴宁一样笑得好听的
  待我一一叫出你们的名字
  还有那个 在竹林中吹箫的
  
  从古楼到宋庄
  
  当我写到画家村 仿佛用尽了十年的光阴
  当我来到画家村 仿佛是梦里的行程
  从大地的城池到天上的月亮
  一切我都要准备好 路上的盘缠与口粮
  飞翔的本领与速度 一个小女子的胆量
  与才识 这一切我都要准备好
  山高路远 云蒸霞蔚 还是雾气凝重
  我都要准备好
  
  而画家村 它在通州区的宋庄小堡村
  这个好像地球人都知道 在我听来
  却像是隐士的居所 仙人的世界
  友人有宝马良驹 古道热肠
  欲渡我一去 我在北京中轴线的鼓楼后
  等待时间 在细碎的事物中消磨光阴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
  
  我来了,你没有来,你也不会来。
  此生,我们只可偶遇,不可相约。
  所有的言辞,都在话语之外
  “无以言说”我曾这样说。
  
  在扬州,我要借绽放的桃花
  说出一个女子生命中的柔软与妩媚
  我要借瘦西湖的水——梳妆、顾影自怜
  我说:湖波啊,你带走了花瓣、带走了柳絮、
  带走了青葱,你还会带走更多
  
  哦,仿佛不说,再也来不及了
  这我不肯说出,收藏了大半生的语言
  那么现在,就借白鹭说出吧
  借一只白鹭对另一只白鹭说出
  它说:我爱你、我爱你……
  它不流泪、不啜泣,更不忧伤
  它满心的欢喜,还是盈满了泪花
  
  这三十里长堤与春柳
  我们是否曾经来过,那又是在哪的一生?
  否则我怎么觉得离你近了——
  离我们近了。一场桃花雾啊
  烟雨迷蒙,又是如此芬芳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
  那么,我再借这二分无赖的月色,
  加上玉人的一支长箫
  让十五个桥洞
  衔住十五枚月亮
  让这一夜啊,慢下来,再慢下来
  ——慢成百年的时光
  
  紫金顶
  
  如果 你累了
  就请到神农山去 登上紫金顶
  海拔1028米的高度 会送你去云霄
  你在云间穿梭往来 属于你的那片祥云
  也会找到你 给你从未有过的
  轻盈与飘逸 给你仙子的歌谣
  或真人的了然
  
  紫气一次又一次 经过你
  于是 你看见老子炼出的那颗丹
  用意念把它沉入丹田吧 那就是道——
  吐纳之间 参悟了宇宙的真言
  于是你就是自然
  一个了悟的人 自然不觉得世间的苦
  即便老了 也是鹤发童颜
  
  美哉啊 壮哉 天上人间
  “极目四观天下小 高声恐惹天神闻”
  而前有古人 后有来者
  紫金顶上览胜 你已成为神仙
  
  温暖
  
  时间将你搁浅在这里 引渡我的造访
  记忆在那一刻醒来 或者说从那一刻
  开始 恍惚间看到 我远去的身影
  轻转身 莞尔而笑
  
  阳光洒满了巷道 洒满了院落
  我想敲打每一扇柴门 叫出我的乡邻
  我想在这暖意中 有人叫出
  我曾经的乳名
  
  这黄泥垛的土屋 这清静的瓦砾
  这小院子中的柿子树 是如此的厚实与安宁
  而金黄的玉米卧在小院
  是风景 站成塔山亦是风景
  暖意微醺 醉了每一串鲜红的辣椒
  我心神微醺 说霞庄是个温暖的城
  
  在太行山
  
  峭壁悬崖 抱紧数万米深的阳光
  生长古木参天 生长光滑柔软的丝绸
  不知从哪一刻起 山川大地都披上了
  锦缎 每一次举目都是一次华美的
  碰触 这战栗与震撼
  在八百里太行之上 在我们行进的每一个弯度
  每一次驻足之间 在每一瓣叶片旋转着
  飞下山谷
  
  群山叠嶂 我们怎能用恢弘来形容
  气势宏大 我们怎能以雄壮来抒写
  诗人啊 语言的出口被什么堵住
  敏感的诗心收敛了翅膀 在某一刻
  你们是静敛的 你们以集体的安静
  给苍天以膜拜 以礼赞
  
  歌吟么 要学那些柿子
  把甜美丰盈挂满枝头 要学明艳的小黄花
  迎风浅笑 要学每一块石头
  握紧大海的涛声而又沉实冷静
  要学那棵神奇的核桃树 给朴实以艺术
  要学那位看守核桃树的老人 守信厚道
  欣赏那条毛光闪亮的黑狗 笃定沉稳
  
  俯瞰啊 大海向山川 苍鹰向山崖
  流水向植物 天空向大地
  人类向自然 太行之巅
  诗人们饮风而醉
  在大地棕色的皮毛之上 感受温暖轻软
  风的吹拂 阳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