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兰台领头雁

2011-01-01 00:00:00宋慧蓉
档案管理 2011年4期


  “崤函帝宅,河洛王国”、“洛阳之兴衰,天下治乱之喉也”。位于河南省西部的“十三朝”古都洛阳,曾有105位帝王定鼎九州,是最早的中国,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故乡。“千龛邻峭壁”的龙门石窟、雍容华贵的牡丹花是洛阳的独特符号,而快速发展的工农业经济和城市建设,也使洛阳成为中原经济区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2011年4月1日,春光明媚,适逢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拉开序幕,我来到洛阳,采访市档案局长耿庆莲。再过20天,美丽的牡丹花都会蓬蓬勃勃开放,包括举世罕见的绿牡丹与黑牡丹。
  耿局长在任期间,带领洛阳市档案局创造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2003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并被河南省档案局命名为“全省档案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单位”;2004年,被河南省人事厅、省档案局命名为“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洛阳市政府授予“全市法制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2月,河南省档案局下文,号召全省档案系统向洛阳市档案局学习。2006年1月,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2010年,获全省档案事业综合评估先进地市、目标考核先进地市,并建成“国家一级馆”,被洛阳市政府评为“依法行政先进单位”。
  
  局长性格也姓“耿”
  悠扬的编钟古乐响起,琴瑟交错,橘黄灯光打在飞腾的“天子驾六”身上,健硕的马匹扬尘奋蹄,瞠目嘶吼。自空中飘落丝丝雾帘,电子投影器上显示十三朝古都的起止名:夏、商、西周、东周……后梁,标牌上四个醒目大字“走进河洛”,人们的思绪随着字幕游移远古,感受帝都曾经的辉煌,不能平静。
  这是投资650余万元,建设使用面积约2500平方米的洛阳市档案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入口处的一个展厅。展厅共分七部分:序厅、走进洛阳、千年帝都、洛阳革命史、洛阳的改革开放、再创辉煌、特色档案厅(有援藏知青、在洛两院院士展厅等)。
  “展厅完成后,将是洛阳市机关企事业人员、部
  队官兵、大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去处。”耿局长介绍。26岁即任洛阳市西工区副区长,成为河南省当时最年轻副县级干部的耿庆莲,先后担任过市妇联副主任、妇联主席、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2002年,调入洛阳市档案局担任一把手。年逾五旬的她,齐耳短发,皮肤白晳,目光坚毅,说话简洁干脆,有着军人式的雷厉风行。果不其然,部队大院长大的她,父亲、爱人、女儿、女婿都是军人出身。
  “如给您的个性找几个标签,会有哪些?”我问。
  “我爱人,包括和我接触过的领导同志,对我的评价,说不好听的是介于男女间的性格。”她笑了笑,“人家说,你的性格真仿你的‘耿’姓啊,直率,有时还很倔,认准的事情,非照干不行。自我评价为人处世比较谦虚,我在西工区当过副区长,现在还有区里的人来找我,叫我小耿。”“不管同级下级,人格是平等的,只有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才能真正和大家打成一片,否则,别人有话也不敢给你讲。工作积极性也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应付的。”
  耿庆莲任西工区副区长时,管辖单位有三位负责人私吞国家的资金和房产,金额巨大,被举报,找她协商想私下解决,被她严厉拒绝,几人也被法律惩治。
  国家扶助中西部专门建设档案馆舍下拨资金,县里决定档案馆与其他部门合建。她在电话里对县档案局长下了死命令,坚决制止,档案馆舍得以独立建设。
  在市常委会上,有些领导做出对档案局不利的决定,当时,她就拍案而起,大喊一声:“我不同意!”把周围人全吓一跳。
  在新馆一楼利用处,我看到了封面基调微黄印有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像,封底为名贵“洛阳红”牡丹花图案的目录盒,全国独一无二的设计,展示了洛阳档案人从细节上传播古都历史文化的良苦用心。
  “这是耿局长的创意。”局里同志说,“她有着男领导不能比拟的细腻。”“目录盒成本不低,但局长认为,既然创建了一级馆,就要在细节上突出本馆特色,在她的坚持下,目录盒制作后成为亮点,不仅国家局、省局来人爱不释手,见过的人都印象深刻。”
  “耿局长争强好胜,办事执著,遇到大事头脑很清楚,站得高看得远。”“洛阳市档案局能发展到今天,耿局长功不可没。”
  
  理顺档案执法体制 心系馆舍建设
  “当时,档案局里有两个馆,条件都很差。有的档案没处放,就堆地上,下雨时房顶漏水,只好在档案上蒙个塑料布遮着。”介绍以前的局馆情况,局里同志摇摇头。
  2002年1月,耿庆莲刚来洛阳市档案局时,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体制不顺,档案局应有双重领导,党委管工作,政府管行政执法。当时,洛阳市档案局由市委分管,不是政府部门,各个县区有的由政府管,有的由党委管。6个城市区中有5个区还没成立档案局,有的就在县委办、区委办、政府办内设个部门。档案法律法规赋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以行政处罚权,然而,由于这些县、区执法主体资格不具备,执法体制不顺,无法开展正常的档案行政执法工作。没有经费,每年的档案保护费是零,没有一分钱。几十万卷档案在库房里,夏季连买防虫药的钱都没有。耿局长1月份来报到,3月份去党校学习,费用自己垫,年底到财政局,人家给拨了1万元,才从中报销。交通工具滞后,50个人,两辆车,除了保障工作需要,老干部看病也会用,其中一辆是“老爷车”,跑到半路熄火了,人得下来推,报废了。由于涉及差别很大的待遇问题,两个馆35个人一致强烈要求:“耿局长,别的事先搁搁吧,给我们解决参照公务员的事儿您得跑啊!”另外,就是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
  这些问题纠结在耿局长的心里,让她食不甘味。为了使档案事业尽快纳入法制化建设轨道健康良性发展,首先,必须理顺管理体制。她亲自找市长及主管市领导反映洛阳市档案法制建设的有关问题,并向市领导呈送了专题报告。最终,赢得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下文转发了市档案局的专题报告,从而使市档案局由过去的市委领导变为市委、市政府双重领导,并促使5个城市区建立了档案局。所有县(市)区档案局都理顺为党委、政府双重领导部门。在她的重视和努力下,《洛阳市档案管理规定》修订工作进展迅速,档案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国家档案局行政执法检查组的一致好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无数次找市长、主管领导解决档案保护费问题,使档案保护费逐年增加,2003年8万元,2004年15万元,2005年24万元,2006年,就严格按上级要求标准一卷2元钱落实到位(共52万元,现已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使珍贵、破损档案的抢救、修裱、复制等工作得以有效进行。并又争取了20万元专项资金,给局馆各科室配备了18台高配置的电脑,彻底改变了以往重要岗位没有一台电脑,局馆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的面貌。
  “我刚来时,老档案馆楼板有裂缝,大梁弯曲,几百家的破产档案进不了馆,有些档案堆在地上。国家档案局局长毛福民来检查工作时,他人较胖,到了库房里,连身子都转不过来,空间非常拥挤。”
  “馆库建设是我们的阵地建设,阵地不建好,就无法发挥作用,档案馆就不能很好地把档案征集进来保管好并提供利用。”耿局长说,她下定决心借着洛阳市开发洛南新区的机会把馆建起来,并将此事定为“局长工程”,亲自跑,却没想到过程如此艰辛。市里第一次决定是让在老馆基础加固,所需费用也很巨大,和建个新馆差不多。她听后心里很难受,也非常不甘,找洛阳市规划设计院对馆进行了鉴定,为“危房D”级,呈报市里领导,把第一个决定给推翻了。第二次,市里决定将洛阳市财政局的旧楼给他们,将近1万平方米,一楼大厅也漂亮。但是,二楼以上结构全是小房间,因为以前都是按办公楼设计建造的,承重根本不行,又靠着大马路,安全性也不好。耿局长又叫洛阳市规划设计院对此楼进行了评估,评估其承载量,只有一楼放个密集架可以,二楼以上的承载,肯定不行。她又找市里汇报:“这是价值几千万元的国家固定资产,要档案馆硬上,压垮了,别说我这个当局长的没有汇报。”第二次把市里的规划推翻了。第三次推翻,是两个档案馆面积加起来才给了八千平方米,找省里领导反映呼吁,省局出台了地市级档案馆面积一般不能少于五千平方米,较大城市不少于一万五千平方米的文件。拿着颁发的文件,四个班子的主管领导一个个找,最后定到一万五千平方米。因为还有个城建档案馆,认为其城建档案接收不完整,管理不规范,想接收进来,再找,增加到一万七千平方米,最后,又找组织部领导、找市长呼吁,增加到两万平方米。在推翻几种方案的同时,她每年列席洛阳市人大会议,连续三年,三个县分别为嵩县、汝阳和偃师,她把议案写好,交给三县县委书记,找人大代表呼吁建档案馆。“洛阳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档案量大,但档案馆舍太落后了。”十个代表联名又连续提了三年,借助人大代表的威力,通过了两次认证。
  
  2005年盛夏的一天,天气闷热,为了向市领导汇报建馆事宜,她在市委会议室外等了4个小时。心口突然阵阵闷痛,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滴落在地板上,她从包中拿出速效救心丸含上继续等待。工作人员劝她休息,她说:“马上能见到领导了,为了洛阳市30万卷档案的安全,我什么也顾不得了。”
  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洛阳市委、市政府最终决定投巨资建设高标准档案馆。2006年3月16日,一座面积达2.1万平方米,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新档案大楼在洛阳新区正式开工建设。与此同时,耿局长还深入基层,与各县、区主要领导沟通,帮助各县、区解决档案馆舍建设的困难。经她的奔波,栾川县档案馆新大楼已于6月20日投入使用,孟津县档案馆也于2006年年底投入使用。她还两次到省档案局,为洛宁、宜阳等贫困县争取国家扶持资金。目前,已为洛宁县争取了709万元专项资金,宜阳、汝阳县的专项资金也在争取中。
  “现在,市局的新楼从工作角度、关心同志的角度,市直单位没有比得上的,很多人都想来我们这儿工作。”“去年,我们干成了三件大事,一是创建成了国家一级档案馆,二是档案事业综合评估取得全省先进,三是2010年度目标考核获全省先进地市荣誉称号。现在,从局领导班子到全体机关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以及精神状态很不错,我作为局的主要负责人,很满意,也很自豪。下一步工作目标是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力度、加快县区档案馆库建设和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耿庆莲深有感触地说,“‘弱势’部门不能被人瞧不起,要想干出成绩,必须有自己的工作思路,有创新的意识,要想方设法,要用心。另外,必须有不抛弃不放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
  
  丰富馆藏建设,搞好利用服务
  马金凤是我国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大师,在她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形成并积累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艺术档案。因老人忙于演出,档案堆积家中,保管不善,部分档案霉变和缺失。耿庆莲多次带领局馆领导专程拜访,邀请老人来馆参观,拿出合理的整理方案,让工作人员上门服务,购置专门的防磁柜,解决其后顾之忧。将大量的音像档案征集入馆,专设了展厅。实现了艺术家、档案部门与利用者三方共赢。
  提起洛阳市档案局馆的特色档案,耿局长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洛阳市档案局还引进了一批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珍贵档案及国务院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将手绘红军长征路线图、中科院院士档案、‘世邮’档案、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洛阳视察档案全部接收进档案馆。”“在服务经济建设上面,由于洛阳市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已占市场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份额,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民营企业要全部建立档案。一是制定下发了《民营企业建档规定》。二是在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洛阳大中型企业较多,产品要想打出品牌,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对信用档案要求很高。召开了全市大中型企业建立信用档案的现场会,以现场会促进推动全市大中型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三是建立重大项目档案,也是国家局和国家发改委要求的,无论大新区还是高新区,重大项目很多,重大项目档案为经济结构调整作出了一定贡献。四是在全市社保系统、医保系统建立了规范的社保医保档案,为老百姓切身利益服务,以人为本,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作用。五是建立了农业农村档案,为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洛阳市是农业大市,也是林业大市,去年,省档案局、林业厅在我市栾川县召开了全省林业档案研讨会,建立农业农村示范县。现在的农业农村,政务公开档案、第三产业发展档案、养殖业加工业档案,对经济发展和稳定整个农村起到了很重要作用。第六也是洛阳档案工作最有特色的地方,新档案馆,从建成到创建成国家一级馆,功能齐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规模较大。洛阳历史上人物和事件较多。解放以来,洛阳市有三大优势——重工业优势,科研院所较多,开放城市又是旅游城市,我们在方方面面用文字图片进行了展示。”
  2002年以来,国家档案局提出了开展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耿局长多次与有关部门领导沟通,促成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向市档案局报送现行文件(资料)的通知》,于2004年10月21日,在市行政服务大厅设立了现行文件查阅窗口。她要求工作人员“百姓事情无大小,百姓事情无缓急”,要以实际行动温暖百姓的心,增强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情感。现行文件利用工作开展以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不少百姓来信、来电表达了感谢之情。与此同时,耿庆莲要求机关各部门及全体工作人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认真开展档案服务机制创新工作,并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全市200个社区全部建档,企业信用档案工作在全市大中型企业中广泛开展;档案目标管理工作取得新的成绩,40个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达到国家一级、二级先进标准,荣获国家级先进称号的单位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档案利用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原洛阳矿山机械设备厂被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兼并,在偿还贷款问题上,因签署协议时是“并入”还是“进入”引起争执,为此,市档案馆拿出原始凭证,耿局长指示档案馆馆长携带档案原件跟市领导一同到国家财政部,最终,解决了这一纠纷,为洛阳市挽回了4187万元的经济损失。
  为更好地提供利用服务,在她的带领下,洛阳市档案馆编制了《中国共产党洛阳市委员会领导名录》、《洛阳市档案局(馆)全宗情况概览》、《洛阳乡镇概览》、《河南省洛阳地区建国以来自然灾害纪实》、《中共洛阳地区机构沿革概况》、《古代洛阳大学教育专题概要》等十余种专题,及《中共洛阳市委党代会简介》、《洛阳市人代会简介》、《洛阳市工代会简介》、《洛阳市青代会简介》、《洛阳市妇代会简介》等多种编研材料。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职工冷暖挂心头
  “2004年底,解决了市局两个馆全体干部参照公务员问题,这在全省是比较早的。大家有了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都很高兴。档案部门的亲属在外找工作难啊!在未参照公务员的时候,解决了档案部门五个子弟、两个家属的就业问题。最近,市里给更新了两部车,老干部看病也方便了。”耿局长说这些时是轻描淡写的,但我知道,她为此一定付出很多,“馅饼”不会从天而降,是要去跑去要去磨工夫的。
  在解决参照公务员的同时,她也解决了两个档案馆领导班子、一个助调变实职,24位同志享受正、副科级虚职待遇。为调动同志们工作积极性,耿局长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果断地在局馆实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采用竞争上岗的办法,使德才兼备的12位同志走上领导岗位。并多次找市委常委一班人,解决了档案馆19位同志到新区集资购买住宅房的问题。
  “在工作、生活中,耿局长就像位大姐,尽她所能,不遗余力帮我们解决困难。”来自各不同科室的科长、科员们聚在局会议室,动情地谈起了耿局长。
  “我母亲原来是这个单位的,耿局长时常询问她的病情,还告诉些治病的小偏方。我心里热乎乎的。”
  “档案局改制前,档案馆是二级机构,职工的孩子想上市直幼儿园要掏高价。耿局长到档案局后,一位职工找她帮忙,局长想其他干部职工也会遇见此类问题,就一次次找相关领导说好话,不仅解决一个孩子问题,以后馆里的孩子都可以平价上市直幼儿园了。”
  “单位申报新馆时材料特别多,我的孩子小,局长让我到时间回去,自己干活到后半夜。累了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她经常加班太晚,到食堂一点菜都没有了,师傅只好给她下碗面,再炒个鸡蛋应付。”
  
  “我们刚搬到新馆,家都很远,交通不方便,单位附近也没有公交车,耿局长找到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去年下半年,公交二号线到了门口,站名就叫‘档案局’。”“她专门建了职工食堂,并为大家安排了集体宿舍,中午有地方休息了,还有太阳能可以洗澡。并设了健身房、卡拉OK室和棋牌室、阅览室。”
  “说起食堂,前段时间,消防上说使用明火不安全,就叫停了。她去省局开会,专门去看电磁炉,现正在换电缆。那电磁炉可不是一般家用的啊,很贵,得一万元呢。在涉及大家利益方面,局长很大气。”
  “耿局长很孝顺,一回家里就帮老人干活。有次收被子,脚踩着坑扭住脚了。她坚持上班,上台阶一个个挪,脚脖子肿得吓人,十多天后才发现是骨折。”“档案馆正搬家,库房里全是女同志领着干,和耿局长的带头作用有很大关系。由于空调先移走,库房里像洗桑拿,局长怕大家中暑,买来冰柜,每天批发冰棍西瓜,让大家吃了降温。最后的押车过程,是较危险的环节,局长在老馆守着,同志们一车车押运。”
  “局长当初为单设我们科腿都快跑断了,将原来两个业务科合为一个,腾出一个机构设法规科。有次省里要求办档案执法班,书买回来,人员全部免费培训。在她的支持下,法规工作连续几年获市里表彰。”
  “搬家时,原来要请部队没请到,耿局长就找市委书记要来武警,全局上阵。信息化建设原来十八个地市倒数第一,她来后,不停找市长,投资四百余万元,很快打了翻身仗。”“创建国家一级馆时投资六百多万元,这资金怎么来的?她不停找的!设计装修,包括所有的布展,她亲力亲为,当场打电话决策实施,很多都应是我们年轻人干的活儿啊。”“和她去开会的路上,她说的全是工作上的事,但毕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有时说到前面后面就忘了。这是累的啊!”
  
  做自尊自强的女性
  接受我采访的间隙,耿局长爱说的一句话是:“作为女性,干事业不容易,一定要珍惜机会。”“要自尊、自强、不卑不亢,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我在武汉市公安局内保处时,组织上把我抽出到基层派出所和分局帮忙工作。江汉分局的女局长叫姚干,她是公安系统的劳模,也是一位破案标兵。敬业精神强,作风大胆泼辣,与人为善,对我影响很大。还有一位姓万的同志,不管对领导还是同志,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大胆给领导提合理化建议,为人诚恳。”耿局长说,“洛阳市委前任书记连维良,现在的郑州市委书记,他在大会小会上常讲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很经典,对我影响很大,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投机取巧做不好。”
  “老父亲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在部队卫生部门干了一辈子,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为人谦虚,没有官架子,一切服从组织安排,从不提要求。他曾经说了一句话:‘不管是你的上级、同级还是下级,对你说的话都是对你的信任,不管以后你们关系如何,都不能把这些话抖搂出去,这是个道德品质问题。’”
  “我很年轻就任西工区副区长,猜忌、说风凉话、不信任我能干好的都有,我全都当成努力工作的动力。”
  “我从妇联到档案局,这都是女性较多的地方。分两种,事业型的,不用扬鞭自奋蹄。家庭型的,考虑家庭多些,考虑工作少些,要因人制宜、合理引导。”
  “中国是封建社会演变过来的,家庭男主外,女主内。不管女同志干到科级还是县级,要想法协调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要把和丈夫的关系处理好,要多表扬人家,成功也有人家付出的一半;二是要多干家务,不能在家也是领导样儿,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陈慕华来洛阳很多次,回家时也是自己拎篮子买菜做饭。我很幸运,把孩子托付给老人,从一岁半一直到上幼儿园,也适当减轻了丈夫的负担。但一旦出现工作和家庭的矛盾,必须以事业为重。爱人曾因心脏病住院,时间很长,住院期间我要到外地参加会议,会议很重要,我毅然去了。当然,也要给爱人讲清楚做好工作,取得他的谅解和理解。”
  耿局长讲了个趣事,她当副区长时,有人给爱人开玩笑说他当上“院长”了,爱人听后很不高兴,因他是军医,耿局长说,医院院长当然好了,爱人生气地说:“人家说的是幼儿园园长。”
  “为了我的事业,爱人确实做出了牺牲,一回家里,我尽量多干家务,多给爱人分担些。在郑州上省委党校时,我每周坐火车回来一次,做饭洗衣服,将一周所需的挂面买好,衣服找好。”耿局长有些动情,“干着喜爱的事业,又有个温暖的家庭,我很幸福!”
  快结束采访时,为落实国家扶助中西部贫困县建档案馆的资金情况,中午,该县县长设了饭局。在桌上,她给县长连续敬了两杯酒,并为该县档案馆副馆长落实待遇求情:“这位同志一直兢兢业业,二线后还每天坚持工作,希望县长能将此事解决为盼。”并一饮而尽,其实,她真的不胜酒力,到省局都是领导们的重点保护对象。
  今年就要到退二线年龄的耿庆莲局长,心里想着工作,想着同志们,唯独没有想着自己。
  向耿局长致敬!祝她健康幸福快乐!
  
  (摘自《档案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