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经济及其在澳门的发展优势

2011-01-01 00:00:00李嘉曾
澳门月刊 2011年2期


  2010年的中国曾经发生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大事,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即為其中之一。上海世博会尘埃落定,但世博会的影响却日益彰显。上海和国内外许多地方都开始探索世博经验在“后世博”时期的应用推广价值。由澳门的特殊区情所决定,世博经验尤其意义深远,不仅具有很大的适用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当代世博经济的本质特徵
  
  上海世博会的实践证明,“高端”、“前卫”、“多元”、“集成”和“创新”是以当代世界博览会为代表的超大型会展的重要特徵与成功经验,由此创生的新型会展旅游产业名曰“世博型经济”,或者直接称之为“世博经济”。
  “高端”是指世博经济需要高层运作,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世界博览会的申办、筹备、参展和运营都具有强烈的国家色彩,体现了会展旅游的最高层次,因而也就具有最高的代表性。上海世博会的组织委员会由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掛帅,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俞正声任第一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市长、贸促会会长等数十位高官任副主任委员和委员,足见其权威性之强。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国务院总理温家寳出席闭幕式及2010年上海世博高峰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世界各国、各地区均以官方身份到上海参展世博,至於出席开幕式、闭幕式或国家舘日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更是大有人在。世博会与世博经济的高端性是不容置疑的。
  “前卫”是指世博经济的内涵与时俱进,体现并引领时代发展潮流。世博会绝对是时代宠儿,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就展示了新兴的工业革命给这个古老国家带来的崭新面貌;159年以后的上海世博会更展示了人类的最新科技成就,包括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态节能建筑等,确实使人们体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意义。“绿色、环保、低碳”更是体现科学发展新理念的崭新主题。在上海世博园区,工业文明时期留存下来的象徵—— 一座高达165米的大烟窗被改造成气象信号塔,其用意可想而知;为了突出低碳,园区内装置了总装机容量逹4.6亿兆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还配备了1千餘辆新能源汽车,各国展馆的低碳节能措施亦比比皆是。上海世博会的现状為观眾了解时代、顺应形势、展望未来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有利的条件,也充分反映了世博经济的前卫性。
  “多元”是指世博经济汇聚众多因素,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上海世博会共有246个官方参展单位,包括190个国家和56个国际组织;在184天的展出期间,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