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外情感之哲学思考与现实意义

2010-12-31 00:00:00李文红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0年10期


  摘要:电影《致命吸引力》通过对社会生活中典型事例的表现,以艺术形象的形式,平铺直叙地还原现实本来的样式,讲述了婚外情感的危险与纠缠,反映了婚姻、情感问题的实质。在婚外情感成为离婚首要原因的今天,对于婚姻、情感问题的思考与处理,维护与促进家庭社会和谐具有非常深刻的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婚外性;情感纠缠;失控;价值理性
  
  恩格斯说:“诚然,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生活本身所产生的,可是它一旦出来,就会获得巨大的意义,它把人们联合起来,组织起来,并且在产生它的社会生活上打下自己的烙印——思想在历史运动中有巨大的意义”。《致命吸引力》有其深刻的思想性与历史现实性,留给人们的思考是深刻的。
  一、邂逅激情
  《致命吸引力》中的男主角丹尼:英俊才气、洒脱趣味、骄傲魅力;丹尼的妻子贝丝:娴静淡雅,身上流淌着一种清水芙蓉,天然雕饰的自然之美,有一种情韵风妩的浓浓的雅致的女人味。他们有一个五岁的可爱的女儿艾伦,一家人幸福而快乐地生活着。剧中的女主角艾丽克丝:激情火辣、狂放大胆、充满诱惑的味道。当丹尼与艾丽克丝酒会第一次相遇,那彼此相撞的眼神,不可抗拒地难能遏制的吸引力就注定了彼此的致命。蠢蠢欲动的欲望之念正是悲剧的开始。轻松而亲切的周末餐厅交流,彼此的试探与挑逗,那极具杀伤力的深邃眼神,笑容媚惑,满脸狐娆,不得不说是一种吸引。随着交谈与试探的层层递进,两个人都把自己也把对方放在了相对当事人的位置上,从时空的维度来说,此时,故事或者延续或者中止,男女主角都还保有退转抽身的时机与掌控,毕竟他们还没有跨出具有实质性的一步!他们谈到了成人,认为两个孤单成年人之间的故事合乎逻辑也正常且能善后。源于感性直观的外在吸引,到性的试探,他们认为自己是理智的人。故事一步步演向深入,致命的吸引力牵引裹挟着两人一步步滑入激情的沉迷。欲望如喷薄的火山,理智似脱缰的野马,他们各自放纵了自己。自我感觉层面上的当下快乐驱逐了责任与忠诚,流放了背叛。《致命吸引力》通过艾丽克丝与丹尼大量的言辞激烈的语言对话,一系列的事端纠扰反映了婚外情感的失控与危险,隐喻了其不可逆转的悲剧与致命性。当丹尼离开后,艾丽克丝的情感状态与欲望要求愈加强烈与渴望。她一再坚持要丹尼来,一个率性强制却寂寞的女人。她想要丹尼说婚姻不幸福,还想与她在一起。而丹尼的回答是“我认为你很好,可是我已经结婚了,我又能有什么办法”?“人们往往不是根据超自然的原因来解释事物,而是根据事物在环境中的地位和功能来解释它们”,婚姻不是忠诚的原因,结婚倒成为应该没有背负的理由,典型的实用主义与逻辑的混乱。艾丽克丝用撕扯硬拽甚至自残来阻挡丹尼的离去,情感上一步步逼紧了丹尼,也纠结、伤害了自身。理智退化为控制与占有的欲念,游戏的乐趣消亡为零。至此,两人之间的情感把握已经失控。丹尼的性行为与性观念都是轻率的,他的性与情是分离的。而艾丽克丝的性行为与性观念包括情感却是真挚而执拗的。她是一个具有强烈偏执欲的暴烈自私强制的女人,当然她自己却并不认为。认识的分离必然导致事态的失控与无奈。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现实与精神,当下与理想,如何相容与相契?“丰富的想象,美感只是内心的表现形式,被欣赏的东西永远是我们表现出来的属于自己的直觉而已”
  二、纠缠与失控
  一次偶然,孵化了不幸的卵,典型的性与情的分离的游戏,爱的背叛却孕育了“爱的结晶”,艾丽克丝想要这个孩子,她想要丹尼做孩子的父亲。双方从性的简单生理本能的体验到性具有与人,与社会,与道德,与责任相关的背负的认识,他们完成了各自对于婚外情感的“理性认识”的探讨—责任与担负。丹尼作为一个已婚男人,他不想离婚自然而然地他想到了堕胎。艾丽克丝想要抓住这个做母亲的机会,想要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从母性的角度来说,不是没有情理与可行性,可惜的是偏激固执、自以为是、一厢情愿的依赖性让艾丽克丝把孩子作为了要挟丹尼必须离婚的理由,孩子成为她报复丹尼的工具。“理性,包含在思中,当人们想思时,由于所欲太多,反而所思甚少”。艾丽克丝疯狂的电话追踪,尤其以租房的名义大摇大摆地公然介入尼克的家庭,与贝丝的接触激起了尼克的愤怒“我知道你有何打算,你最好现在就住手”艾丽克丝“我会要事情一直继续下去,直到你肯面对自己的责任的那天为止!我想要我们的孩子,我只想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我只想有点小小的尊严。求求你别走!我要告诉你的妻子!打个电话就可以!尼克:“你要敢这么做,我杀了你”!从人的生命价值方面来看“:“价值理性是人自身发展的主体尺度,它涵括生存意义覆盖下的道德价值、理想价值、情感价值等,具有明确的目的合理性与终极关怀性。因此,价值理性在本质上是人的生命理性,它体现着主体意识的自由本质——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她不够格,更不懂品。人的自主性是建立在自尊自强自信自立基础上的崇尚与坚持真善美的品质与追求,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不会为自己的利益去做驾驭他人的事,不会以自己的的意志去束缚任何人。不幸哀也,不争怒也!他们永远达不成一个共通的点—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审美各要素完美统一,平衡与和谐的点。丹尼希望尽快结束这种备受折磨的日子,可他却只能眼睁睁地静等灾难的来临—忠诚的流放的咎由自取,背叛的代价。失控的理智必须由清醒的理性来阻挡,他告诉了妻子。无辜的伤害与背叛,妻子的伤、痛、辱,无以诉解,难能诉解,哀伤悲凉,冷漠沉寂笼罩着整个家庭与心胸。丹尼搬了出去。他以为一切都结束了,他以为就此可以终止艾丽克丝的胁迫与折磨。
  一波未平,一浪又翻,事端再一次陷入失控与惊险之中,正轨的匡正原来如此艰难。艾丽克丝到学校偷偷带走了艾伦,贝丝焦灼担忧疯狂地寻找女儿,匆忙慌乱惊恐之中妻子出车祸而医院抢救。他赶到了医院,妻子俏然的孤单,深沉的寂静,无法撼摇的衰弱与创伤,击碎了他的内心。妻子浅浅的微弱的笑容与不自觉的抽搐要他等待判决的忐忑不安的心灵获得了暂时的救赎与释放:他懊悔自己的错误;他不想使她们受到伤害的;他委屈自己的不得归家;他不能控制事态发展的无奈;他心疼妻子的伤痛;他祈求妻子的宽恕与重新接纳。妻子伸开的手,要他一下子象一个迷途盼归的孩子,百感交集,齐聚心头,他再也支撑不住了,他一下子抓扑在妻子的手上嚎啕痛哭。一失足成千古恨,始作俑者终自缚,恰恰是他自己伤害了自己的亲爱的人—不忠与背叛。艾丽克丝潜入了他的家中,为了自卫,救护丹尼,贝丝不得已开枪打死了艾丽克丝。
  三、价值与理性
  《致命吸引力》沿着吸引力的诱惑,吸引力的放纵,吸引力的纠缠与无奈无力最终导致缘于吸引力而致命这样一条线索,演绎了诱惑—放纵—失控—纠缠—悲剧这样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案例,给人深刻的叹息与思索。
  一切都结束了,画面中家庭恢复了往昔的习惯与安宁,女儿依然那么可爱聪明;妻子还是那么美丽娴静柔媚;丈夫也依然才气着骄傲着,一家人依旧幸福地依偎在一起,甜甜地笑着,可完整的家还能完美吗?牵手幸福,人们应该约束什么,克制什么?追求什么?什么是幸福?人们又可以、能够掌控了什么?天行有常,因果相袭。“婚姻最主要的最优先的就是它的法定关系”,婚姻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属性,婚姻中的夫妻双方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性爱的排他性、专一性要求夫妻任何一方都不得与配偶之外的其他异性发生性关系,婚外情婚外性带给人们的精神创伤是巨大而深远的。诱惑—放纵—纠缠—失控—悲剧,这就是婚外情感的宿命,“悲剧的意义就在于,使人们挣脱个人意志的束缚而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去审视人们的痛苦,于是便具备了审美价值的精神”。 两个人的婚姻实在容不下第三个人的插足。《致命吸引力》对于人们关于婚外情感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处理家庭道德与伦理问题,维护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非常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特定的时刻,每个人的行为都是自己的选择,“唯有忠诚才能让爱情之花常开不败,唯有理智才能让受伤的心不再受伤,唯有法律才能让权利真正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存在与时间》,作者: 马丁·海德格尔;译者: 陈嘉映、 王庆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第二性》,作者: 西蒙娜·德·波伏娃;译者: 陶铁柱,中国书籍出版社。
  [3]《海德格尔的智慧》,作者:刘烨,王劲玉,编译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8-1。
  [4]《启蒙的价值目标与人类解放》,胡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