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真意切 淡语婉曲

2010-12-31 00:00:00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0年10期


  晏几道,字书原,号小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杰出的词人,和其父晏殊并称“二晏”,著有《小山词》。当同时期的苏轼、黄庭坚等词人沿着拓展词境的方向发展的时候,耿介孤傲的晏几道则仍按照晏殊所承传的“花间”传统,固守着小令的阵地,写那些令人回肠荡气的男女悲欢离合之情。正如叶嘉莹所说“他的词在词的发展中是一个回转的旋涡”。但晏几道的词并非“花间”境界的重复,而是创造了新的境界。有人评论他的词深得宋词“真”、“艳”、“婉”、“美”之妙,情真意切、淡语婉曲,是晏几道词的主要特色。
  晏几道以他与友人沈廉叔、陈君龙家的莲、萍、鸿、云四位歌女为明确而具体的思恋对象,对爱情生死不渝的痴心追求,构成了他恋情词的主要特色。他与小萍一见钟情,于是在“花前”“共说深深愿”(《蝶恋花》),在月下,“携手”“窗前路”(《菩萨》));无奈“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分离时:“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生”;分离后,“衣上酒痕诗里,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空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哀叹出无法排遣的愁怨;久别重逢后 “今宵剩把银虹照,犹恐相逢在梦中”;当朋友辜负了他,他仍把信赖、同情和谅解,熔铸在柔肠寸断的词中“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者番同”,这种毫无怨恨的强烈思念是怎样的一种“痴”情啊。
  晏几道善于选取生活中最富于表现力的动人细节,深婉曲折地抒写自己的情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蝶恋花》),在这里,晏几道将红烛拟化为善解人意的女郎,选取了在寒夜里枉自多情垂泪的细节。“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鹧鸪天》)。今夜里把银灯照了又照,还是担心这相逢是梦中。那份溢满心头无言自明的期盼、那份让人不敢确信的久别重逢的喜悦昭然若揭。
  通过梦境、酒醉等等抒写怀人的凄清,梦醒的惆怅,身世飘零的悲戚,永失情爱的伤痛,也是晏几道词的常用手法。如:“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蝶恋花》)。“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临江仙》)。“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阮郎归》)。据有心人统计,晏几道260首小山词,关于梦的词有60余首,酒字出现55次,醉字出现48次。梦醉里相依,酒醒时相离,这份迷离惝恍的情,极易唤起人们的审美联想与情感共鸣。
  晏几道还通过遥想的方式,选取凄迷动人的景物来烘托悲凉哀怨之情。“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采桑子》),那寄寓了古人太多离情别绪的杨柳,已是屡换装颜,无奈红尘中的倦客却不能回,只得长想着妆楼中流着粉泪的佳人,心思凄迷,无限哀婉。“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木兰花》)无情的春风,萎谢满地的娇艳花儿,掩不住春残花落愁绪的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