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美的形态及其审美意义

2010-12-31 00:00:00刘天壤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0年10期


  摘要: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对于后来的诗歌发展、乃至整个文学的发展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美学的角度分析《诗经》客观存在的美的形态,即优美、崇高、悲剧和喜剧;在此基础上,从审美客体、审美内容和审美价值等方面进一步探析《诗经》的美的形态所具有的美学上的启蒙意义。
  关键词:美的形态;优美;崇高;悲剧;喜剧;审美意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这三百余首诗歌,不仅生动地描述了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概貌,而且也多角度、多层面地呈现了美的现象和形态,蕴含了非常丰富的美学思想。本文试图从审美范畴的角度剖析《诗经》中的美的形态,并揭示其美学意义。
  一、《诗经》中的美的形态
  所谓“美的形态”,又称审美范畴,是指从不同角度揭示美和审美本质、用以概括审美对象各种审美属性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优美、崇高、悲剧和喜剧等。这些美的形态普遍体现在《诗经》的大部分作品中。
  (一)优美
  优美,即优雅的美、柔性的美、偏于静态的美。其特点是: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状态;其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和谐、协调、均衡、统一、安静与秀雅,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在《诗经》中,这种优雅和谐之美集中体现在对美人、美事、美景的描写。
  《诗经》中对美人的描写达三十余处,如《召南.野有死麕》中描写“有女如玉”,使人由少女美貌温柔联想到美玉的洁白温润。《诗经》中描写美人最具有代HEyfb3nemn1NznBjVnpc6A==表性的是《卫风.硕人》,堪称是“千古绝唱颂美人”。如描写硕人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首诗的前五小句从手指、肌肤、脖颈、牙齿、额头、眉毛一系列细节,盛赞庄姜的美丽绝伦,从静态上进行工笔细描;后两句抓住其动态的表情,笑容的妩媚动人、眼神的顾盼生姿,这一粗笔勾勒式的动态描写,又把这幅美人图变得生动鲜活。这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典型的自然美,也是优美的典型范式。
  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