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生态女性角度比较《飘》和《苔丝》中的女主人公斯嘉丽和苔丝。通过分析苔丝和斯嘉丽的不同命运,揭示了男权制等级二元论,阶级观念和统治观念对女性世界观和人身观的影响。本文旨在呼吁广大女性反抗男权社会的统治和压迫,建立和谐的生态家园。
关键词:生态女性;自然;命运
近年来,随着生态问题研究的不断推广和深入,生态女权文学批评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生态女性批评理论重读经典作品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新动向。本文试以生态女权主义比较《飘》中的主人公斯嘉丽和《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主人公苔丝,揭示19世纪的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和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和自然资源遭受男权压迫的命运。
生态女权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以其独特的女性主义立场和女性性别视角对女性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生态女权主义者认为西方化中在贬低自然和贬低女人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和政治的关系。女性通过身体功能与自然接近,因此女性与自然的这种联系应当得到张扬。自然和女性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女性的价值并非只相对于男性才具有。美国生态女权主义者面对男性与女性的一元对立,大力宣扬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是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所在。
本文以《飘》和《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的各自命运作对比,对生态女性主义作一点阐释。
19 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从肉体到心灵都受到当时的道德标准宗教观念的迫害。苔丝是英国社会自以为是、顽固不化的道德标准的受害者的代表。《德伯家的苔丝》一书成为维多利亚时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是因为它对资本主义社会虚伪道德的大胆揭露。
哈代笔下的苔丝是和自然有着密切关联。苔丝的是自然的女儿。长于乡间的苔丝拥有大自然赋予她自然、朴实、纯洁的外貌和心灵。苔丝第一次在小说中出现穿着象征纯洁的白色长裙。“她是一个娟秀俊俏的姑娘——同有些别的姑娘比起来,也许不是更俊俏——但是她那生动的艳若牡丹的嘴,加上一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为她的容貌和形象增添了动人之处。”她的纯朴,清新的容颜却遭遇了凄婉,毁灭性的命运。
苔丝的命运之路实际上是她反抗男权社会压迫的抗争之路。苔丝出生于佃农家庭,在乡下只接受了非正规的教育。女性接受教育的程度必然影响着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贫困的家庭逼迫她一次又一次地放弃自己的原则。母亲一心希望她能嫁给有钱人。一个女孩能否嫁给有钱人成为当时社会衡量婚姻质量的标准。
苔丝是一个美丽、单纯、勤劳的农村姑娘。天性的善良和涉世未深使其容易上当受骗,被虚伪的资产阶级利用,又长期遭到当时的社会习俗和道德标准的压迫,最终被不公平的社会法律处决。她对丈夫的安琪的绝对服从和甘愿为他奉献的精神是她自己的性格弱点,也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像长大的女孩共同拥有的命运。亚雷和安琪对她肉体和精神的摧残最终导致了亚雷的被杀和她的被处决。在这个意义上,她是被由亚雷和安琪所代表的社会道德逼到了绝路上。一方面,苔丝的命运是个人因素造成的,因为她碰巧太纯洁、太天真、太顺从,而又太贫穷,还因为她碰巧遇到了自私,虚伪的两个男人。安琪和亚雷以不同的方式毁灭了苔丝。另一方面,她的命运又是社会因素的照成的。社会道德标准按照男性的要求设定。苔丝是受害者反而成分罪恶的源头,遭到周围人的鄙视。这可能是苔丝个人的命运。这也可能是所有处于贫困边缘的的农村女性受压迫的共同命运。家庭背景使苔丝形成了一种认命,委曲求全的性格。当厄运降临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去自己改变命运。她抱怨命运的不公,自卑心理是她认为自己是有罪的。
苔丝的爱情处于一种被动和从属地位,甚至失去了自尊。她认为安琪就是他的一切。安琪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这种爱情从一开始建立就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她在爱情以及婚姻中完全失去自我价值。所以安琪抛弃苔丝后,苔丝觉得自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爱依附在别人身上是最不牢靠的。在男权社会统治下的女性与自然,没有选择自我生存方式的机会。小说通过苔丝与大自然的融合使其强大自身得以向男权制社会挑战。苔丝用一种激进的方式做出了反抗,同时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飘》是一部以19世纪以南北战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飘》的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文学形象给全世界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曾经有文章评论斯嘉丽是美国女孩的典型代表。
斯嘉丽是美国南部琼斯波罗附近塔拉庄园奥哈拉家族的长女,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 岁的斯嘉丽优雅迷人。这得益与无私的母亲和保姆的管教。但是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教育是保守和传统的。社会大环境要求她按照男性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女性的言谈举止要有淑女的样子,宴会上不能大吃东西。斯嘉丽表面上服从母亲的教导,实际上她的小手总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具有爱尔兰血统的父亲遗传给她倔强的性格。从小斯嘉丽就争强好胜,独立,有主见。 对待自己的爱情,斯嘉丽敢于追求真爱,勇敢的向心上人表白,甚至还有与其私奔的念头。在斯嘉丽的三次婚姻中,她都具有独立的个性,和男性保持一种平等,甚至有时有些强势的态度。她从不因爱向任何人屈服。即使在男人给予了她所要的一切,满足了她对物质的强烈欲望之后,她也没有完全失去自我,依附男人而生活。在爱情的获得中表现出独立精神和挑战性。对她的本性来说,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能激起她征服的欲望。这一点表现出斯嘉丽的生态女性主义立场。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和自然有着本质上密不可分的联系,有着无数个相同点。男性在统治自然的同时也在统治女性。征服了生态环境,也就征服了女性。斯嘉丽在事业上的表现推翻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理论。她在塔拉庄园被烧毁以后,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放下小姐的身份到田间劳作。在经营据木场的生意时,她狡黠,具有经商的头脑。为了重建塔拉庄园,她绞尽脑汁赚钱,带有欺骗性的嫁给妹妹的情人弗兰克。在农业和工业方面斯嘉丽表现出超出男性的智慧,毅力和勇气。相比之下,斯嘉丽所爱的阿什礼在生存能力方面远不及斯嘉丽。从斯嘉丽对待爱情和事业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自强,自信,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的人。她追求自己喜欢的人和物,对于内心的需要从不隐藏,至于周围人如何议论和看待她的行为更是无关紧要。在第一任丈夫查尔斯死后,身着孝服的斯嘉丽隐藏不住对快乐生活的向往和瑞特在舞会上翩翩起舞。为了赚钱经常抛头露面的斯嘉丽惹来邻里们的无数非议。但斯嘉丽依旧我行我素。
同为19 世纪的两部作品《飘》和《德伯家的苔丝》分别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生态女权主义思想。两部书中作者都把人物和自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她们的不同遭遇分别向人们展示了各自对抗不公平命运的态度和决心。斯嘉丽是个性张扬,理想的生态女权主义代表者。苔丝则是从反面抨击了男权制社会,苔丝的死亡是对男权制社会的反抗和控诉,也表达了作者心中呼唤男女平等的思想。
结论
女性和自然一样需要保护,但同时也需要尊重。女性在掌控自身命运的同时,要积极争取婚姻的美好和事业的成功。女性和男性生来就是平等的,都在为社会创造价值。女性应该不断发展女性自我意识,追求一个两性完全平等的世界。苔丝的死是悲壮的,无辜的。它提醒所有女性要有勇气和信心面对命运的不公,像斯嘉丽一样独立,坚强,期待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英]托马斯·哈代.苔丝[M}. 吴笛译.杭州: 浙江文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