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倒计时牌赫然挂在墙上,红底白字,每天刷新,像个催命鬼。这个时候,老师在不在就都一样了,平时淘气捣蛋的也抓救命稻草一样,向每分每秒要分数,以换取一个更加轻松自由的假期。
我低着头,老僧入定般默念50篇必背古文。前边传来熟悉的嗒嗒声,不用抬头就知道,冯迪又在“短信”中。
冯迪的手可不是一般的手。上课时,右手握笔,像个安静的女娃子,规规矩矩放在课桌上听课;左手持机,像匹四蹄撒开的野马,与那边的人或言语传情或短兵相接。左手实右手虚,左手主右手宾,好一个配合默契天衣无缝。同学们都说他一心能二用,情商了得。他说马马虎虎,一副很自谦的样子。
我踹了一下他的凳子。坐了近一年的前后座,挺铁的,我知道他不会生气。他莫名其妙地转过头,直勾勾地看着我。“都什么时候了?学习!”他冲我一伸舌头,咧嘴一笑,收线读书。
唉,诚实点说,他的微笑又让我的心颤了几下。虽然每天都面对他一成不变的“老脸”,但我还是不由得感叹:他真的很帅!
高挑,挺拔,小麦色的脸颊,挺直的鼻梁,棱角鲜明的嘴巴,有福气的大耳朵。虽然架着一副呆气十足的黑框眼镜,也挡不住扑面而来的帅气,惹得身边蜂飞蝶舞,一片嗡嗡嗡。而他又不想伤害任何一个,常常左右为难。每每提到这,他总是很委屈地抱怨:帅又不是我的错。
大家刚开始叫他“迪哥”。迪哥虽没有韩剧里那样出入保镖、专车接送的范儿,但在我们这个小圈子里已经很上档次,算得上富二代。这个富二代够哥们儿,讲义气,眼下虽还没有两肋插刀的英勇表现,不过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比如N次动用他家的豪华大奔接送我们走东闯西。于是“迪哥”慢慢降格成了“的哥”。他笑眯眯地答应着,心甘情愿地服务。
的哥是个幽默的人,经常给我们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笑声,有时甚至会笑到肚子痛,笑到流眼泪。一次心理课,老师让大家回想一下17年中最令我们骄傲或难过的事情,然后每组选一名到前面与大家分享。的哥被推了上去。他清了清嗓子,笑了一下,说:“我是一个早产儿……”话音未落,同学们“哄”的一声笑开了锅,老师连忙“平息动乱”。紧接着,的哥和我们分享了他在飞机上诞生的传奇经历。最后他铿锵有力地表示,诞生于万里高空的自己早就立下凌云之志,不日定能鲲鹏展翅翱翔九天。一阵热烈的掌声应声而起,的哥帅气地一打响指,回应了大家的鼓励。
话是这么说,真要付诸行动,的哥还有些执拗。得承认,的哥很聪明,不过除了数学,其他皆不太上心。其实学数学,也是慑于“小利老师”每天检查作业。
他数学很好,总是很热情地为我答疑释惑,乐此不疲,有时甚至主动问我需不需要帮忙。我婉言谢绝后总有一种温暖的感动。只是有时为他担心,竞争如此激烈,高考如此残酷,才子被埋没就会一文不值啊。
的哥疯起来是个顽皮小子。他大脑运转飞快,上课接起话来经常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号召力极强,经常组织班里贪玩的男同学一起包场玩“传奇”;他爱撩闲,当你在走廊里看到一个女生咬牙切齿疯跑时,往前看,一定会寻到的哥飞奔的身影……
的哥静下来可就不大一样了,像个文静小女子。有时钻研一道题,双唇紧抿不发一言,效率也很高;他的笔记相当工整,连我这样的女生都自愧弗如。问他怎么练的字,他伸出食指左右摇了摇,得意地说,从一个人的字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我“嘁”了一声不以为然。
最安静的时候当属失恋季节。的哥虽然有些多情,不过也有过一段很认真的恋情。分手后,他的QQ昵称改成了“秋日的眼泪”,据说他们在一个秋日相识,又在一个秋日别离。事实上,是同一年的初秋和深秋,虽然时间很短暂,但他说足以刻骨铭心一辈子。他在日记里写道:“年少的我们并不懂爱情,真正的爱情离我们还很遥远。”是啊,我想,我们真的太年轻了,还不够资格。
后来,我转到了另一个班,在走廊里看到的哥,他会很哥们儿地拍一下我的肩膀,那高八度的笑声,生动的表情,一如从前。
发稿/田俊 tian1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