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职业能力建构

2010-12-31 00:00:00
职业时空 2010年12期


  摘要:保证高校教育教学有序是教务管理的首要任务。教务管理人员是学校与院系、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是维系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枢纽,是稳定教学秩序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保障。通过对教务管理人员职业技能建构研究,力求在教务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培养等环节做到有的放矢。在职的教务管理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增强工作的实效性、艺术性、人文性。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职业内容;职业特点;职业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举,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务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管理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这向高校教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务管理人员要从职业操守、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努力完善自我。
  一、教务管理人员的职业内容
  在高等院校中,教务管理工作面广、量大。它主要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日常事务管理、学籍管理、教材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六个方面[1]。高效、及时、准确、周到地完成这些工作是对教务管理从业人员的基本职责要求。
  二、教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特点
  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的核心工作,它是学校、教师、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其工作涉及范围广、内容杂、环节多、责任重[2]。它的职业特点体现在:
  1.复杂的系统性
  教务管理人员承担了学院教务管理的全程工作。学生的学籍、成绩考核、毕业论文、教育实习(专业实习)、学位、毕业成绩的审核,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师课务安排等系统工作,要求在工作中必须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2.较强的原则性
  教务管理工作涉及教学计划管理、学生学籍、成绩、实习、毕业等管理工作,这些工作原则性强,不能有半点虚假和差错。
  3.灵活的协调性
  教务管理工作在坚持原则的同时,还要有灵活的协调性,课务安排、计划调整、学生实习等具体工作要体现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不能教条的特点。
  4.精密的准确性
  教务管理现在都已进入电脑操作系统,在计划制定、成绩输入、工作量计算等工作中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确保万无一失。
  5.快捷的时效性
  教务工作中许多工作时效性强,不允有半点拖拉现象存在,诸如学生成绩评定、录入、课务安排、通知等都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要求教务管理人员一定要有时间观念。
  6.周到的服务性
  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是管理与服务并重。在工作中更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性,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教师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
  7.严密的计划性
  教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原则性决定了它严密的计划性,教学计划、课务安排、实习、考核等许多工作都要提前计划、合理安排。
  8.时空的动态性
  教务管理工作时空跨度大,教学文件一届学生要跟踪四年,每年都有毕业生,每年都有新生,这样的时空动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动态管理。
  三、教务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架构
  高校教务管理人员担负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教学课表,管理学生学籍,制定教学管理制度,负责学生考试管理的工作[3]。要完成上述工作任务,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方面的条件:
  1.职业操守
  政治思想品德素质在教务管理工作中起着方向性作用。教务管理人员应系统地掌握国家有关的教育方针政策,掌握学校有关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教务管理人员应遵循的职业守则是:遵纪守法,保守秘密;实事求事,讲求时效;忠于职守,谦虚谨慎;团结协作,爱护财物;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服务热情,尊重他人;钻研业务,不断创新。
  2.职业知识
  教务管理人员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管理学知识,教育统计学知识。此外,还要掌握教务管理软件、数据库、网络及打印机、复印机等知识,以及教育教学法规、政策、学校的规章制度等。[4]
  3.职业能力
  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良好的协调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5]
  4.职业素养
  教务管理人员既要有热心、诚心、更要有耐心和细心。必须把服务作为基本的职能,要充分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树立自觉的服务意识。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必须做到行动统一,相互帮助,团结协作,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得失[6]。
  四、教务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培训
  教务管理人员要具备的职业操守、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一个硕士毕业生、本科毕业生也不完全具备这样的要求,这就需要对教务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和职中的培训。
  1.岗前培训
  对拟聘用的人员要进行系统的政治思想品德,国家的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教务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专业知识、现代化办公设备操作、维修等方面的培训。
  2.职中的培训
  对在职的教务管理人员同样要不断进行培训。岗前培训不可能解决工作中的所有问题,许多知识、问题要在工作中学习、探索、培训。由于教务管理工作同样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因此我们必须对在职的教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五、结语
  高校教务管理在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并有日益增强的趋势。这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在招聘、选拔、任用、培养等方面要紧扣教务管理人员职业要求,选好人,用好人,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鹏.对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考[J].行政管理,2010,(9).
  [2] 汪军.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0).
  [3] 李谅.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教育科学,2010,(4上)
  [4] 王丽芝,陈立明.构建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0,(2).
  [5] 王娜.浅谈高校教学秘书的作用与素质要求[J].内江科技,2009,(12).
  [6] 韦双颖,苏文强,朱毅,王砥.新时期高校教学秘书应具备的岗位意识[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