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落地窗帘都拉开了,阳光射进宽敞的客厅,身为白领的她坐在沙发上听音乐,管风琴的低音悄悄从脚底升起……同样悄悄的还有前来为她打扫的钟点工。
自从购买了150平方米的新居,她就开始请钟点工了。钟点工和她年纪差不多,四十来岁,农村人,有两个孩子正在读中学。钟点工有一份在某大商场做清洁工的活,月薪600元。再做些钟点工,每月大约能挣到1000元左右。
做完了按钟点付款。付款时,她与钟点工有如下对话:
昨天你好像应该是休息的?
是。
但昨天电话找你一天家里没人。
是的,昨天我在劳务市场站了一天,想找份工作。噢,告nChjHPZGnRYAs1l9st65iA==诉你,那商场我已经辞掉了。
为什么?
那个新来的主管太气人,明明不是我打碎的玻璃说是我打碎的,找我碴儿。我这人不怕吃苦就怕受气,大家都干活吃饭,凭什么呀。
那你找到新的工作没有?
没有。
那怎么办啊。两个孩子要读书。现在刚过完年,工作最不好找……
是嘛,劳务市场人山人海,看得我吓死。
听我劝一句好不好。
嗯。
回商场做着再说,一边留心找工作,我也帮你留心。找到了再辞。为吃饭嘛,受点气正常的,我们在外边做事,也要受气的。
当晚她对丈夫说起钟点工的事。丈夫说:你瞧着好了,她不会回商场去的,他们农村人,很硬的。
果然。
她自疚地想起自己对钟点工讲的最后一句话“受点气是正常的”。她想到钟点工能吃苦,却不能受气,不肯受气让她吃了一辈子的苦,吃了一辈子的苦却仍是不肯受气。她想自己肯定是比钟点工有成就,有涵养,有优越得多的物质生活,但与此同时,也学会了——有时颐指气使,有时忍气吞声。
于是她着急地四处打听,帮钟点工找活儿干,比自己的事还着急。
选自“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