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技术创新的政府激励方式研究

2010-12-31 00:00:00郝晓燕
北方经济 2010年16期


  摘要:政府对于技术创新有激励和导向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内蒙-k JE有的技术创新的政府激励方式,找出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完善本地区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政府激励技术创新现状
  
  近年来,我国为促进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在促进技术创新中起到了支持和导向作用。2006年2月,国务院制定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以下简称《配套政策》)。为落实《配套政策》,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70多项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已陆续发布,从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多方面激励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正在形成。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创新能力高,技术创新体系比较完善。内蒙古地处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缓慢,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差于东部发达省市,政府为激励企业技术创新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金融、产业政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该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但由于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没有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体系,因此,政府的激励效果还不明显。
  
  一、内蒙古现有的技术创新政府激励方式
  
  (一)财政政策
  1 支出政策:即政府采购政策。2008年1月,内蒙古财政厅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促进自主创新、节能环保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要严格执行优先采购自主创新、节能、节水和环保产品制度。另外。内蒙古一些盟市为促进技术创新也已制订了《自主创新产品认定体系》以及《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办法》。
  2 收入政策:即税收政策。内蒙古自1994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以来,到目前为止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为320家。其中,包头稀土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127家,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外高新技术企业193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有51家。在历年年审中对成长不好的44家不合格企业取消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税收优惠政策基本能落实。如鄂尔多斯市、赤峰市、呼和浩特市和包头稀土高新区,绝大多数企业可兑现优惠政策,特别是鄂尔多斯市“十五”期间,共为高新企业减免税1.29亿元,政策的落实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创建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
  
  
  (二)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1 目标层。为促进技术创新,贯彻落实好国家关于促进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的政策,内蒙古制定了一系列的科技规划。2006年12月,内蒙古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从政府科技投入、政府财政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管理机制、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环境建设等多方面制定了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科技强区纲要》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技术跨越战略的意见》等三个文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蒙古加快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体系,内蒙古将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机制,确保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增长幅度每年以高于年度财政收入增长幅度3%-5%的幅度增长。
  2 管理层。为实现规划目标,内蒙古颁布了各项政策法规,如《关于加速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加快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关于全区科研机构调整及人员分流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意见》。这些政策的出台为落实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提供了政策依据。
  3 操作层。为实现技术创新的目标颁布了各项条例及办法:《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内蒙古自治区技术市场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促进自主创新、节能环保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
  内蒙古为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关于印发自治区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若干规定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内蒙古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补充规定》、《内蒙古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自治区民营科技企业条例》等。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出有效地激励了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了全区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内蒙古技术创新政府激励方式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以来,全区技术创新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政府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起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科技财力投入逐年增加,但研发费用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较我国其他地区偏低,且各盟市科技财力投入不平衡,差距较大
  “十五”期间,R&D活动经费由2000年的33444万元提高到2007年的241982万元,增加了7倍之多;地方财政拨款由2000年的31932万元提高到2007年的92228万元,增加了将近3倍,但是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见表1)
  本区各盟市之间科技发展不平衡,R&D费用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的地区只有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其他盟市均在0.2%以下: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严重不均衡,经济欠发达的盟市的科技投入水平很低。(见表2)
  2005年,全区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2%: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总额占全国的0.46%,而同期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2.12%。科技投入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治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政府采购政策和税收政策发挥的作用不大,导向不明确
  对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力度不够,政策没有对企业自主创新研发提供有效的扶持。对自主创新的导向不明确。致使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不显著。
  
  (三)现行政策体系与支持自主创新的导向不协调
  内蒙古产业创新的体制机制还很不完善,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受到很大制约。现行的政策体系基本上以支持GDP增长为主,缺乏支持自主创新的明晰导向。政策体系结构不合理,在科技政策体系中,从技术创新需求角度拉动科技发展的政策少,创新需求政策单一,除政府采购政策外,尚无相关的通过税收手段鼓励消费者使用新产品的拉动政策。而采购的商品多限于较为低端的日常用品,没有体现出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倾斜。这与其他地区利用政府采购政策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形成鲜明对比。
  
  (四)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
  中介机构是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技术转让和扩散机构、咨询与评估机构、政策研究机构、风险投资公司和股票市场是创新服务体系中起桥梁和辅助作用的中介环节。内蒙古在这几个方面都很不完善,有些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扩散力量有待加强,咨询与评估机构为数甚少,向政府提供政策咨询的研究机构寥寥无几。
  
  (五)没有建立技术创新的人才体系
  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内蒙古经济欠发达,没有形成吸引优秀人才的有效条件和创新环境。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
  (二)优先采购政策
  对自主创新产品、节能环保产品优先采购,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纳入政府采购优先目录,并带动整个社会树立起自主创新意识。明确政府采购手段扶持技术创新的任务,并规定技术创新成果采购的品种和数量,重点扶持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三)税收政策
  一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二是运用加速折旧促进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三是政府对消费者进行税收优惠,对购买节能环保产品的消费者减免购置税。四是政府直接补贴居民购买自主创新产品和节能产品。
  (四)对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引导
  重点支持少数大企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开发,引导技术创新沿着政府鼓励的方向进行。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增强综合国力有重大影响的项目要加以支持。政府采购对某一创新项目的支持应具有连贯性,根据科技产品市场化的程度调整政府采购的支持力度。
  (五)积极完善各项技术创新的配套设施,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六)建立技术创新的人才体系
  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创新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优化创新环境,支持高校科研,不断吸引人才参与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政府要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运用多种政策手段激励自主创新,建立健全法规,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环境,从而不断提升本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婧婧,朱宝君,内蒙古技术创新能力分析,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2006(6).
  [2]张玉台,刘世锦,激励创新政策选择与案例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3]王铁山,冯宗宪,政府采购对自主产品创新的激励机制研究,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8).
  [4]储德银,鼓励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研究,技术经济,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