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培养

2010-12-31 00:00:00黄玲英
经济师 2010年9期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民营企业家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诚信守法,照章纳税,关爱员工,同时致富思源。积极四馈社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赞誉。但也必须看到,一些企业和企业家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逃避应尽的社会责任,违规违法、欺骗顾客、拖欠员工工资、污染环境等,违背了诚信经营的准则,违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民营企业家应该承担和履行哪些社会责任,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如何培养。这些问题为人关注、令人热议。文章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民营企业家 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注重引导 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281-02
  
  改革开放以采。中国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广大民营企业家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诚信守法。照章纳税,关爱员工,同时致富思源,积极回馈社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赞誉。但也必须看到,一些企业和企业家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逃避应尽的社会责任。违规违法、欺骗顾客、拖欠员工工资、污染环境等。违背了诚信经营的准则,违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民营企业的首脑、灵魂和核心的企业家应该承担和履行哪些社会责任呢?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如何培养呢?
  
  一、民营企业索的社会责任
  
  民营企业家在新时期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的问题,直到目前,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对此也较为关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企业社会责任意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企业组织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的期望,即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等等。所谓经济责任是说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机构,企业应该是一个以生产或提供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为目标,并以公平的价格进行销售的机构。法律责任是指社会制定一些基本规则一法律,希望企业在法律的框架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但法律涵盖不了社会对企业的所有期望行为。法律应付不了企业可能面对的所有新情况和新问题。伦理责任包括那些为社会成员所期望或禁止的、尚未形成法律条文的活动和做法。消费者、员工、股东和社区认为公平、正义的。同时也能尊重或保护利益相关者道德权利的。所有规范、标准、期望都是伦理责任所包括的。企业自愿的慈善活动或行为被视为责任是因为其反映了公众对企业的新期望。这样的活动包括企业捐款、赠送产品和服务、义务工作、与当地政府和其他组织的合作。以及企业及其员工自愿参与社区或其他利益相关者活动。
  笔者理解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中国民营经济的企业家在他们的发展初期,多数都是农民、手工业者,他们“走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在技荆斩棘的艰苦创业中,开拓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民众就业的主渠道和自主创新的生力军。30多年来,民营企业创造了极大的社会财富,为中国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二是参与扶贫事业。民营企业家更多地关注社会进步发展并踊跃投身于智力支边、温暖工程和光彩事业,这些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以项目扶贫、开发扶贫和技术扶贫等不同方式帮助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在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三是参与社区公益事业。民营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还要大力推进社区服务和文化宣传等公益活动的开展。协调组织社区资助,提倡社区义务劳动,加强社区环保,为社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努力做到立足一地、造福一方。四是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密切关注社会困难群体并通过捐款捐物、兴资办学等多种形式为困难群众提供物质援助,是民营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回报社会的又一重要途径。这样,可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使更多的人感受到来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放眼全局,立足当前,应该说,众多民营企业家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做的是好的或比较好的,有的甚至走在了国有企业的前面、为其他所有制企业做出了表率。
  但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少数民营企业家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诚信缺失。这一问题集中反映在个国民营企业家及其企业与内部或外部利益相关的社会群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对立上。二是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表现为部分民营企业家_只关注企业利润,不关心在员工工伤医疗、劳动保险等方面应该承担的相关责任。此外。少数民营企业家还利用国家政策和法规的漏洞,尽可能减少社会性支出,时常导致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恶性事故、环境污染等现象发生。三是观念狭隘。由于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一般是家族制企业,受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较深。造成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淡薄,因而在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不够主动的情况比较突出。
  
  二、民蕾企业采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加强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表现对企业自身成长也有着重要影响。基于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特定历史背景和民营企业家成长的特殊社会环境,加强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如同声誉建设和品牌建设一样,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是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不会自发产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引导和培养才能形成。
  1.加强教育,注重引导。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家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民营企业家内部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在少教人中还存在着某些缺点、错误、甚至严重的不法行为。如偷税漏税、制假贩假、克扣员工工资、腐蚀领导干部、败坏社会风气等。还有少部分人对我国的发展道路存在着模糊、甚至错误认识。所以,对民营企业家加强教育、注重引导。很有现实意义。为此,第一,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坚定信念、武装头脑,鼓励和引导他们争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第二,要加强党和国家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主题活动,深刻认识和体会自身发展进步的时代背景和政策源采。第三,要加强以爱圆、敬业、诚信、守法、贡献为内容的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推动他们自觉履行义利兼顾、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
  2.树立典型。强化宣传。树立典型、加强宣传是坚持和贯彻“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和强化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树立典型、加强宣传就是要坚持在多元中树导向,在群体中立旗帜,在前进中添动力:就是要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经营业绩好、管理能力强、社会贡献大和诚实守信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加强宣传报道,及时向社会宣传他们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增强社会对民营企业家的认同感和民营企业家自身的光荣感;就是要通过典型引导和舆论倡导。创造比优争先的良好社套氛围,引导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引导民营企业家更多更好地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对各类民营企业家艰苦创业、奉献社会的先进典型进行持续报道,也会对增强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发挥重要作用。
  3.创新载体,鼓励参与。民营企业是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起步并成长起来的,党和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了许多指导和支持。大多数民营企业家对此都有深刺的体套和感受。所以。他们往往怀着感恩情结,在不断推进自身企业发展的同时,渴望报效祖田、回报社会。这就需要政府和社套根据现实发展,共同努力。积极创新载体。搭建平台。鼓励和保护民营企业家参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热情和行动。目前,政府和各界共同创造了光彩事业、扶贫开发、捐资助学、慈善捐助等多种载体和平台。为民营企业家回馈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途径和条件。
  许多民营企业家慷慨解囊,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珍重、对社会的关爱。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甘愿一掷千万元、上亿元,更是很好的诠释和佐证。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些原有的载体和平台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需要。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创新。这样才能为民营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开辟更多更便捷的渠道。
  4.以改革的精神,主动面对挑战。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国际上关于社会责任的评价流行SA8000。$A8000对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一个新挑战。1997年,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组织发起并联合欧美跨国公司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了SA8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它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要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sA8000标准适用于世界各地、各个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其依据与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一样。是一套可被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的国际标准。
  目前我国企业对SAS000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对这个标准的认识也非常片面。比较主流的看法认为。sA8000虽然客观上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趋势。但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新的非贸易壁垒。其实,这种认识是肤浅的。应当说。sA8000是基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原则而制定的。代表了国际社会对企业家社会责任问题的重视,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企业家作用在认识上的进步。SAS000的一些标准。实际上也是企业经营行为上的一些基本社会责任标准。和乐清企业家的实践活动在内涵上不仅没有冲突,而且还提供了更具可操作性、科学的、量化的标准。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和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排斥sA8000认证,而应该积极应对和参与。当然,由于我国企业家社会责任问题上的特殊性,在融入SAS000的同时,必须结合国情、市情,对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进一步加以完善,使之更加科学、系统和更具可操作性。
  5.以人为本。强化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是否确立。是民营企业经营者从老板到企业家转型的重要标志,从民营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看。在扶贫济困、参政议政、诚信经营等企业外部责任方面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但在职业安全、劳资关系、资源节约等内部环境的改善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这也正是企业社会责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最重要的体现。因此,作为民营企业家,应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深入理解并践行互惠互利、义利兼容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更深层次地认识财富与责任的关系。要高度重视企业内部责任的履行,推动企业内部管理环境的改善,把企业家的社套责任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