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2010-12-31 00:00:00饶雪梅
经济师 2010年9期


  摘 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要建设具有真实岗位、反映酒店及餐饮企业一线服务新技术,集“技能与创新训练、职业培训与资格认证、新技术推广、职业素质训导”于一体的综合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文章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系统介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建设实践、管理模式和运营效果。
  关键词:高职 酒店管理专业 生产性实训基地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f2010)09-132-02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是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场所,也是学生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团队意识、成本意识、安全生产意识和环保意识等职业素养养成的主要场所。因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近几年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促进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被评为2008年广州市属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要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不同要求,借鉴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职教经验,通过与企业专家合作,对专业主要就业岗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开发专业课程,整个专业课程体系遵循从“服务员一领班(主管)一部门经理”的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根据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群)的认知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和专业学习领域课襁的教学要求,突出“岗位能力为本、先进服务技术、:[学交替”的理念,建没具有真实岗位、能反映酒店及餐饮企业一线服务新技术,集“技能与创新训练、职业培训与资格认证、新技术推广、职业素质训导”于一怵的综合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室的建设实践
  
  本号业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后共获得中央、省、市以及学院自筹资金累计934万元,为了满足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新建和改造原有实训室如表l所示。学院从校外合作洒店引进1名餐饮职业经理人担任颂雅园餐厅实训室建设的负责人,全面负责餐厅的设计、设备采购、装修、经营管理和服务技能课程的教学。结合课程“前厅与客房服务”、“前厅与客房管理”的建设,改造原有经营性青年旅馆;结合课程“餐饮服务”、“酒店餐饮管理”、“调酒与洒吧管理”的建设,新建经营性的颂雅园餐厅(含中餐、西餐、酒吧),并配套新建茶艺实训室、酒店信息管理实训室、礼仪实训室。在校内生产性实圳室引入企业文化建设,安装现代酒店及餐饮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按照职业标准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营造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拘环境。
  
  
  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实训基地建成后,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学校拥有基地的所有权。学校与承包人、旅游管理系协商,通过承包协议的形式,将实训设备、设施的使用权承包给某职业经理人,承包人按协议履行承担酒店专业教师的课程教学和学生顶岗实习职责,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和承包人协商共同制定青年旅馆和颂雅园餐厅的各岗位位工作职责、服务流程、质量标准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达到承包人、学生、教师、学校四者共赢的局面。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探索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室按照酒店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安排学生在青年旅馆和颂雅园餐厅各岗位顶岗实践,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参与产品的生产、销售、成本核算、市场推广、对客服务等,以解决目前高职生在酒店顶岗实习“岗位单一、轮岗困难、岗位以基层服务为主”的问题。青年旅馆和颂雅园餐厅的组织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充分考虑校内生产性实洲基地的运营环境,建立合适的运行管理机制,使校内学生顶岗实习管理逐步规范化。
  
  
  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营效果
  
  1.实现教学内容与:[作任务的合一。本着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工学结合课程的理念,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完成行动领域归纳,参照酒店服务类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标准,设计学习情境,如表2所示。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工作过程,各个学习情境之间是平行或包容的关系,并分别涵盖相关工作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完成企业的某一项工作任务,即通过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任务式课程,以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为一项项具体的、形象的工作任务,激发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2.实现学生与经营者合一。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如青年旅馆、颂雅园餐厅里,学生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者,又是企业的经营者。近三年该专业根据青年旅馆、颂雅园餐厅的实际经营情况,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定期组织“青年旅馆、颂雅园餐厅营销方案设计大赛”、“青年旅馆、颂雅园餐厅服务满意度调查”等活动,学生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情境下,真正感受到职场的氛围,能很快地完成角色转换。学生通过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经营活动实践的切身体验,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职业素质得到迅速提升。
  3.实现课程考核与工作表现合一。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的课程学习其考核与评价内容包括工作成果考核和过程评价。以“餐饮管理”课程为例,工作成果评价主要考核“菜单设计、餐厅服务流程及标准制定、餐饮促销活动方案编制、餐饮成本核算”等的质量。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r作计划性、工作安全和保护意识以及工作岗位的卫生习惯等方而,可选择采用观察、专业答辩与交流等方式。具体操作时,可选用其中一个学习情境或设计一个新学习情境来进行考核与评价。考核与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组员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并按照对各个评价项目的掌握程度对不同的评价项目分配相应的权重,尽量保证考评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如表3所示。
  
  4.实现考核标准与职业标准、企业标准合一。在青年旅馆、颂雅同餐厅、茶艺实训室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学生实训考核项目、评分标准和酒店职业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规范结合,使学生在“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酒吧服务、茶艺服务”等方而达到中级以上服务员水平,近五年学生的中级调酒师、中级茶艺师考证通过率为99%。多年来该专业的服务技能训练项目一直聘请校外实训基地五星级酒店的服务技师担任教学,这样就使校内的实训和校外的顶岗实习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和企业的满意度。
  5.实现教育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合一。通过生产性实训,既培养人才,又完成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经营活动;既锻炼学生,提升学生的职业索质和职业能力,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又为学院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多年来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多次参与接待在学校举办的各类企业培训、行业会议的住宿、餐饮及会议服务,服务中学生所表现的职业素养受到组会方的一致好评。
  (责编: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