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多层次性、多目标、多渠道及周期不确定等特点,使得高等院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预算与管理脱节等问题,不利于高等院校科研工作的运行和发展。在深入分析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包括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支出调整审核管理、项目结题决算管理及日常支出监督等内容的项目组、学院、学校等三个层次网状联合结构的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机制。
关键词:科学研究 经费 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106-02
高等院校不仅承担着人才培养的任务,同时也担负着进行科学研究的重任。教学和科研是推动高校学术水平提高和服务社会的两个车轮,是高校中相互支持的核心工作。近年来高等学校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研项目的1/3是由高等院校来承担和完成的,不但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对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国家、企事业单位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加大,使得高等院校的科研经费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同时由于国际交流的拓展和中国日益与国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高等学校参与和承担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也不断增加,使得科研项目的种类和资金来源渠道更加丰富。这些变化对于学校高级人才作用的发挥和研究生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也有利于学校的教学与社会需要的衔接。面对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经费来源的变化,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没有及时到位,从而影响了资金的运行效果和科学研究项目的顺利进行。本文基于当前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效机制,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与特点
目前高等院校的科研管理基本是由学校科研处和财务处、学院和课题负责人三级管理的机制。学校科研处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对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攻关、973、863、自然科学基金等进行宏观管理和审核,具体来讲就是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管理科研费的预算、大额支出的审核、结题决算审核等,并依据国家相关方针制定本学校的具体管理办法如对横向课题、国际合作课题等进行管理。学院根据学校的规定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审查。课题负责人根据科研合同主持科研工作并负责科研经费的具体使用。财务部门负责科研费的具体核算。
随着我国整体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高等院校作为承担科研项目的主要载体,其科研经费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包括:
一是科研的多样化。具体包括来源渠道多样,研究内容多样化和研究形式多样化。来源渠道多样化主要体现在,以前科学研究主要有国家科技部门提供,而现在随着整个社会发展,科学研究的资金渠道多样化。从来源部门不同分,既有国家科技部门的,比如科技部的,也有国家成立的科研基金的,比如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还有各部委的,比如教育部的。从来源部门层次分,既有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也有省级政府部门的。从来源部门性质不同分,有来自政府的,也有来自企业的,还有一些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必然带来了研究内容和提
交研究成果形式的多样化。以前的研究主要是提供研究成果报告,现在不同来源的资金要求不一样,有的研究需要提供研究报告,有的研究需要提供具体政策文件,还有一些需要提供具体的实体产品等。总之,多样化的科学研究给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专业性强。高等院校研究的专业性使得整个科研项目具有相对的唯一性,项目外的其他非专业人员很难干预,也很难确定研究经费支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这给科研经费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管理制度过于单一,有可能阻碍科研工作的进展,管理过于松散,又使得科研经费管理缺乏监督,容易产生一些问题。
三是科研经费具有周期不固定的特点。一般情况,科学研究项目具有一定的期限,但是由于研究本身的特殊性,有些时候研究需要延长,有的时候,由于科研项目的管理部门需要提前完成研究工作,提交成果,这就使得经费支出与预算存在差异性,不满足一些科研经费管理的规定。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院校科研项目的不断扩大,科研经费也不断增多,形式的多样性,管理的专业性和周期的不确定性给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带来了很多
问题。具体表现为:
1.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由于经费来源的多渠道,使经费的管理办法多样,国家主管部门只对一些国拨的科学基金等出台了管理办法,对其他渠道来源的科研费没有具体规定。一般都是由主管单位参照其它管理办法自行规定。这样就造成了不同的单位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使管理人员很难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流和比较。而且不同的高校执行不同的经费管理办法势必形成同一课题来源的科研项目,其经费使用和管理不同,有些项目在有些单位可以报销而在另外单位就不能报销,使得经费管理存在混乱也有失公正。
2.科研费的重复支出。科研经费的专业性决定了科研费的支出一般都是由项目负责人决定。因此经费怎么使用、用在何方都由项目负责人说了算。这样势必造成经费支出各自为政,自己购买自己的设备,自己购买自己的仪器。使得一些仪器设备利用率偏低、设备购置重复严重,造成资金浪费。
3.预算与管理脱节。高校科研管理的多部门多层次使得具体管理部门不进行定期核算,而进行定期核算的财务部门不知道项目预算和进展情况,难以实现科研项目的进展和支出的统一性。虽然目前科研项目管理的预算书对如仪器设备支出、差旅费支出、实验费支出、人员费支出等有明确的支出金额,但实际过程中什么时候支出,支出多少等往往脱离预算。使得财务预决算与项目管理脱节,不利于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构建
根据目前高等院校科研工作的特点,本着促进高等院校科研工作高效运行的原则建立由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支出调整审核管理、项目结题决算管理及日常支出监督等内容的项目组、学院、学校等三个层次多结构的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机制。
(一)构建原则
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高等院校的科研经费虽然具有专业性、多样性等特点,但它的管理依然是资金管理,有一般资金管理的特点,因此一般资金管理中的预算与决算统一,资金流向明确等要求,在高等院校科研资金管理制度中仍是主要构成部分。同时,鉴于高等院校科研工作的专业性和多样性,本着对高等院校科研工作负责,对高等院校学校发展及个人发展有利的方向,可以在具体管理中灵活处理一些来源于社会和企业的资金,既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开展,也有利于高校与社会和企业的合作。
2.可操作性。不管如何设定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都要注重现实中的实用性。只有在现实中能够顺利操作,让科研部门,具体科研工作者都能够很容易熟悉,容易实施的管理机制才是好的管理机制。
3.有利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高等院校的科研经费的根本性目标是促进高等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促进全社会科技发展,促进高校与社会和企业的有效合作,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最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在经费管理上,只要是满足国家科研规定,尽量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设定管理制度。
(二)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构成
结合高等院校科研工作的特点和国家资金管理的要求,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可设定为三个层次四项内容组成。三个层次是项目组,学院和学校,四项内容包括项目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支出及调整审核管理、项目结题决算管理及日常支出监督管理等。
三个层次的管理内容各有不同,管理形式也各不相同。最基层是项目组对科研经费的管理。项目组设定专门经费管理人员,定期对项目经费进行核定,并按照学院和学校的要求支出经费,定期向项目负责人汇报经费使用支出情况。学院是第二层,主要是对项目预算、支出审核、调整审核管理,同时承担学校与项目组的联系人角色,督促项目组按照学校规定进行科研经费使用,同时向学校反映项目进展管理中对经费支出和管理的意见。学校是科研经费支出及预决算的主要管理部门,建立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联席办公制度,定期相互交流经费支出和科研项目进展情况,以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促进资金有效使用。
四项内容是根据科研经费使用的流程确定的。其中预算管理是指在接到项目后,在项目资金入账的同时,项目组需要提交资金支出的预算表,并具体化资金使用的范围和内容。支出及调整审核管理,主要是对经费的支出项目、支出形式以及支出额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是否符合学校和项目协议书的规定进行审核,同时对由于项目内容和研究的调整所带来的支出金额和内容的进行调整审核。项目结题决算管理主要是项目研究结束后,及时进行项目资金的决算,对于尚未支出的资金需要由项目组提出进一步支出的预算以及时限。日常支出监督管理是常态工作,对促进资金有效使用,防止资金挪用和出现问题的重要措施。
这四项管理内容相互支撑,相互联系,共同形成高等院校资金管理的机制。其中预算管理是基础,进行预算管理是把好资金进入关,为今后资金的使用和运行奠定基础。经费支出及调整审核管理是整个科研经费管理的主体。随着科研项目的开展,经费支出管理是伴随科研工作开展的另一条渠道,它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项目进展情况,因此进行项目经费支出及调整审核管理也就是项目进展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结题决算管理,主要是对科研项目的概括与总结。进行项目结题决算管理,不仅有利于项目资金的管理,也有利于督促项目负责人尽快完成项目结题的后续工作。日常支出监督管理整个项目进展的保障。既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也保障科研项目资金的安全。以上三个层次四项内容的构成具体如图1所示。
四、建议
在构建上述管理机制的基础上,为了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上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机制的运行,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由学校科研主管单位、财务部门,学院科研管理者及课题负责人共同参与制定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规范。管理规范可根据学科类别分别制定,对经费的开支范围、支出比例、审核报销、结题后的结账时间等有明确的规定,并定期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使科研主管单位、财务核算人员及课题负责人等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科研管理的信息化与科研经费管理的信息化进行对接,实现融合,形成包括科研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为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各高校的特点、科研费支出合同、科研费管理细则等,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不但能对科研费支出的总量进行控制,也能对科研费中的具体支出项目进行控制。使科研费支出可以按计划执行,避免了支出的盲目性。还能对科研项目预算的合理性、支出范围的合理性、结算的合理性进行监督并提供可靠的核算数据。
(责编: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