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知与文化维度——中美文化背景下的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对比研究

2010-12-31 14:12:18翟石磊李川
关键词:个体主义集体主义跨文化

翟石磊,李川

(中国矿业大学 外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身份认知与文化维度
——中美文化背景下的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对比研究

翟石磊,李川

(中国矿业大学 外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强调身份的集团性、社会权利和地位等级的差异性,在发生身份冲突的时候,以他人导向的方式维护集体的面子,在文化认同上强调对历史传统文化身份的维护和对集体价值观的遵守与发展。美国的个体主义文化体现了个体对自我价值、社会和文化身份的认同,强调的是面子自我导向型。个体主义的文化身份体现的不仅是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取向,更是个体文化价值的归宿。肯定中美文化的差异,加强中美文化的互相理解和文化移情,是实现有效地跨文化交际的必然途径。

身份认知;集体主义;个体主义;面子理论;社会关系

引 言

随着全球化进一步向更广泛和更深入的领域发展,全球性的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种现实。从交际过程来看,文化对交际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交际,没有不交际的文化,所以交际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体现文化并传播文化。交际的主体是由人构成的,交际的文化事实上就是一种关系文化。当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开展交际的时候,跨文化互动就发生了。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问题会极大地影响甚至制约交际效果,即交际者之间的关系和交际者对身份的看法。在同一文化下的交际,人们对关系问题会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认识,大家都会按照既有的规定和认知去遵守交际规则,不违背、不破坏彼此的关系,同时,身份差异的问题也不是特别的明显。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问题就会变得比较复杂。首先,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会影响人们对对方文化的感知,特别会影响人们对那些与自我文化差异明显的文化现象的感知,社会关系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的社会互动。其次,身份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文化问题,身份即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会本能地考虑身份的差异问题,强调身份、特别是文化身份的不同,这是文化敏感性的体现。认可自我文化身份与他者文化身份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问题,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后果。当然,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认可的还有其他身份的差异,比如社会身份、性别、社会地位等。第三,身份和社会关系无论在同一文化交际中还是在跨文化交际中都是一个相关联的问题,身份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体现,而社会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身份。不同层次和级别的跨文化交际,身份也不同。而所有的身份差异或文化认同问题都是由文化异同性所决定的。

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文化差异性维度(Dimensions of Cultural Variability)研究给文化差异性划分了四个维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对不确定性的强—弱回避程度,权力大—小差距,男性化—女性化[1~2]。由于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存在着差异性和各自的特殊性,我们借用霍夫斯泰德文化多样性维度所形成的“面子—协商理论”(Face-Negotiation Theory,简称为FNT)(Ting - Toomey[3~4];Ting - Toomey & Kuro-gi[5]),从文化的社会性和传播过程来解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已成为政府之间、组织之间、甚至个人之间发展广泛合作的重要途径。而从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和跨文化交际的社会性角度分析中美文化的差异,更具有显著的实质意义。无论是体现在大众传媒视野中的跨文化传播,还是在现实中的人际交流,交流参与者的主体归属意识日益增强而不是日益模糊,但这样的增强从总体上推动了交流的发展。身份意识的差异也一直影响着交流的发展,所以对身份问题的研究必须是一个深层次的思考,也是一个对不同价值观和多种社会因素的综合考量。体现在中美文化交流方面,身份意识的加强更多地体现了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作为深层价值观因素的影响。

一、集体主义、个体主义的界定

人类生活似乎有两种互相矛盾的需要:一方面,人们需要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另一方面,人们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在一个社会中,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如果这个社会将集体的目标、利益凌驾于个人的目标、利益之上,就是集体主义;反之,如果个人利益被认为比集体利益更重要,就是个体主义[6]458。

从文化模式的层面讲,文化也同样被分成两个范畴: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体主义文化。个体主义文化,如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文化。它们强调以集体的目标为代价实现个人成就,注重个体目标的实现,从而形成了一种很强烈的竞争意识[7]。集体主义文化,如中国、韩国和日本的文化,则更强调集体目标的实现。在个体主义文化中,“人们应当自己照顾自己和直系家庭”;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期望他们的内群体或集体来照顾他们,作为这种照顾的交换条件,他们对内群体拥有绝对的忠诚”[8]。

从价值权衡角度来讲,集体主义文化中的集体主义者会更少地体验到个人价值与社会标准间的冲突。同样,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主义者也能更好地协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个体主义者更关注个人的成就,而集体主义者会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更少的孤独[9]。

集体主义社会中的人们喜欢平等地分享荣誉或奖励,因为这个荣誉或奖励属于集体中的每个人,不管个体实际贡献大小;而个体主义文化则按照每个人对成功的贡献给予个体不同的奖励[6]459。特里安迪斯(Triandis)认为,集体主义更多地强调:一是小集团的观点、需求和目标而不是个人的观点、需求和目标;二是由小集团所定义的社会规范与职责而不是以获得愉悦为目的的行为;三是小集团圈内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而不是自己的与小集团圈内成员迥异的个人信念;四是乐意与小集团圈内成员合作的意识[10]。

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深深地影响着文化。人们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的文化立场作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二者既有优点也有不足。对集体主义者来说,最大的不幸是被群体所拒绝、排斥,而对个体主义者来说,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对群体的依赖。在美国的个人主义下,通常以接受他人甚至家人过多的关照和帮助为“不光彩”。个人与社会最好的契合是个人的独立奋斗,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和社会价值。个人的力量对社会来讲也可以非常大,这和集体主义不同。集体主义强调集体的力量,个人英雄是以集体力量为依托的。

二、从身份认知视角分析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差异

1.身份的定义和内容

“身份”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语境中一般被理解为出身、社会地位,或者出身、地位和资格。在西方,身份与“identity”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把其翻译为汉语的“身份”,强调身份就是一种认同或统一性。

身份是个多重层级的集合,在不同领域和情景下,个体拥有不同的身份,比如社会身份、文化身份、关系身份、政治身份、社团身份等。这些身份会同时存在,有所侧重。库帕(Cupach)和今堀義(Imahori)认为,文化身份和关系身份(如特定关系中的身份)在整个身份体系中占据中心地位。也就是说,文化身份和关系身份影响和决定着其他身份的存在和发展,也从根本上说明了个体或群体在社会关系中的存在地位和状态[11]。

关于“文化身份”问题的思考,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认为至少有两种立场:第一种立场把“文化身份”定义为一种共有的文化,集体的“一个真正的自我”,藏身于许多其他的、更加肤浅或人为地强加的“自我”之中。这种认同有着极强的连续性,它使得我们和我们的祖先找到许多相同点,共享一种历史和祖先,也共享这种“自我”。第二种立场认为,除了许多共同点之外,还有一些深刻的和重要的差异点,它们构成了“真正的现在的我们”[12]。要在多元文化体系中维系多元文化身份,个体随着文化环境的变化构建其身份,文化身份反映了个体和社会与文化模式之间的历史关联性和显示互动性。任何的文化身份一定是对文化价值观的认同的表现。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更是特定文化价值观的产物,其体现了对群体文化和祖宗文化的尊崇和承袭以及对未来的态度。

而关系身份更多地揭示了个体或群体在整个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定位和相互关系。这样的社会关系身份反映出社会利益与个体的融合和区别,也体现了身份建构中的矛盾与价值选择。关系身份更多的是一种社会互动结构中的基本表现形式,也反映了社会关系对个体的社会性的构建。

2.中美文化视阈下关于身份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关键问题

在集体主义文化中,自我身份的取向往往是“我们”而不是“我”。集体主义文化鼓励个人与社会统一协调,为集体谋利益,同时又不公开表达反对集体的观点,每个人都要彼此相互依赖扶持。而个体主义文化是一种“我”的身份,个体主义文化倡导个人目标的实现、首创精神和个人成就;鼓励突出自我、寻求个性、表达自我的思想和观点;依赖别人往往被看做是羞耻的事情,鼓励人们独立、自助。

在中国社会中,集体主义文化有着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儒家文化提倡个人的群体分子身份或具有社会人格的思想。传统中国是个讲究身份的国度,成员的生存资源主要依据身份及身份之间的关系而配置,所以现代当代中国人交际交流时总是带有身份制的行为倾向,强调身份对交际的“规范”意义,不能“出格”。集体主义文化对身份的社会意义有很强的认同和遵守,比如中国人对原籍、年龄、辈分、性别、职务、职业等身份类型的重视。身份一经确定,就相应地与他人存在了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大体可分为两类: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前者是上下关系,如亲子关系、上下级关系等,后者是平行关系,如兄弟姐妹关系、朋友关系等。更明白地说,是身份生存重于个人的生理生存,身份荣辱重于其他荣辱,身份价值重于个人其他发展,身份目标重于个人其他目标。身份不但成为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核心要素,甚至也成为人生价值观的主导因素,即所谓的“名不正则言不顺”。

在中国,身份制作为意识形态,是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主要部分和重要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它对中国人的作用是持续的。这种持续作用塑造了中国文化的品格,也在中国人的心理深处凝成一种情结,所以中国人对身份特别敏感。名号、名分、面子等都体现着也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追求。

在文化信仰方面,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倡导对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信仰和传袭,对历史的怀念和对祖宗思想的遵从,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整体性和一贯性,其是维持集体价值观统一的重要途径。对历史、对集体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就是对集体身份和个体作为集体成员之一的最基本的文化要求。失去了对集体的传统文化的认同,就失去了作为集体成员的基本条件,也就失去了自我的文化身份,人往往会感到孤独和焦虑,无所依靠。对集体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监守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而文化身份的变化和继承却从深层次上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这样的文化信仰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和自我在社会关系中的定位。此外,集体主义下的成员,对集体主义文化有着坚定的信仰,不崇尚怀疑和变革,强调集体和社会文化、历史传统对当代生活的影响和塑造。个体的文化在符合社会大众和历史传统习惯的时候才会被认为是正统的和合理的。另类的文化表现被看做是叛逆的和怀有不良动机的举动,一般会受到抨击和批评。

在个体主义文化中,身份的观念和意识要稍微弱些,对个体价值的追求往往超越对集体价值的追求或对集体身份的维护。社会学家认为,美国社会存在着不同的阶级结构,而且每个阶层都有各自的社会责任,但大多数美国人却不以为然,他们喜欢将自己看做一名与他人平起平坐的中产阶层成员。对整个美国而言,社会背景、金钱或权利为个人提供的优越性也许少于世界上任何其他的主要国家。美国人对阶级和社会地位不负有任何责任,他们往往通过调换工作或迁移住宅而轻而易举地从一个社会阶层转向另一个社会阶层,结果导致美国社会生活中持久性与深度的匮乏[13]。美国人际关系的主旨是从社交互动中获得情感利益的同时保持个人的独立性并避免承担责任。美国人对个人的社会身份相对不太敏感。人际关系中平等观念贯穿各种社会关系,呈现横向形态,所以美国的文化价值观赋予美国人这样一个秉性:只有与他人平等相处才能最有效地发挥自己。

美国的个体主义文化倡导个人的成就和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要依靠自己而不是集体或其他任何人。如果对他人或集体过分依赖或来自他人过多的干涉就会导致个人身份的丧失,就会在社会关系中处于被动地位。由于美国是以白人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文化共存的移民国家,生活在其中的人,不论其宗主国文化怎样,都要在这个多元文化环境中找到自我的文化归属。从主流文化对社会关系影响的角度看,美国的个体主义文化一方面倡导对国家意识和美国文化的认同和发扬,另一方面也不否定个体的文化追求和个性张扬。特别是在“9·11”恐怖袭击以后,美国社会各个方面开始反思当代美国人的文化身份问题。亨廷顿在《我们是谁》一书中着重论述了多元文化下的美国文化特性和美国人的文化身份问题,强调了美国文化和美国人的文化身份正遭受他文化的侵蚀和破坏。但现实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整体,所以不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排他的、对传统文化绝对遵从和服从的集体主义文化[14]。所以,个体主义是美国最好的存在方式,也使一些美国人在对整个国家文化意识的认同下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亚文化身份,比如美籍华人、美籍印度人等。这种文化体系下的文化身份自然会出现重合和冲突的问题。

尽管中国和西方的价值系统都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但对人存在的价值的理解却是不同的。西方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要求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而中国文化则主要把人理解为类的存在物,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仅把个人看做群体的一分子,是他所归属的社会关系的派生物,他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借此得以体现[15]。

3.身份认知体系的相关因素分析

库帕和今堀義认为,身份的种种侧面会在“面子”(即与环境相对应的不同身份)的展示过程中展露无遗。他们称“保全面子是人类交往过程中一种自然且不可避免的条件”。也就是说,面子体现着身份又维护着身份。“面子—协商理论”(FNT)能够很好地解释面子与身份认知的关系和互动。

最初只是关于冲突(Ting-Toomey)的“面子—协商理论”(FNT)目前已经得到扩展,结合文化层面和个人层面的特征来解释面子问题、冲突形式和维护面子的行为。丁允珠(Ting-Toomey)认为,冲突是个人原有身份认知或面子受到威胁或质疑时的面子—协商过程。面子是“个体期望他人予以其自我社会价值认同的一种需求感”。

赫克特(Hecht)认为,身份是在传播者与他人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是双方关系的一部分,因为身份是双方“共同商定的”。关于关系身份,赫克特提出三点假设:“身份显现在传播者与他人的关系中”,“身份在‘关系’中表现”以及“‘关系’使身份成为社会成分”。赫克特同样在“群体”的框架下考察身份,“身份是一个群体中的人们具有的,它也维系了这个群体的存在”。赫克特的一个论证是“身份显现在群体和网络之中”[16]。

比较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体主义文化下的身份认知,我们可以发现,从最一般意义上来说,中国和西方文化下的身份认知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面子和社会关系上(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一方面,社会关系决定身份,而面子体现社会关系;另一方面,面子服务于身份的形成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当身份发生冲突的时候,要从社会关系的角度保面子,越重视面子与社会关系的作用,身份的价值就越突出越强烈。它们成正比关系。认知本来就是一个反映心理活动的概念,经过感知、范畴化分析到形成深入解读,体现了一个理性的心理过程。所以,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下的身份认知是一个体现价值观的过程,也是一个体现特定文化环境下生存状态的行为。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客观性,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

表1 集体主义—个体主义文化维度的身份与社会关系比较

传统的中国文化认为,集体主义是一种天经地义的行为和思想准则,体现了中国根本的文化价值观。对于中国人来讲,家族的姓氏远比个人的名号重要,所以“姓氏”永远在开头,改姓是对个体或家族利益与社会身份的重构和最根本的影响。传统意义上,中国名字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则,就是“辈分”,不同人的名字中要有其辈分的体现,不能冲突。这与个体主义文化下的身份认知是截然不同的。这样的家庭利益至上的文化传统,对姓氏的遵从体现了对集体文化和社会身份的维持和信仰。在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方面,集体主义是最佳的维护和实现集体利益的途径,也是个人价值得以体现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个体的身份决定与其所归属的集体和文化有关,个体价值的实现同样有赖于其对集体的价值和贡献。

传统的西方文化认为,个体主义应当是体现和维护个体存在价值的根本原则,个体的独立和自由是集体存在的目标,集体不应过多地干涉个体的空间。个体的身份不是某个集体所赋予或维持的。在文化认同上,个体主义不否定社会整体的价值观,不否定集体在塑造和发展群体价值观方面的意义,但它强调个体的独立价值和功能。一旦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选择个体利益是最直接的选择。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集体主义下的个体没有明晰的个体形象和身份,也不会主动地与外界接触来构建自我身份,集体是其必须依赖的背景。而个体主义因为有明晰的个体形象和身份,通常需要独立地与外界直接对话,发展和完善自我身份,集体不是个体必须的依赖,恰恰相反,对集体过多地依赖会对个体身份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趋势

全球化的发展在文化认同与文化身份上都产生了问题。比如当代中国人在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上出现了担心,甚至是群体性的焦虑,于是产生了不同的极端文化价值取向:一种是西方中心主义,认为西方价值是唯一合理的普遍价值;另一种是文化保守主义,认为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民族身份彻底丧失的过程,进而排斥西方话语,试图追求一种本真的绝对不变的中华文化身份。而在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中,白人文化仍然是社会的主流意识,少数族裔的文化身份越来越受到挑战。

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存在很大差异,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强调文化差异,而能否成功对话和交际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对彼此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对文化共同性的肯定。然而有人认为,文化全球化最终会消除文化差异,产生文化同质化。文化身份也将成为最矛盾的问题之一。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中国社会中的集体主义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内涵和形式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调整。中国的年轻一代更强调个体的利益、空间、权益、责任和自我个性。在集体中突出和实现自我的独立的价值。年轻一代、特别是80后和90后,更希望维持自我个性,强调与他人的差异性、自我隐私性和社会独立性。他们对文化信仰和价值观的选择日趋多元化。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角度讲,反对权威、强调对个体的尊重和对个体身份的承认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选择。当然,这一切并不否定他们对整个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维护。恰恰相反,他们呈现出更理性、更成熟的姿态,并使这一切更加国际化,符合国际交流的惯例,强调人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又不否定集体在特定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核心功能。

文化认同作为一种集体的现象,其动态性和变形性是在与不同文化群体的交往之中以及随后的涵化中产生的,涵化不是文化的同质化,这样的涵化包括形式的和实质的。或许集体主义下的个体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实质上仍是对集体价值的信仰和遵守;个体主义下的集体也不能将其利益和意愿强加于个体之上,个体的独立发展空间仍然存在。无论怎样,任何文化环境下的个体和集体对利益的分配和相互关系的建构是持续的、一贯的,并且又始终服务于其文化价值观的需要。任何文化身份的转变和文化认同的变形都意味着个体对其所固有的文化的放弃和对新文化模式的重新选择,这样的身份构建也是跨文化交际的结果之一。

文化身份反映了个体在文化价值观选择问题上的方向。在不同的情况下,文化身份也不同。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个体不自觉地参与到全球文化的交流中,国家的文化形象和民族文化的价值体系也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个体文化身份的建构。所以,我们既要看到不同文化的个性,也要强调全球文化相同性的可能性,特别是对于具有全球意义的普世价值观的发展,求同存异,既要各美其美,也要美美与共。避免文化中心主义或文化相对论,构建和谐文化。

结 语

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是美国文化主导下的多元文化竞争的格局。全球化浪潮在信息网络、商品货物的全球流通和世界范围内的商旅往来日益发展的趋势之推动下进一步向纵深方向发展。全球性文化互动、国际体育赛事的开展、传播全球化的延伸以及联合国、各种国际组织推动下的不同国家、民族、团体甚至公民个人之间的跨文化交流,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融合,邦国的界限日渐淡化。但是这样的高频次、宽领域的跨文化互动不仅不会让所有的参与者淡化自己的文化和社会身份,反而会使其身份问题更加突出。正是由于多元文化模式和文化差异的存在,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才显得更为突出。肯定文化的差异,从自我文化归属性和文化普世性的辩证角度理解文化身份的建构,加强对身份的管理,恰当地处理民族文化身份和国际交流身份的关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文化移情,以实现高效、平等的跨文化交流。

[1]HOFSTEDE G.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the Mind[M].London:McGraw -Hill,1991.

[2]HOFSTEDE G.Culture’s Consequences(2nd ed.)[M].Thousand Oaks,CA:Sage,2001.

[3]TING -TOOMEY S.Intercultural Conflict Styles:A Face - Negotiation Theory[G]//KIM Y Y,GUDYKUNST W B(Eds.).Theor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Newbury Park,CA:Sage,1988:213-238.

[4]TING -TOOMEY S.Toward a Theory of Conflict and Culture[G]//GUDYKUNST W B,STEWART L,TING-TOOMEY S(Eds.).Communication,Culture,and Organizational Processes.CA:Beverly Hills,1985:71-86.

[5]TING - TOOMEY S,KUROGI A.Face Work Competence in Intercultural Conflict:An Updated Face-Negotiation Theo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98,22(2):187 -225.

[6]CLONINGER S C.The Cultural Context of Personality.Personality:Description,Dynamic,and Development[M].New York:W.H.Freeman & Company,1996.

[7]HOFSTEDE G.Culture's Consequences[M].Beverly Hills,CA:Sage,1980.

[8]HOFSTEDE G,BOND M.Hofstede's Culture Dimensions[J].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1984,15:417-433.

[9]TRIANDIS H C,LEUNG K,VILLAREAL M,CLACK F L.A Piocentric VS.Idiocentric Tendencies: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ation[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1985.

[10]TRIANDIS H C.Cross-Cultural Studies of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G]//BERMAN J(Ed.).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Vol.37.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89:41 - 133.

[11]CUPACH W R,IMAHORI T.Identity Management Theory[G]//WISEMAN R L,KOESTER J(E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Newbury Park,CA:Sage,1993:112 -131.

[12][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3][美]爱德华·斯图尔特.美国文化模式[M].卫景宜,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118.

[14][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15]徐言行.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1.

[16]HECHT M L.2002-A Research Odyssey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Identity[J].Communication Monographs,1993,60:76 -82.

[责任编辑 张莲英]

Identity Perception and Cultural Dimensions——Comparative Study on Collectivism and Individualism under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ZHAI Shi-lei,LI Chua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

Collectivism in Chinese culture represents the collective identity,and differences in social rights and status are given more emphasis.Face embodies that state of identity and the face of group would be saved by means of other-oriented.Collectivism also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general value of collectives,any individuals should abide by the rules of cultural identity of that group.Individualism in America explores the identification to self-value and social identity,and saving face for personal interests.Cultural identity in individualism is not just for the group,but also for individuals and the latter should be more important.Develop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empathy should be seen as a must for an effective approach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dentity perception;collectivism;individualism;face theory;social relation

G04

A

1009-1971(2010)02-0037-07

2010-01-14

中国矿业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OW090264)

翟石磊(1981-),男,江苏邳州人,讲师,从事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李川(1980-),女,江苏徐州人,讲师,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

猜你喜欢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跨文化
中国人的积极理想情绪:近几十年来的变迁
心理学报(2024年7期)2024-07-03 12:06:48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个体主义情境下中国传统友善观的特质及再造
中州学刊(2018年1期)2018-02-26 21:43:27
亲属立法的人性基础
亲属立法的人性基础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Chlorpromazine against theβ-lactam resistance of MRSA
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