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名词》(第二版):献给中国古生物学会 80华诞的一份厚礼

2010-12-31 23:12王永栋
中国科技术语 2010年3期
关键词:名词委古生物学词条

邬 江 王永栋

《古生物学名词》(第二版):献给中国古生物学会 80华诞的一份厚礼

邬 江 王永栋*

2009年 10月,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 25届学术年会和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 80周年大会在南京召开,会议举行了《古生物学名词》(第二版)发布仪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刘青和代表李星学院士的第二届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顾问戎嘉余院士分别在发布仪式上致辞。《古生物学名词》(第二版)的出版,是我国古生物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事业的一件大事。

古生物学是一门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学科,又是一门不断焕发青春的基础学科。中国古生物学走过了 80年艰苦、光荣和辉煌的道路,一代代古生物学专家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重要贡献,也赢得了崇高的荣誉。在这些贡献和荣誉当中,也包含着许多古生物学专家为规范古生物学名词、促进古生物学学科建设作出的努力。实践证明,一套完整、规范的古生物学名词 (术语)既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因此,审定和公布古生物学名词是国家赋予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对促进学科的发展、教学、科研、生产和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对古生物学的编写和审定工作十分重视。早在 1985年就组织成立了第一届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经过 5年的艰苦工作,于 1990年 9月公布出版了古生物学名词 (第一版)。随着近年来古生物学研究的迅猛发展,涌现出许多新的名词和概念,第一版已不能体现和满足当今学术交流的需要,重新审定公布《古生物学名词》(第二版)显得十分必要。2006年,全国科技名词委与中国古生物学会共同组织成立了第二届全国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由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李星学院士担任主任,王鸿祯、张弥曼、殷鸿福、吴新智、戎嘉余和张永辂等 6位院士和专家担任顾问,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以及中国地质科学院等 9个研究机构和大学的 22名古生物学家担任委员。

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委员会依据全国科技名词委《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制定了学科框架、编写体例和审定工作计划,对各学科、门类的名词作了大体的梳理和编写分工,统一了选词标准、编写注释格式和体例,并聘请了全国各地近60位专家学者参与了编写和审定工作;先后在北京、南京等地召开了 4次编写审定工作会议。有关编写单位和学科组也分别召开了多次编写和审定工作会议,及时交流了编写和审定工作的进展,并对编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讨论。

编写专家于 2007年 12月底提交了名词初稿,共计 3000余条,随后在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上,委员和专家对已提交的名词进行了初审,并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意见。随后在学科组、研究组、学术会议以及国内同行之间进行会审、咨询或通讯评议,广泛征求意见。2008年,提交了经过完善后的全部名词稿件,并按照类别对初稿进行统编,然后提交给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顾问和权威专家及院校、科研机构等进行审阅。经再次修改和完善后,于 2008年底前完成上报稿并提交给全国科技名词委。全国科技名词委委托殷鸿福、吴新智、戎嘉余和张永辂 4位顾问专家对上报稿进行了仔细的复审,并提出了复审意见。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对复审意见进行了讨论并对上报稿作了适当修改后定稿,提交全国科技名词委出版。共计 2846条。

《古生物学名词》(第二版)重点对第一版内容进行了梳理,主要突出古生物学的内容和特色,避免了与其他相关学科名词的重复。结合学科发展,对新的学科名词进行了增补和删减,并对所有词条进行了科学严谨的注释。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古生物学科近年来发展十分活跃,新名词在不断涌现,《古生物学名词》(第二版)在力求权威、科学的基础上,尽量收集和审定新名词,反映时代特色。不过,由于编写和审定专家来自不同的单位,对学科的进展的了解和把握程度不同,因此第二版古生物学名词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回顾《古生物学名词》(第二版)的编写审定工作,有几点经验值得总结。

第一,中国古生物学会高度重视名词审定工作。学会将此项工作作为理事会任期目标之一,理事会的主要领导、秘书长、常务理事均参与了编写工作;审定委员会和编写专家均由学会推荐,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全面性;每年一度的理事会会议专门讨论编写工作进展,并召开专题工作会议。

第二,参加编写工作的专家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保证了编写质量。各位编写专家十分重视所承担的条目编写工作,对词条的选择、英文表达、注释以及格式的统一等,均严格把关,还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和教科书,争取做到严谨和规范。

第三,编写工作得到了学科组和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协调,保证了编写稿件能够代表广大古生物学同行的共同意见,许多条目和专业词条在学科组范围内都组织了多次有效的讨论和交流。比如,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均召集过不同规模的编写工作会议,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集思广益,确保词条选择的全面和代表性。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还组织该所的全部编写专家 30余人,召开审定会议,对不同学科的各个条目逐条进行审定,会上由编写人亲自介绍编写的条目和注释内容,并根据大家提出的不同意见进行修改。正是这样的细致工作才保证了编写审定工作的质量。

第四,审定专家和顾问的严格把关是保证本书高质量出版的前提。书稿完成以后,委员会聘请专家组的 6位院士和顾问对全部 3000余条词条进行逐条审定。戎嘉余和殷鸿福院士专门写了十分具体的审定意见,提出了包括腕足动物、埋藏学、古地理学等内容的诸多修改意见和建议;张永辂教授不顾年事已高,专门参加了在南京古生物所召开的编写审定会议,还就拉丁文和英文的拼写、单复数以及常用词的英文表述等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古生物学名词》(第二版)的出版,既是古生物学专家对我国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也是献给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 80周年的一份厚礼。这一凝结着无数古生物学专家心血和汗水的成果,必将对我国古生物学的研究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N04;Q91

B

1673-8578(2010)03-0005-02

*邬江作者系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审定与研究室主任,王永栋作者系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古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猜你喜欢
名词委古生物学词条
漫谈古生物学研究中的黑科技
迄今世界最大的企鹅石被发现
虚拟古生物学:当化石遇到X射线成像
中国古生物学会:风雨兼程九十载
2016年4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2016年3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2016年9月中国直销网络热门词条榜
大数据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