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工作体会

2010-12-31 17:27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国科技术语 2010年6期
关键词:名词委生物学委员

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工作体会

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细胞生物学已经发展成为生命科学中最具活力、最富发展前景的前沿学科。在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中,细胞生物学展示出众多令人十分鼓舞的新的生长点,如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凋亡、干细胞生物学、发育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等等,由此,细胞生物学学科产生出大量新的科学名词。这些新科学名词的出现和应用,反映了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前景。因此,重新收集、增补、整理和规范细胞生物学名词的定名,并给予科学的释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受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委托,于2002年成立了第二届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经过多年的努力,《细胞生物学名词》(第二版)已经出版。新版《细胞生物学名词》共定名和释义细胞生物学名词 2303条。全部名词按细胞和病毒、化学、结构、细胞外基质、细胞周期、信号转导、生理、遗传、免疫、发育、细胞工程和技术方法共12个主题列出。

随着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不断加强,两岸科技名词由于翻译定名的不同带来的不便也日益凸显。为此,在全国科技名词委的推动和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的参与下,海峡两岸的细胞生物学学会有关学者组成海峡两岸细胞生物学名词工作委员会,开展海峡两岸细胞生物学名词的对照工作。《海峡两岸细胞生物学名词》已于 2010年夏出版。

回顾和总结几年的工作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如下几点是我们完成名词审定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组成具有权威性和高度责任心的审定专家队伍

考虑到科学名词审定的重要意义以及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的严肃性和连续性,第二届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由 7位第一届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专家任顾问委员,由 22位在细胞生物学领域教学和科研中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丰富经验的学者任委员。第二届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是一个热爱国家科学事业,对我国细胞生物学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团队。29位委员长期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担任细胞生物学教学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取得卓著成果,编著过《细胞生物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动态》《细胞生物学进展》《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工程》等几十部专著,第二届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专家队伍代表我国细胞生物学领域最高的学术水平,具有公认的权威性。全体委员对名词审定工作具有高度责任心,在名词审定工作中兢兢业业、不计报酬,反复斟酌、认真负责,坚信科学、追求真理。

在整个名词审定工作中,我们考虑到各位委员的专业特长各不相同,每个委员的客观条件又不完全一致,如有的还在职工作,任务繁重,不可能较长时间投入大量精力于名词工作。因此,我们要求全体委员参加对全部审定名词的收集、研究和讨论,又将全体委员按专业和名词主题大类分成五个组进行名词定名和释义的初步讨论,每组设一位召集人,负责召集小组成员的讨论并汇集意见提交分委员会。

韩贻仁教授在长期的细胞生物学教学和科研以及专著的编撰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十几年来一直积极参与科技名词的研讨,在《中国科技术语》《细胞生物学杂志》等期刊发表了 12篇有关生物学名词定名的论述。所以,第二届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成立时,确定副主任委员韩贻仁教授全面负责对各小组委员们提交的名词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初步定名意见,提交全体委员会讨论,并在每次审定会议后,吸纳委员们的建议,负责对全稿的修改和整理。

因此,组成一个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学术权威性和高度责任心的专家队伍,在合理的工作计划下组织好专家队伍的分工与讨论,有一位总揽全局的专家做全面的综合、修正、整理是做好名词工作的基本保证。

此外,全国科技名词委生物学科的高素婷编审在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全过程中密切合作,对我们正确贯彻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合理协调不同学科对共用名词的定名和释义,起到了重要、积极的作用。

(二)科学安排,周密计划,贯彻审定原则与方法,严格执行三审制

在第二届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的第一次会议上,委员们学习了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工作的重要意义,讨论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制定的《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按全国科技名词委要求做出了审定计划,明确委员的分工和进度要求。

2003—2005年,在全体委员按分工收集名词和编写释义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召开全体委员会议或分组会议,逐条对每一个名词的科学定名和释义作认真审读和讨论,包括对原第一版部分名词重新科学定名和增补释义,完成《细胞生物学名词草稿》(以下简称《草稿》)。

2006年将《草稿》按领域分类分别交由分工委员和国内有关专家审阅,征求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对名词全稿作修改和整理。随后,全国科技名词委将名词稿送杨弘远、王金发、宋金丹 3位专家进行审阅。

2007年11月在广州召开了第五次全体委员会议,完成对《草稿》的全面修改、增补、排序,形成《细胞生物学名词初定稿》。

2008年 3月部分委员参加了由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召开的生化、遗传、细胞三学科部分共用名词定名、释义的统一和协调研讨。对细胞生物学名词进行了最后适当的调整,最终定稿,完成第二版《细胞生物学名词》。

(三)坚持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坚持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科技名词审定是一项极其严肃的工作,为保证细胞生物学名词定名和释义的正确,我们首先坚持定名的科学性和单义性;坚持释义的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正如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过,还没有发现用中文不能表达的现代科学概念。我们正确理解细胞生物学英文名词的科学意义,坚持中文定名的准确含义,非常重视对细胞生物学名词定名汉字的精选,力求保证细胞生物学名词定名在科学上的严密性。

如对带“loop”的细胞生物学名词定名时,我们严格确定名词的科学含义,正确选用汉字。过去习惯上将 anticodon loop、D-loop replication、helix-loophelix等名词中的 loop译为“环”,如 anticodon loop为“反密码环”。显然,是将 loop和 circularDNA的circle混淆了。我们经再三斟酌,认为质粒的环状DNA(circular DNA)是封闭的环状 DNA分子。而loop则是指类似于希腊字母Ω的结构,如果把Ω型弯曲结构也称为“环”就不甚恰当。那么有没有汉字与 loop相对应呢?有,那就是“袢”,类似于我们手提兜上的提袢。由此看来 loop是指核酸链、肽链等链形结构中的Ω弯曲,是“袢”不是“环”。因此,细胞生物学名词在对该词定名时弃“环”定“袢”。

又如 prion一词,国内争论很大,争论的焦点是prion究竟是不是病毒。我们认为从性质和结构组成上分析,prion还称不上是病毒。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搁置争议,采用了原创者的定名——蛋白感染粒,这一定名获得了专家们的赞同。如 nestin一词,过去学者们按该字的表面形式定名为巢蛋白,然而经过我们的查对追究,nestin是 neuroepithelial stem cell protein的字首缩合词,故定名为神经干细胞蛋白。再如 constitutive一词究竟如何表意为好,也颇费思考。在过去生命科学中一般均按英汉词典的译名定为“组成的”,然而形成组合词后则不好理解,实际上现在西方学者已把该词与 constant和 a lways等同起来。我们则将其定为“恒定的”“连续的”“持续的”,在形成组合词时则“因词制宜”。

对科学名词的定名我们尽量避免音译。例如,细胞生物学中屡屡出现的 motif一词,过去 Lehninger生物化学教科书中把它简单定义为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 structure),国内则音译为模体(或称基序),含义不明确。我们根据该词使用的地方考虑,如一些转录因子中的所含的 structural motif(如 helix-loop-helix motif等),将 motif定名为“结构域”。我们的定名与B.Alberts教科书中的定义不谋而合。这样定名也有利于 motif与 domain的区别,后者是指蛋白质三级结构的独特区,具有特定活性的功能域。因此我们把 domain定名为“功能域”或简称为“域”,从而避免混淆 motif和domain两个词的含义。

本版细胞生物学名词大量收集细胞生物学新名词,反映细胞生物学最新成果和进展,同时,增加了对全部名词的释义,从而大大提高了《细胞生物学名词》的应用价值。关于释义的书写格式和内涵我们在审定过程中也作了探讨和改进。释义的目的首先要对该名词定性,避免发生歧义;同时要简要反映出名词的基本要件,增强名词的实用性。这样的释义内涵更能提高名词的应用价值,起到了专业词汇的作用。

第二届细胞生物学审定委员会委员在名词审定工作中坚持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按审定工作计划,全体委员认真收集细胞生物学学科相关名词,在按专业领域分工撰写科学定名和释义后,全体委员逐条审读,讨论全部名词。在整个审定过程中,专家队伍较为稳定,保证了对名词审定的连贯性。部分委员参加过第一版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工作,对提高第二版细胞生物学名词的科学性、系统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积极宣传名词审定工作的重要意义,推广审定工作成果

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工作是在全国科技名词委领导下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支持下进行的。

第二届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自 2002年成立起,就将名词审定工作列入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每年的工作计划,我们在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年会期间,召开名词审定讨论会,在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年报中报告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工作进展。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十分重视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工作,多年来在人员、条件、经费和会议组织等各方面全面支持。

委员们在授课和参加学术讨论会中,积极宣讲审定细胞生物学名词和准确使用科技名词的重要意义,介绍审定的进展和成果。《细胞生物学名词》已经成为我国细胞生物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

(五)几点建议

第二届细胞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顺利完成了新版《细胞生物学名词》的工作。科学在飞跃发展,细胞生物学也将在揭示生命奥秘的征途中不断前进,创造出更多的新名词。同所有学科的名词工作一样,《细胞生物学名词》的审定工作还将面临新的任务。为此,我们对未来的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关于科技名词审定分委员会

1)科学技术名词审定是一项学术性工作,每一学科的名词审定应该作为一个跨单位的合作研究课题正式立项,纳入全国科技名词委和有关学术机构、单位的正式工作计划。

2)分委员会的组成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发展,确定合适的委员人数、专业特长。委员的聘任一定要充分尊重本人的意愿,每一位委员都是这一研究课题的正式成员,名词审定不是业余工作,要积极发挥每一位委员的作用。

3)分委员会应聘任一位具有较高学术造诣,能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审定工作的负责人,统揽全面工作。

2.关于挂靠单位

各个学科均有全国性学会组织,可委托学会和学会依托单位作为挂靠单位。建议全国科技名词委同这些分委员会挂靠单位达成合作协议,由全国科技名词委和挂靠单位共同正式聘任分委员会委员参加学科名词审定工作。

3.关于经费

名词审定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强,内容繁多,工作量大,审定周期长的任务。建议全国科技名词委增加经费投入。

4.关于名词审定的运作周期

现代科学进展迅速,新名词大量涌现,各学科审定公布的名词(以下简称《名词》)10年一版跟不上科技的发展,建议 6年一版 (目前教科书为 4~5年一版)。一届委员会完成工作后,即应启动下一届委员会的组织工作,经过一年筹备,利用 3~4年时间完成新一版名词的修编。

5.关于跨学科名词

同一个名词出现在不同学科中,则应当与主学科的定名统一。如有分歧,全国科技名词委可召集不同学科负责人研讨沟通,达成一致。如果一个名词确有学科特有含义,可允许求同存异。

6.关于争取成为国际上使用的中文标准用名

主动向外交部、中国驻联合国外交使团,以及国外华人学术团体和华人、华裔学者申报和推荐使用《名词》。争取《名词》在联合国成为中文标准用名(注:申报前由各分委会再认真校对一遍)。

7.出版《名词》的附录内容编排

《名词》是汉语定名,附录中的索引应把“汉英索引”放在“英汉索引”之前。

8.翻译定名应尊重原创者的原意

有些原创名词是来自希腊语、法语、西班牙语或拉丁语,它们有可能具有来自原语种的特定含义,翻译定名时不能一律按英语翻译定名,一定要追根求源,确定其原意后再定名,以防误译。例如polo-like kinase一词,词中的 polo在英语中词义是“马球”,但 polo-like kinase中的 polo却是西班牙语,词义是“极”。因此,polo-like kinase就应定名为“极样激酶”,而不能定名为“马球样激酶”。

(徐永华,韩贻仁执笔)

猜你喜欢
名词委生物学委员
图片报道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委员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