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和平
(江山市林海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江山 324100)
园林建设工程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花草树木、营建建筑小品、布置园路等途径而形成的美丽的自然游憩境域的建设风景园林绿地的工程。虽然建设规模不尽相同,但工程的构成复杂,涉及多种工作内容,工期长。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工程的交付使用和设计目标的实现,而且对社会和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主要包含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抓好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强化质量意识,全程进行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是园林工程建设质量的保证。
园林工程质量管理的范围比较广泛,从工程施工图纸、建筑材料、绿化材料、预制加工品、工艺设备、设施选用、采购到各分部、分项工程组织施工等,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既要熟悉和掌握监控范围及重点,又要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一般情况下,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工程施工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对图纸的熟悉和会审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园林工程施工图纸较多,包括施工总平面图、竖向施工图、园路广场施工图、假山施工图、水池施工图、种植施工图等。在承接工程任务后,施工前必须认真研究和熟悉设计图纸的详细内容,掌握设计意图、结构与结构特点、技术要求以及成景的关键部位与景观构成要素,做好图纸会审记录及图纸会审工作。施工中对所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现场签证,特别要注意特殊施工的说明书内容、施工方法、工期以及所确认的施工界限等。这样在按图纸施工时不仅要审查设计图纸是否有差错,而且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是否符合施工规范和要求。如发现不利和不符应立即与设计者商讨改进优化措施,及时办理设计变更或做好技术核实。只有当设计图纸既符合施工规范,又有利于施工时,施工质量才能从根本得到保证,才能牛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最终产品,创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景观。
材料物资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展和质量,它是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因此,对它们进行质量控制不仅要检查进入现场的实物质量,还要检查进料计划、送料凭证、合格证,看品种、性能、规格是否符合要求;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要做试验工作;植物材料因其具有生命性,不能提前进场,必须对选苗、起苗、运输、种植各个环节严格把关,按要求做到随到随栽,不能立即栽植的还要选择假植措施,切实保护好苗木,保证苗术的成活;构配件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中还要进行质量监控,切实做好施工中质量的事前控制。
园林建设工程不但包括建筑工程的基本工种,还有它特有的工种,如假山、种植等所需工种。园林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是按照对山、水、树、石、路、建筑六大园林构成要素的施工而形成的不同工种来划分,包括土方工程、水景工程、绿化工程、假山工程、园路工程、园林建筑小品及一些设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单位工程质量等级:因此,认真抓好分部、分项工程规范,按规程施工是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在按图纸施工和使用合格建筑材料、植物材料、构配件、制品的前提下,要重点抓好施工过程中按规范、规程、规定标准施工,认真执行质量标准,按工序、工艺进行施工质量控制,树立全局观念,要在掌握各工种、各设施特征的前提下施工,把质量管理监控贯穿于施工全过程,要发现问题立即纠正,把质量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单位工程的关键部位与薄弱环节,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它随工程对象的不同和施工队伍的素质差异而变化。如在水池工程施工中,重点解决防水工程和饰面工程;绿化工程则要注意不同植物对栽植季节及气候条件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足够重视和认真对待。只要方法正确、措施有力,就能起到事半功倍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效果。
俗话讲,三分建,七分管。园林绿化管理维护的主力军——物业管理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引起注意:
3.1 充分发挥在房地产项目中的前期介入,在开发建设制定规划之初直至建成交工全程参与,利用长期参与景点建设、植物建植、绿化管护方面的经验,大胆建议,优化方案,有的放矢,走出重建设轻管理的误区。
3.2 注重细节,加强养护,“一枝一叶总关情”,如开展对古树名木的挂牌宣传保护;在社区开展树木认养活动,唤起业主的绿化参与意识;开辟可进入绿地,拓展草坪的休憩使用功能;在园林景观及小品建设上立意有章、独具匠心,不必花费很大经费和代价,一塘池水、一截斑驳的枯树桩、一块刻有岩画或文字的石头,就能使视觉上的享受带来心灵上的反应,都能成为提高绿化品味的道具,可以极大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情趣。
3.3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养护规划,建立专业栽培管理养护队伍,着力培养相关人才,提高科学管护水平。
无论是开发建设单位还是物业管理企业还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注意:从规划之初,就要充分利用原有自然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原有树木、建筑,以节约土地和投资,尽量利用劣地、坡地、洼地及水面作为绿化用地,并且要对遗留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加以保护和利用;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本地区的旱情近年来也有加重趋势因此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应广泛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抗旱节水新技术以节约水资源,还痘加大推广使用中水的力度,同时采取措施利用有限的雨水资源;在乔灌花草藤、色带全面使用的前提下提高各类树木种植比例,树木的种植能有效净化空气,增加阴凉,减少地面尤其是草坪的蒸腾现象,能起到节约能源,有效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不但能形成优美的园林绿化景观,还具备完整的绿化功能,使绿化覆盖面积持续增加;反季节移栽,根据树木生物特性进行选择或进行少量试验性移栽再逐步推广实施,一般带土坨移栽的树种相对栽植成活率较高,乡土树种以初春枝条萌动前移栽较为适宜,亦可采用冬季带土坨移植后灌水形成冰坨进行移栽。松、杉、柏、桧等常青树宜在春季萌动前或初秋、初冬时移栽成活率较高;园林小品的设置除应具有装饰物的造型艺术特点外,更应追求深厚内涵和深刻含义,表达出一定的意境和情趣,要巧于立意,精于体宜。当然,任何园林作品都不是绘在纸上的欣赏画,它应满足人们的基本使用要求,具备简单的实用功能。因此在配置路径、栏杆、踏步、椅凳、照明灯具等设施时应遵守尺度规律,使人们在欣赏和使用时感到习惯和方便。 园林绿化施工前和施工期间还应与有关单位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实施并巩固绿化成果,若遇地下情况不明或水管、线缆、地沟交又及施工障碍多等情况,应与各施工部门共同研究积极解决,避免挖掘树穴时对隐蔽设施造成破坏给对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也避免绿地被施工单位重复开挖造成资源上的损失和浪费,保证绿化施工顺利进行。
社会的发展促使人类追求越来越高的精神享受,人们对住宅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园林中各景观要素应进行反复推敲,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达到更好的艺术性效果,更好地发挥其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只要我们能从宏观上加强对园林工程施工的调控,微观上加强施工管理,就一定能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创造出既符合生态规律,又注重景观效果,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高质量、高品位的优质园林工程。
[1]张明玺等.城市绿化是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因素[J].白银发展,2006,09.
[2]何静山.试论中小城市居住小区绿化规划及植物配置[J].中国园林.1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