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玺宝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纵观音乐发展历史,不难发现音乐的起源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进程息息相关,音乐风格的演进、乐器的发明与发展、音乐表演技法的不断丰富、音乐表演方式的革新等重大音乐现象,均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及科学发现紧密相连。
如果原始社会没有劳动和劳动力的发展,就不会有远古歌舞及骨笛等乐器的出现;如果没有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就不会产生传统记录音乐的乐谱;如果没有制造业和机械科学的发展,巴尔托洛梅奥·克里斯托夫里就不会于1709年在古钢琴的基础上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用琴槌敲击琴弦来发声的现代钢琴,从而实现直接用手指控制音量和音色变化的演奏,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如果没有著名发明家爱迪生的重要发现,弗莱明就不会于1904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电子管(即真空二极管),德·弗雷斯特也就不会发明真空三极管,人类社会将无法走入电子技术时代,电子音乐将无从谈起。不同时代有着具有不同时代意义的乐器、音乐风格以及音乐表演方式和技巧。
20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音乐艺术再次与社会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发生了剧烈的变革与发展,风格多样、流派繁杂。
1948年,法国巴黎电台工程师皮埃尔·舍费尔利用录音机收录了地铁列车进站鸣笛、出站行驶、机械摩擦碰撞等声音,通过录音设备进行剪接、拼贴,创作了第一部电子音乐作品《地铁练习曲》。自此,音乐表演的工具发生了巨大突破,电子设备成为新型乐器,音乐表演模式也发生了剧变,传统音乐的三度创作关系重新组合。电子音乐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人类音乐实践活动的新纪元。
21世纪是以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高新科技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媒体环境在社会各个层面形成。广义上的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和手机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远程教育、游戏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新型信息媒介的总称。”[1]狭义上讲,新媒体是“以计算机为核心,配合音响、视频、图像和文字等信息处理的周边硬件设备和应用软件,在数字化、网络化、大众化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各行业以数字化信息为终端,大规模地向用户提供行业信息的载体。”[2]马克·崔波认为新媒体艺术是指光盘(CD-ROM)、网络艺术(Net Art)、数字录像艺术(DigitalVideo)、网络广播(Net Radio)等艺术作品的统称。
由于数字技术对音乐艺术领域的影响和参与越来越深入,音乐作品的实时性、交互性、体验性与高速互联网络的远程传输结合起来,形成新媒体环境中音乐艺术的重要个性特征。数字技术在音乐中的运用可以追溯到1957年。当时,美国新泽西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马修斯基于计算机和相关硬件设备设计出世界上第一个音乐合成软件music系列。同一时期,“美国伊利诺伊斯大学的希勒教授,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条件(或说是算法规则)利用计算机运算得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完全由计算机创作的弦乐四重奏组曲,并经过实际乐器得以演奏完成,从而为计算机音乐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探索之路。”[3]
计算机合成音响和计算机算法作曲成为计算机数字技术与音乐结合的两种模式。1982年,在戴维·斯密斯和切特·伍德提出“乐器互连标准” 的基础上形成了MIDI协议,并迅速发展起来,用于合成器、音源、音序器以及MIDI控制器、效果器、处理器、编辑器等数字设备的联系与协作方面,使得计算机合成音乐与计算机算法、编辑与控制音乐的空间无限延伸。
目前,基于MADI多通道音频数字串行协议、OSC通讯协议的新媒体音乐平台将应用于现代网络技术的计算机、声音合成器和其他多媒体设备联接起来,使现代网络技术与电子乐器协作,发挥出交互操作性、准确灵活性、组织和文档编制的绝对优势。
用后现代主义观念来看,世界上一切能够发出声音的物质都是乐器。如果车辆的鸣笛声和路噪声、风噪声是一种特殊音响构建的音乐作品的话,那么,整个街道就是一种乐器;如果风声、雨声、雷鸣声又是一种特殊音响构建的音乐作品的话,那么,整个相关地区就是一种乐器。同样,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新媒体音乐表演中,计算机实体、硬件、各种传感器、话筒、扩音设备等辅助设备,以及计算机程序软件协作发出声响,来构建音乐作品,此时,计算机是一种新型乐器。
在现代电子音乐表演中,计算机已经作为一种最重要的乐器被广泛运用。在“2006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开幕式多媒体电子音乐会”上,杰弗里·斯托莱特教授的电子音乐作品《东京速度》(Tokyo Lick)使用了红外线控制器,一个用计算机MAX/MSP语言定制的环境互动程序,以及数字音源,利用红外线感应器感受演奏者双手的动作,通过计算机互动程序控制音源进行表演,集中体现了基于新媒体平台音乐表演的无限魅力,是一个计算机作为新兴乐器被使用的经典范例。
在“2007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闭幕式音乐会”上,演出了一台由作曲家、打击乐家、诗人和即兴演奏家米格尔·阿兹米完成创意、剧本、作曲并表演的葡萄牙多媒体歌剧《趣味之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该剧是一部基于计算机Max/MSP/Jitter软件平台创作而成包含的现代电子音乐、多媒体、戏剧设计与音乐概念在内的综合性艺术作品。整场演出的信息处理核心是计算机,演员的表演动作信息通过音频、视频技术的采集与计算机Max/MSP/Jitter软件发生互动,并“演奏”了计算机乐器系统设备而发声,最终形成观众与音乐的交流互动。
1969年,美国建设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等四地公用的阿帕网,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国际互联网,P2P技术的发展与IPv6协议的广泛应用,不仅扩大了地址空间,而且解决了IP连接、服务质量、安全性、移动性、即插即用等问题,也为音乐表演提供了网络媒体平台,极大地拓展了新媒体音乐艺术的表现空间。
我国计算机网络发展开始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随后在国际OSI标准和ISP、X/open等体系的基础上,逐渐提高了网络的可移植和互通能力。2007年,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重大专项“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示范工程通过验收并正式投入示范运行,“可为网内每个用户提供平均41 Mbit/s以上的接入带宽。用户可同时享用高清电视、数字电视、高保真立体声、网上冲浪和互动视频电话等原来由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分别提供的服务。此外,这一网络还可以提供和发展传统网络难以大规模承载及有序管理的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电子娱乐、居家办公等新兴社会服务。”[4]这为我国新媒体音乐表演提供了技术保障,并拓展了新媒体音乐表演的领域,使得网络直播、异地协作、高保真音频视频同步成为可能。
2009年10月27日,在中央音乐学院新综合楼二层演奏厅上演了一场名为《世界延时》的异地实时互动电子音乐会,北京和加拿大卡尔加里的艺术家协作共同完成了精彩的表演,并通过网络国际直播。音乐会上,表演了美国作曲家肯尼斯·费尔兹的《V4V6》、加拿大作曲家让·鲁蒂埃的《来自海岸边的鸣声》等7部电子音乐作品。其中肯尼斯·费尔兹的《V4V6》采用加拿大演员演奏萨克斯和北京演员演奏尺八配合电子音乐的形式,作品通过高清视频和高品质音频数据在互联网上的传输,形成不同国家之间的艺术家同时互动、原声乐器和电子音响的互动以及乐音与噪音的互动等交互形态。完成异地、实时、互动电子音乐会这一工程需要两地艺术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音乐技术层面上具有共同的协议标准,它是电子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专业电子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
波兰电子音乐协会主席马莱克·科罗涅夫斯基自1989年开始从事电子音乐创作及探索工作,他对模拟和数字时期的电子音乐均有博深的见解,同时也着力于互动艺术创作环境的研究。他认为通过视频与音频变化的相互作用来拓展电子音乐的创作途径,是一种成功和可行的探索。他的电子音乐作品《光影区域》使用了新的材料——人的脸,作品中视频画面成为音乐的一部分,光影组成的绘画与音乐有密切关系,图像上的动作变化有相对应的音乐语言,是一部光影与音乐互动概念创作的成功之作。“作品通过光和影,用采集脸部动作的变化控制音乐,已经超越了听觉范围,需要视觉和听觉共同诠释作品。在《光影区域》中,脸即是乐器,各种表情的演奏,通过光感应后控制音响。”[5]马莱克·科罗涅夫斯基已经将这种音频和视频互动创作的理念,引申到不同空间、不同环境和不同区域内的创作,这里特定的环境既是乐器、又是舞台。如在他的《艺术之船》节目中,船既是乐器,又是舞台;又如他的《GLOBALMIX》节目将网络等新媒体作为舞台进行创作活动,甚至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与装置艺术结合,将某个城市的不同区域作为素材采集源,以互联网作为创作平台进行创作。
综上所述,从新媒体与音乐表演结合的总体发展趋势看,媒体技术在不断进步,与此同时,音乐表演的方式及音乐表演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无论是乐器,还是舞台,在新媒体、新技术的环境中均是一种处于动态和发展的概念。
注释:
[1][2]徐玺宝.新媒体背景下的作曲教学模式探究.中国音乐,2007(3)
[3]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2006年4月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我国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示范工程通过验收. 电子商务简讯,2007(1)
[5]徐玺宝.用脸演奏的音乐解析区域互动艺术,中央音乐学院网站“2007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