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以往作文评价只注重对学生作文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写作过程、修改过程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以鼓励。”新课程背景下作文评价的内容应是多元化的。
一、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通过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叶老的话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产物。所以,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写体验过的多彩的学习生活,如读书活动、科技活动、体育节活动等,也要鼓励学生写观察、调查到的多彩的世界,还要鼓励学生写通过阅读书籍、阅读人生、阅读社会生发的感受。要引导学生把作文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作文和生活是融为一体的,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去收集材料,丰富自己的记忆仓库。材料备足了,提取素材自然就轻松了许多。
二、重视对文章内容的评价
对学生习作评价的首要标准是“抒真情,写实感”。通过评价引导学生习作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写实实在在的事,写自己最熟悉的事,才有话可说,才能说明白,说具体,才能打动读者。
其次要考量学生习作的内容是否具体,结构布局是否合理,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恰当,书写是否规范、整洁等。
第三要重视对学生习作语言的评价。除了要做到文从字顺,更要鼓励学生把课外书中积累到的好词佳句有意识地运用到作文中去,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学生运用得好,教师要适时给予肯定、夸奖。久而久之,学生就有了运用好词佳句的意识,把消极的语言变成了积极的语言,自己也会慢慢地学着遣词造句了。
每次作文讲评一定要有重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评。如果只抓住枝节的问题,什么都讲,什么都评,势必分散精力,事倍功半。讲评的重点要根据习作指导时的要求和学生完成的作文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讲评有的放矢,学生就能清楚地知道本次作文存在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作文质量。
三、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
对于修改认真、修改有效果的学生要大力表扬,修改有进步的作文要展示。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好文章三分写七分改”,作文不是写完就结束了的,作文既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
四、重视学生思维的开启
作文训练的核心是什么呢?应是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思维敏捷,能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而解决了写作的材料;思维深刻,能从现象中挖掘出事物的本质,写出来的文章立意深刻,有内涵;思维独特,在布局谋篇上会有创意,与众不同。因此,作文讲评时教师要重视打开学生的思路,挖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讲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作文进行梳理、归类。拿出同一题材的作文,让学生评议它们是从哪些不同的角度来写的,又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来反映的。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得到启示,原来同样的材料还可以有不同的写法。这样思路被打开了,笔下就有话可写了。
对一些思维有特点的学生要大加赞许,对学生一些独特的认识要重点渲染,对一些蕴藏着哲理的材料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要鼓励学生在写作文时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责编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