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双保”在保护与发展中定位新坐标

2010-12-29 00:00:00刘应宏
新西部 2010年6期


  “保增长、保红线”如何并行不悖?志丹县国土资源局一年来的实践探索为之找到了注脚。即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依法保护耕地不放松。
  无规矩难以成方圆。志丹县国土资源局按照“规范程序、减少环节、增强监督、提高透明度”的原则,进一步规范了业务运行程序,完善了行政审批事项的集体预会审制;制定了全系统《政务公开目录》,定期对主要业务办理、财务支出等情况进行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先后制定并完善了7项机关管理制度,定期对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同时,与下属单位逐个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因事设岗,按岗定人”,并实施考核评价。
  打铁尚需自身硬。通过制度约束学、领导带头学、检查督促学和编印学习资料,强化了工作人员的日常学习教育。集中开展业务培训。利用3个月时间集中开展了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学习,全年先后安排40多人次参加了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并不定期邀请上级单位有关人员就具体业务开展培训指导,有效提高了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通过在实际工作中交任务、压担子,锤炼本领、强化能力,培养造就了一批工作中能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
  志丹县国土资源局严格按照市上年初下达的77.7万亩耕地和52.8万亩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指标,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将任务指标细化分解到乡、村、组,逐级夯实责任。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县基本农田档案资料按照地块、图件、台帐相统一的原则,全面进行了规范完善,实现了保护措施到地块,保护责任到户、到人。建立了涵盖全县所有基本农田的动态巡查网络和巡查台帐,及时组织各国土所,对辖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开展不同密度和频率的日常巡查,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违法现象。加强村民建宅、乡村基本建设、单独选址用地的规划预审和实地踏勘,对涉及占用新修农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无论面积多大、位置多偏,一律不予批准用地。按照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实行先补后占的要求,对涉及占用耕地的建设项目一律先行预缴耕地开垦费,以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在土地登记程序方面,明确了从申请受理、现场勘查、审报审批到证件打印、资料归档各个环节的工作职责。继续按照“持证用地,凭证管地”的思路,加快土地登记和发证工作步伐。全面编制完成了县局国土资源信息公开目录和公开指南,开设了县局互联网站点,确定专人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及时发布和更新有关信息。
  对于项目建设用地,县国土资源局依照《建设项目预审管理办法》,认真对所涉项目的规划选址、供地方向、用地规模、计划指标、补充耕地等情况实施前期预审,全年共预审建设项目77个,预审面积1500余亩。在村民宅基地审办中,严格按照“不占用耕地和法定面积”的原则进行初审把关,强化基层国土所的审报职责,坚决防止巧立名目骗取批准、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村民异地购买宅基地等现象。时刻确立“支油惠油”在服务保障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想方设法提高油气生产用地的服务质量和批办效率。积极做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资源保障工作。先后完成县城南宾大道延伸等9个项目、四个批次、354.62亩新增建设用地的征收报批工作,确保了全县重大产业项目和重点基础设施工程的顺利实施。认真落实“两公告一登记”、征地听证、统一征地区片地价等制度,落实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和社会保障措施,及时兑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确保“用地单位不少给,失地群众不少拿”。
  在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和妥处信访问题的基础上,该局进一步明确了国土资源系统有关单位的执法工作职责,研究制定了《土地违法案件办案程序》、《土地监察职责》、《办案责任制》和《志丹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实施方案》。按照“预防在先、早发现、早制止”的原则,对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实行责任网格化、监管网络化的县、乡、村、组四级联防动态监管,有效提升了执法反应速度、扩大了监管覆盖范围、增强了实际查处效果。实现了市国土局年初下达的“土地违法案件宗数和面积比上年分别下降20%以上,当年案件结案率达100%”的目标。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面对诸多成绩和荣誉,淡定的刘局长认为,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局的坚强领导下,有全县各单位和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志丹县的国土资源工作定会克难攻坚、更上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