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三峡库区腹心的“渝东门户”,巫山肩负保护长江水质、库区生态资源的重任,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以及充足的资源优势。在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十二五”时期,巫山将结合自身实际,走生态型工业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目标。
以科学规划布局为统揽,依托优势资源发展重点产业
依托环境要素长远、科学布局煤、铁、水能等资源开发重点区域,确保可持续发展。
做大盘强矿产业。按照“搞好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思路,把煤矿做强、铁矿做大,形成煤、铁产业集群。到2015年,年产铁矿原矿100万吨;年产原煤450万吨,洗选精煤60万吨。
发展壮大清洁能源业。依托丰富的水能资源,全力打造水电产业集群,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到2015年,发电量、售电量均达到六亿元,能源工业实现产值27亿元。
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推广“公司+农户+基地”、“资源+工业+产业”模式,形成柑橘、林菌、魔芋、林药等八大主打产业。将“林畜、林禽、林菜、林果、林药”特色林下经济发展与饲料加工、沼气利用、肥料生产等有机结合,集约发展生态养殖园区、生态种植园区。
打造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充分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建设宁江半岛五星级酒店,整体打造大昌古镇休闲度假旅游,持续举办“巫山红叶节”,加快小三峡生态旅游开发,不断扩张巫山旅游品牌。
以搭建发展平台为驱动,聚集工业发展合力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为实现招大商、招大企的目标,巫山将搭建三大平台,形成强大的工业发展合力。
建设完善形成规模聚集效益的园区平台。进一WZxqxNAYOYGMbPcdKx55f+Tl96I/zgDatJtw5r9j+Zk=步做大盘强巫山职教工业园区,到2015年,园区产值达20亿元。北碚(广东)对口支援巫山移民工业基地已纳入重庆两江新区开发范围,力争实现两年内投入100亿元、产出50亿元、巫山分税上一亿元的目标。
搭建充满活力的招商引资平台。进一步树立“招大商”的观念,借鸡下蛋,借力发展。2010年上半年,巫山签约招商项目20个,签约资金35.12亿元,其中“渝洽会”签约招商重点项目5个、签约资金29.65亿元,创巫山“渝洽会”招商引资新纪录。
搭建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建立一站式、保姆式、挂牌保护等服务机制,构筑物流、信息、融资、培训等服务平台,优化招商软环境;全面推进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和“三废”综合利用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功能,硬化招商硬环境。
以骨干项目建设为带动,壮大工业发展实力
坚持以项目为载体推进生态型工业经济发展进程,全力谋求项目建设重大突破。
抓好项目策划、规划与储备。县政府组建专业团队和专门机构,负责项目的策划规划,提高项目的内在品质。目前,已梳理出四条10亿级产业链条,形成80亿元的优质项目储备库。
抓好项目的推介和争取。坚持“两手抓”:一手抓项目招商引资,积极争取大企业、大商家的投入;一手抓国家产业政策对接,让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重庆的“大盘子”。
抓好项目的落实和建设。建立完善领导机制和服务机制,通过发展项目抓前期、立项项目抓落实、招商项目抓服务、开工项目抓进度、投产项目抓达产等措施,确保项目工作顺利推进。
巫山力争到2015年,实现工业和信息化总产值71亿元,年均递增23.6%,实现工业和信息化增加值37亿元,年均递增19%。与此同时,巫山将秉承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集约循环利用,既快速发展经济,又精心呵护“一片蓝天,一湖绿水,满目青山”,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门户。
(作者系中共巫山县委副书记、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