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以资产为核心的财务分析新模式

2010-12-29 00:00:00任爱莲
会计之友 2010年14期


  【摘要】传统的财务分析主要以利润为导向,以分析和预测企业的盈利能力为主。而新会计准则对主要资产进行了重新界定,更加注重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和结构。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也以分析资产的质量为主,根据资产的状况分析和预测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
  【关键词】财务分析;利润;资产
  
  引言
  
  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等主要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系列活动。传统的财务分析以旧会计核算体系为基础,以利润为导向,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分析和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并以此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这种分析体系注重企业的利润指标,容易导致短期行为,而且企业往往操纵财务报表,虚构利润数据,因此分析结果往往不准确。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开始执行的新会计准则,不仅对企业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重新界定,更是对企业重要资产的核算进行了详细的界定。构建了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的财务报表体系,形成了以着重反映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新会计信息系统。在此情况下,笔者认为财务分析内容也应以分析企业的资产为导向,在分析企业资产的质量和结构的基础上预测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以便于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合理的长期决策。
  
  一、传统以利润为导向的财务分析
  
  旧会计准则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资产价值和成本费用,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以利润为核心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以此为基础的财务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的安全性和盈利性,通过构建相关评价指标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对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进行评估。评价偿债能力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评价盈利能力的指标有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评价营运能力的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及总资产周转率等,而发展能力则主要通过主营业务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进行反映。这些指标大都与利润表中的项目有关,核心是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利润并以此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以利润为中心的财务分析和评价容易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而且利润的核算人为操纵的空间很大,因此企业出于各种目的虚构利润,报表存在虚假成分的情况比比皆是,从而影响财务分析与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企业资产的质量和结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决定企业执行能力的核心要素,但传统财务分析体系忽略了这方面的内容。因此以利润为核心的财务分析基于历史信息进行短期业绩分析,与企业长期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评价脱节,不利于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新变化
  
  新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原则核算资产价值和成本费用,对一些经济业务的核算原则进行了重新的界定,构建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与旧准则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相比,新信息系统在以下两个方面有重大创新:
  (一)注重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和结构,体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准则规定金融资产、交易性房地产等企业用于交易而且在市场上比较活跃的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期末根据公允价值调整资产账面价值,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企业自用的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但期末要根据资产状况计提减值准备,根据投资所占股权比例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成本,非货币性交易和债务重组形成的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共同控制下合并资产采用账面价值,非共同控制下合并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等等。这些核算原则更加强调资产质量的客观反映。不仅如此,新准则确立了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的财务报告体系,改变了长期以利润表为主的旧核算体系,限制了企业的短期行为和人为操纵利润的空间。新会计核算体系在关注企业经营利润的同时,更关注企业资产的质量。
  (二)注重企业创新能力,引入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必须靠企业技术升级和自主创新,任何创新的成功都离不开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同时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新会计核算体系通过制定相关业务核算原则体现了创新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如新准则规定,在一定条件下,企业的研发费用可以资本化,这样企业一方面不会因为顾忌大量的研发投入影响当期利润,另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无形资产。关于职工薪酬。新准则明确界定了职工薪酬的概念和主要内容,指出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但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业年金。同时还制定了职工薪酬的费用化和资本化的核算原则。新准则还规定某些特定行业的固定资产的计价应将弃置费用计算在内。这些核算原则充分体现了企业创新投入、人力资本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不仅要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目标,更要强调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企业的资产质量和结构以及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会计系统为分析和评价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所需的信息。
  
  三、构建以资产为导向的财务分析新模式
  
  (一)基于企业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
  财务分析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活动。财务分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决策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更重要的,它是一个组织学习、知识积累和增长以及管理沟通的过程。因此财务分析的根本任务是对价值创造的过程和效率进行分析,以提高价值创造的质量和效率。它不仅应该能够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价,为管理者报酬与激励等提供决策支持,更应该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工具。新会计准则从会计政策上强调企业长期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财务分析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部分,应为企业长期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服务,应将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不仅分析企业的历史业绩水平,更要注重分析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能力。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尤其是异质性资源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但企业要在变化莫测、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则应注重识别、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虽然人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有不同的认识,但对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本源的观点是一致的。核心竞争力能给企业带来战略性的价值,能使企业获得核心专长从而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它是独一无二的。不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和替代。核心竞争力内生于企业,但它是在企业长期的竞争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一定时期的产业动态、企业的资源以及企业应变能力等变量高度相关。
  (二)对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
  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是基于企业长期持续发展能力的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核心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企业的内部培育,是企业对文化、知识、技术、管理等资源和能力的不断积累和沉淀以及与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环境等适应和调整的结果。影响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创新能力、资源优势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三者应是新准则下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1 企业创新能力的分析
  企业创新能力是培育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新会计准则制定的无形资产和职工薪酬的核算原则,鼓励企业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投入,为对企业引进和激励创新人才减少财务障碍。财务分析应注重分析企业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绩效。创新投入能力分析可以通过设置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研发经费增长率、研发资金来源构成比例等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创新绩效分析主要分析创新产出能力,反映创新绩效的财务指标通常包括新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新产品盈利占企业总利润的比重、新产品收入或盈利的增长率、新技术下单位成本降低率等。
  2 企业资产质量和结构分析
  按照会计学中的定义,资产是指能够为企业带来利益的资源。是企业资金的占用,在价值上等于企业的资金来源。根据资产战略理论,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行关键在于资产的质量和结构。尤其是异质性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因此基于企业长期持续发展能力的财务分析必须把资产质量和结构分析作为主要内容。衡量企业资产质量高低的主要依据是该项资产能够带给企业利益的大小。因此资产的质量不仅与其成本相关,更与其获利能力高度相关。而一项资产是否能够增值,与其他资产的整合密切相关。因此单项资产的质量和总体资产的结构是企业未来获利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能否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分析主要通过分析每项资产的计量方式、期末公允价值的变化、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等日常核算是否合理,以此判断资产的质量,分析各项资产的性能和功能并分析流动资产结构和总资产结构,结合企业行业特征和长期发展战略分析和判断资产结构的合理性。
  3 注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分析
  企业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承担社会责任是每一个企业义不容辞的,也是企业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因此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需要同时满足社会经济繁荣、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的和谐发展。实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环境资本的保值增值是现代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发展要消耗资源,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应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研究表明,企业的经济绩效与企业环境绩效有着积极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自身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企业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才能有持续的竞争能力。新会计准则将特殊的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计入成本,要求企业对环境绩效进行关注。环境保护方面的分析主要从环境投入和环境结果两方面进行分析。反映环境投入的财务指标有环境研发投资费用总额所占比例、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设备投入费用所占比例、资助社会环保的经费等。环境结果指标主要包括能源投入产出率、原材料投入产出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三废排放量等。
  总之,财务分析应随着会计准则的变化而进行合理的变革。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系统着重反映影响企业长远发展能力的资产质量、无形资产和社会责任等相关信息,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财务分析也应转变分析重点,改变原来为分析企业利润而构建的各种利润指标体系的比重,增加能反映企业资产质量和社会责任的指标体系,为企业利益相关者评价企业长远发展能力提供信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