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由独立的人格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目标

2010-12-29 00:00:00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0年7期


  内容提要:教育关乎民族未来,教育理念则关乎教育的成败。培养学生“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是公认的先进教育理念,而大学生的人格是在中小学阶段造就的,中小学的教育理念已经严重扭曲,思想品德教育应当厘清教育宗旨,提供并率先实践正确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自由独立的人格作为最根本的目标。
  关键词:思想品德 自由独立教育理念
  近年来,国人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一流大学”的追问,无不涉及同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精神”。何谓“大学精神”?许多人都把世界一流大学的校训作为大学精神的经典表述,其中为人们引用最多的就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这句名言,而且论者都认为,学生有没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是能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条件。而我们的“天之骄子”们则普遍成为了“以别人之是非为是非”的考试专家,早已丧失了自由独立的人格。如果说这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那么,中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否应当发挥补偏救弊的矫枉作用呢?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笔者就此略陈浅见,以求教于诸位同仁。
  
  一、自由独立的人格是优良品德的核心、支柱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全面发展”必须以“自由独立”为前提。一个被束缚的人,一个依附于他人的人,就是一个萎缩的人,一个没有主体性的人,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发展,更何谈“全面”?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自我本质充分展开的人,他首先是自觉、自主、自由的人,所谓“自觉”,就是“明白”,包括明白世界,明白自我,就是自我的觉醒,具有充分发达的自我意识;所谓“自主”,就是自己主宰自己,而不为别人所左右,就是彻底独立;所谓“自由”,即“自己是自己的理由”,就是没有外在的束缚,就是“解放”的状态。全面发展的人是人格健全的人,也是道德高尚的人,“圣人”通达众务而不囿于一偏,就是最好的证明。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四有”公民,只有自由独立,才能担当道德责任,才能成为道德主体。一个不能自由表达、没有独立意志的人,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的。一个没有道德能力的人,又谈何“思想品德”呢?自由独立,也是公民的基本标志,因为,公民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体,只有自由独立的人,才能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履行法定义务。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善于创新的一代新人。发明创造是人的本质,劳动是创造性的活动,在当今时代,创造力已经是国家、团队乃至个人的核心竞争力。而创造就是标新立异,就是彰显个性,创造的前提则是自由思想,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和自由思想,不能在精神领域徜徉遨游,就不可能进入未知领域,就不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守望人类精神家园,创造人类精神财富,与圣贤为友,与真理为友,这就是“大学精神”,这就是一流大学的灵魂。而这一切又植根于“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这种精神,这种人格,得之于中小学教育,也可能失之于中小学教育。所以,中学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自由独立的人格作为首要目标,作为重中之重。
  
  二、思想品德教育的误区
  
  思想品德教育存在两个误区。
  第一,把思想品德教育置于知识教育之下。多年来,“考试至上,升学至上”已成为高考的指挥棒,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高考改来改去,都以语数外为主,思想品德根本不能置于“主科”之列(事实如此)。这完全是本末倒置。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道德问题,其次才是知识的问题。德为本,才为末,舍本逐末,竞至于此!
  第二,思想品德教育不是解放学生,而是束缚学生;不是鼓励个性,而是抹煞个性。中国文化向来忌讳自由独立,我们的教育理念中也很少有鼓励自由独立的倾向。相应地,我们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苦口婆心,总是有意无意地要达到管束学生的目的,正如在成人中流行多年的“上政治课”的含义那样。历史已经证明,那种否定自由独立精神的“政治课”上多了,正是我们民族的不幸;历史还将证明,用“政治课”的方式对中小学进行扼杀式的思想品德教育,必将葬送中国的未来,包括葬送中国的大学。
  自由独立人格的丧失,给国人带来的是无法承受之痛。痛定思痛,思想品德教育应当冲锋在前,去解放学生,去鼓励“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去拯救中华民族的未来。惟其如此,才无愧于“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