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10-12-29 00:00:00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0年7期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算是一个崭新的话题,早在20世纪前期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已经倡导并亲自实践过。而在今天,面对21世纪的挑战,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这个不算太新的话题显得那么紧迫、那么重要。对中学教育的各个学科尤其是思想品德学科来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项艰苦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创造性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形式,具有积极主动、求同存异、发散独创等鲜明的特点。人的思维能力是多方面的,譬如记忆、分析、综合、判断、理解等能力,最重要的思维能力应该是创造能力,即独立自主地探索和判断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正是由于创造性思维的活动,马克思发现并总结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开创了和平统一祖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为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能举一反三、独辟蹊径。学生要发展创造性思维,大体上应该做到:想象力丰富,兴趣爱好广泛,有强烈的好奇心,观察敏锐,思维活跃流畅,自主性强等。
  
  一、思想品德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起主导作用
  
  思想品德课应该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品德课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
  思想品德课的时代性、原理性强,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而且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认识世界。这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课本中已有的知识及教师的讲授),渴望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
  2.思想品德课能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就思想品德课而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对象,不一定是人类未曾发现的新事物、未曾解决的新问题,更多的是学生自己在对人生、社会进行思考中出现的问题。在学习政治理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应注重掌握知识,更应注重运用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对社会上及身边的各种思潮、观点、行为,应具有分析、鉴别、评价的能力,不应人云亦云。
  3.思想品德课还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力,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
  联想力丰富、思维敏捷的学生,不仅看待问题与众不同,而且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很多,在学校里主要有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经常变换或创新教学方法。
  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在长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中才能形成和发展,最终成为一种品质。这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并为学生提供一个富有创造气息的氛围。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在尽可能采用新知识、新观点的同时,还应尽可能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置学生于灵活多变且民主和谐的环境中,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2.尽可能为学生设置兴奋环境,创造激情氛围。
  所谓兴奋环境,是指能够给人提供充足的和不断的刺激,使人的生理心理功能处于充分做功状态,保持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态势的环境。根据这一原则,笔者在为学生设置兴奋环境时,首先让学生常处于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状态中。其次让每一个学生都承担起为本小组争得荣誉的责任。学生在独立负责的状态下,参与一系列诸如讲评练习、到黑板上归纳总结新课等活动,一切都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判断和选择,从而真正开动脑筋、提高思维能力。
  3.在课堂上要善于提出难度适中而又有启发性的问题。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太难,学生就没有回答的欲望;如果太易,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这两者都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一个八年级学生来说,如果问“中国新刑法在原有刑法的基础上做了哪些修改”(这样的问题难度相对大些,在学生的知识储备中根本就没有答案),就不能引起他的求知欲;如果问“我国的刑法相对于一般法律有哪些不同的规定”(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够回答.但又难以回答完整),他就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归纳,积极思考。
  4.允许并鼓励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大胆发问。
  在教学中,笔者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启发其他学生回答。对在提问中问得巧妙、能引发争论以及在回答问题时有独到见解的学生,笔者均给予表扬、鼓励。
  5.适当开展一些生动活泼且有意义的课外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如开展“模拟法庭”、“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