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从不收弟子的杨宪益实则桃李满园,因为他为人的风骨和人格魅力感染者身边的每一个人。上世纪70年代末,文化复苏,白废待兴,范玮丽手捧英译本《红楼梦》走进杨宪益和娥乃迭的翻译世界。
2009年11月23日清晨,杨宪益安详平静地为自己95年坎坷人生轻轻划上了句号。许多外国人是通过杨宪益先生的《红楼梦》、《离骚》、《鲁迅选集》等译著,得以走近和触摸到厚重悠远的古代中国,顽强抗争的近代中国和走向复兴的当代中国。大师虽然离去,他留下的却是永恒一他的精神和翻译智慧不会随之消逝。生前从不收弟子的杨宪益实则桃李满园因为他为人的风骨和人格魅力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
范玮丽:陪着老人走到最后
2009年12月6日杨宪益离去已近两个星期范玮丽在收放女儿制作的姜汁饼干时,突然想到再也不必把女儿做的精美西点给杨老留出一份了,顿时泪眼模糊。
上世纪70年代末,文化复苏百废待兴,范玮丽手捧英译本《红楼梦>走进杨宪益和戴乃迭的翻译世界。当年范玮丽还是77级山东大学英语系的大学生,而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红楼梦》已经让这对珠联璧台的翻译家在文学界声名鹊起。范玮丽由书及人,对杨宪益和戴乃迭非常崇敬,但却不能见到译者本人当面讨教。后来,范玮丽考取国际关系学院的研究生,继续主修英文,带她的导师曹停正是解放前杨宪益的学生,范玮丽得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杨宪益和戴乃迭。
“文革中长大的我中国文学知之甚少,通过杨戴的中国文学译著我既学习了英文,又补了一些中国文学并对汉译英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后,范玮丽到美国留学创业,虽事业有成,却从未放弃对文学与翻译的热爱。远在异国他乡的范玮丽始终通过西方媒体关注着他们。1999年,她闻知戴乃迭辞世的消息哀痛不已。
读研究生时的范玮丽尝试着翻译了几首舒婷的诗,并把译稿寄给戴乃迭求教,让她没想到的是,一个星期左右她收到了戴乃迭的回信,回信对范玮丽所翻译的作品做了详细点评,令她非常感动。
2007年春天范玮丽的导师巫宁坤先生的女儿回国探亲,她受父亲之托前去探望杨宪益先生,并邀请范玮丽陪同前往。当第一次走进位于北京后海小金丝胡同六号杨宪益家中时,范玮丽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陈设如此简朴而陈旧,家用电器都是淘汰多年的老样式,难到“这就是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做出卓越贡献,为抗美援朝捐过飞机,为故宫博物院捐过几十件珍贵文物为国家保住了四千多片商朝甲骨的译坛泰斗的家”?
记者发现范玮丽的思绪已经回到她第一次走进杨宪益家中的情形。当时,92岁的老先生已经同病魔有过几次交手,“他的右手、右腿都已不听使唤,坐着同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