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的足迹

2010-12-29 00:00:00
中华儿女 2010年15期


  自成立以来,全国青联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服务委员的宗旨,围绕青年人才培养和青年人才集聚,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团结协调优势和委员联络优势,不断巩固和壮大青年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引导各族各界和海内外中华青年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在此过程中大力开展了一系列颇有影响、富有成效的品牌活动,唱响了海内外中华青年心手相连、团结进步之歌,推动青联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表彰活动
  
  始于:1990年
  简介: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创意策划,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中央电视台等首都10家新闻单位共同主办,每年举办一次。活动对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崇尚人才、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意义:评选活动推出了一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突出业绩的杰出青年,一批各行各业家喻户晓的杰出青年脱颖而出,在广大青年中形成了很大的反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的影响下,全国几乎所有的省(区、市)和大部分城市都开展不同层次的“十杰”青年的评选活动。
  
  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表彰活动
  
  始于:1993年
  简介:为了在各族青年中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自1993年起,团中央、国家民委、全国青联共同主办了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表彰活动,每五年举办一次,从2001年开始每三年举办一次。活动的主题是:团结、奋斗、奉献、成才。
  意义:活动对于组织各族青年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社会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广大青年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团干部培养计划
  
  始于:1998年
  简介:为培养西部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团干部,推动西部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团中央、全国青联于1998年开始实施“培养计划”,每年从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17个省(区、市)选派50名左右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团干部到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
  意义:为西部团干部的成长提供了新的舞台,推进了西部地区青年人才资源开发进程,拓展了东西部地区青年人才交流的渠道,在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
  
  始于:1999年
  简介: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是共青团、青联组织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意义: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园区之间,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海外学人与国内建设之间架起了人才与项目对接、成果与市场联系的桥梁。
  相关品牌活动:“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评选(始于1994年,旨在表彰、宣传在应用性科学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中国软件行业杰出青年”评选活动(始于2001年,旨在推动自主创新,表彰、宣传在软件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典型)
  
  博士服务团
  
  始于:自1999年开始进行试点,2001年进行正式选派
  简介:自1999年以来,中组部、团中央共选派了9批“博士服务团”。人选的具体条件是:获得博士学位,有两年以上工作经历,年龄在45周岁以下,一般要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副处级以上行政职务。
  意义:不断为西部地区带去新的思想理念,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政府有关管理工作,加强了东西部地区人才、技术和经济往来,切实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关品牌活动:“科技之光”青年专家服务团活动(活动广泛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努力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全国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学习考察团
  
  始于:2000年
  简介:为更好地团结、教育和引导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作贡献,团中央、全国青联每年组织一次活动。参加学习考察活动的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包括全国青联宗教界委员、在社会上和信教青年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省级青联宗教界委员和从事宗教研究的专家学者。
  意义:使宗教界青年代表人士亲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勃勃生机和巨大成就,激发了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
  
  全国青联志愿者艺术团
  
  始于:2000年
  简介:全国青联志愿者艺术团是全国青联领导下的非法人性质的组织,是在总结全国青联以往开展的“三下乡”、“心连心”等慰问活动的基础上,整合形成的品牌,每年举办活动一次以上。
  意义:艺术团以“回报社会、奉献人民,培养德艺双馨艺术家”为宗旨,充分发挥青联组织人才荟萃和联络广泛优势,通过组织开展各种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慰问演出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人民群众当中,把党和人民的感激和鼓励送到共和国建设的功臣当中。同时,推动文艺界青联委员和青年文化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活动
  
  始于:2001年
  简介: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开发海外青年人才资源,推动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和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引导他们为祖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团中央、全国青联、欧美同学会自2001年起每年举办“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活动,共有26个国家和地区的3400余名海外学人回国参加了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王兆国等多次接见参加活动的海外学人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
  意义: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为国服务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在海外学人与国内企业、园区、投资机构之间搭建对接平台。
  
  两岸青年联欢节
  
  始于:2006年
  简介:两岸青年联欢节是团中央、全国青联开展的最大规模对台青年学生交流活动,每年举办一次。2006年首次在厦门举办,共有1008名台湾大学生参加,五家台湾青少年社团参与。
  意义:联欢节活动形式多样,深受两岸青年欢迎。两岸青年的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加强了两岸青年的交流与沟通。
  相关品牌活动:港澳委员活动日(2008年,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广东省青年联合会承办的全国青联港澳特邀委员活动日在广东东莞举行);两岸青年论坛(2006年在北京举办,中国共青团和中国国民党青年团搭建的两岸高层次青年人才交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