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体系

2010-12-29 00:00:00周波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0年24期


  网络课程的基本特征
  
  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广泛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1.交互性
  这里的交互性比在教室内的师生互动范围更大,在网络课程学习中,学员不仅可以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还可以与其他学员进行交流,且这种交互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交互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利用魔灯的问题讨论区可以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而回复解决的方法却可能是老师,或其他学员。还可以在教师组建的QQ群即时交流。
  2.共享性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是一种以电子网络为录存载体和传输媒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具有传递迅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非凡特性,它不仅可以共享教师的电子教材,还在学员间形成一种共享,那就是知识点的理解、应用的共享。如在FLASH入门与提高中,有的学员在作业中不能画出逼真的云朵,于是他在讨论区提出这个问题,有的学员回复用钢笔工具,也有的学员回复用铅笔工具,并且都写出了详细的操作过程。
  3.广泛性
  广泛性不仅指学员范围,可以是刚工作的新教师,也可以是工作多年的教师,甚至是退休的教师。同时涉及的内容也较为广泛,有基础的学科: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和透析、数学课程电子备课基础(试卷篇);也有专业的学科:FLASH入门与提高教程、新手学Photoshop cs3图像处理等等。
  4.自主性
  网络课程应该坚持以学员为主体,营造一种有助于学员探究性学习的环境,促进一种自主学习的文化。学员自主学习活动包括自学知识、观摩演示、观察案例、寻找信息、探索问题解法、交流研讨、构建作品、自我评价等。在学习的时间、地点上,学员也有自主性,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既没有影响平时的工作、学习,还可以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网络课程的分析与设计
  
  网络课程作为一种远程教育,在内容呈现、学习交互方式以及信息资源,教学方法上明显区别于传统课程的教学。下面从课程内容、师生角色、在线资源以及教学活动组织方面来分析。
  1.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网络课程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除了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学技能之外,还要吸收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能,不断地学会应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从而在开展网络教学时不至于无从下手,还可以对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给予快速的解决;另一方面,网络学习对于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应当只停留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上,更应积极地利用网络资源和通讯手段,吸收和共享各种资源和服务。此外,在网络化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一种相对的概念,知识更新的速度之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迅速,教师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往往没有学生那么迅速,此时学生就充当了教师的角色。
  2.在线教材的建设
  在线教材是网络课程的重要组成,它是以知识点为基础的,按一定检索和分类规则组织的素材资料,包括图形、表格、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维信息的集合。我们从公开发行的素材库光盘和Internet教育资源站点中,筛选、整理出教学中需要的素材,直接将他们收集到素材资源库。我们还通过一些软件处理,把现成的教学软件、数字视频等光盘材料中有用的部分,还原成可以再使用的独立课件,收集到素材资源库网上资源的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随着网络课程在学科教学中地位的提高,在线教材的作用也相应地提高了。网络资源库、资料库在内容上丰富多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部分地代替单一的传统教学形式。
  3.教师网络教学活动的组织
  从学员的组织来看,网络教学的虚拟性使得学员的组织形式多样化,既可以针对具体的学员的认知风格和学习进度进行个别化教学,还可以在小组间进行一些协作式活动。从具体的教学活动方式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型。
  利用QQ群:QQ群为学习者之间提供了实时对话的环境,多用户对话创建了一种动态的环境,学员在其中可以进行角色扮演的学习。
  发布教学计划:教师在网上开展同步讨论,指导各种课程的相关活动,确定新的学习任务,进行教学指导。
  开设问题讨论区:通过问题讨论区,加强教师和学员之间交流,既方便了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也方便了教师对学员课程意见的统计和评价。
  开展作业互评活动:让学员完成作业,上传到指定区域,让其他学员下载学习后,并上线回复点评。
  
  建设网络课程
  
  魔灯为我们提供了推动课程整合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