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当下社会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越来越向网络化、虚拟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英语课程资源越来越多地呈现多媒化、网络化。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使课堂教学中的静化为动、抽象化为形象、远化为近、过去化为现在,使课程的学习融声音、图像、文字、视频、动画等于一体,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Internet的发展,可以使更大范围的英语资源为教学所用。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新颖的教学方式将关系到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教育能否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关系到能否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接轨。因此,教育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成了势在必行的要务。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实例讲述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问题。
利用多媒体,培养学习兴趣,实现“教”“学”互动
兴趣是探究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是一个人优先地对一定事物发生注意的倾向。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有过这样的感慨。学生只有把学习看成自己的愿望和需要,才能使他们的整个认知活动被激活。
如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培养。“听”和“说”通常是在人们耳、目、脑、口对语言信息的综合反映后得以实现的。没有综合运用听说等言语技能的能力,就无法进行有效的语言交际。但传统的“听力”和“会话”课只强调单个自成体系的要求。而运用信息整合进行听力训练,能集声、像、形于一体,它的优化组合能力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做到真正的“声情并茂”,促使学生展开一种立体化思维,多渠道地感知语言材料、物质材料,多层次地反复对大脑皮层进行刺激。如牛津高中英语Module4 Unit1 Advertising的Workbook中的听说训练。该单元的听说训练是关于advertisement的相关内容。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也许就是放录音,让学生完成听力练习而已。但如果将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在上课前,先利用网络演示向学生讲解一些关于广告制作的背景知识,通过这些直观的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然后再让学生分组下载一些关于新颖广告设计的文字材料、图片、影音文件,制作成PowerPoint,让学生交流评价。通过这些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作为学生在做听力理解之前的情景铺设,让他们获得一些视觉、听觉信息,便于他们理解主题,再让学生做听力练习,学生就会觉得容易得多,也更感兴趣。最后给学生分配角色,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讨论、分析。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整堂课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不但对广告制作有所了解,而且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培养和激发。因此,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的热情,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教师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教师通过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敢想善思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迫切探求知识的欲望,诱发其学习兴趣和创新动机。
利用多媒体,设计教学程序,促进思维发展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能力才会提高。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各种思维的发展。其中发散性思维尤为重要。它不仅包括逆向思维和多向思维,而且还具有思维的多向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能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注重多种思路,多种方案,不局限于某一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而信息技术正好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开放性、情景性、智能性等优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上述虚拟情境的创设,不仅为课堂教学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而且提供智能化交互性的教学过程。因此,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效整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并构建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等交互式教学模式,促使课堂成为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
如我在教学中利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如牛津高中英语Module3 Unit3 Back to the past时,我们在网上找到一系列世界文化遗产的画,让学生先从视觉上感知这些建筑的宏伟和伟大;然后在阅读教学Lost Civilizations中我们做了多媒体课件,清楚地分析了文章的结构,使学生对Pompeii和Loulan这两座城市的历史有了清晰的了解,对这两座古老城市的古代文明产生了由衷的佩服之情,同时也让他们知道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如我们在教苏教版牛津高中英语Module3 Unit1 ProjectShark attack听力时,听力内容涉及到各种海洋生物,对于学生来说这段听力材料较难,不容易听懂。我们就利用网络资源找到好莱坞电影《鲨鱼黑帮》,放给学生听和看,再让学生自习课后到网上搜集有关海洋生物的单词来与大家分享。这样既加深了他们的印象,又提高了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为学生后面的听力和阅读扫清障碍。
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情感,培养学习乐趣
“情感信息与其他各种信息如视觉、语言、听觉、嗅觉信息一并储存在大脑中,人脑在处理信息时,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之间形成双向交流。当新信息与旧信息建立联系时,情感信息与其他信息也建立联系。消极情绪与学习过程建立联系时,就会给工作记忆造成混乱,导致工作记忆中可用于处理信息的空间减少,从而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只有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心理学家康布斯主张,教育的目的不只限于教授学生技能,更重要的是针对学生的情意要求,使它能在知识、情感和动机三方面均衡发展,从而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学生的情意要求是指他们在情绪、情操、态度、道德及价值判断等多方面的要求。
情感可以不断修正学习者大脑中尝试记忆的内容,强烈的意图和需要可能使学习者自主或不自主地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并在大脑中反复回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否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当时的情感状态。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教学过程内容呈现多通道、多元化,集声音、图像、文字和动画于一体,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而且把学生的各种感官都触发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比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中牛津英语Module4 Unit2 The honourable games一课时,为了一开始就吸引学生,我投影了从网上下载的北京2008奥运会、雅典奥运会和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盛况,并配上美妙的奥运会开幕式音乐,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向往。然后请同学们跟着录音听Mr.Johnson介绍奥运会的历史以及历届奥运会盛况。此时提出三个问题请学生们进行讨论:一是这个演讲的内容是什么?二是古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哪里举行的?三是谁重新恢复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学生们对此非常感兴趣,通过一幅幅生动的图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认识到现在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在工作之余能有机会亲临奥运会现场,为运动健儿加油!正是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支持下的语言学习情景中,学生具有较高的兴趣和强烈的动机,有选择性地吸收来自视觉、听觉等方面的各种学习材料。英语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培养具有健康情感的人格,促使学生们语言能力的提高,实现学习主体认知和情感的结合。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用于演示的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不是表现为策略或内容上的交叉、渗透、组合、综合,更重要的是所表达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课堂教学时,若能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交互性、即时反馈功能和个别化方面的潜在优越性,就必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这些特点,实现学习方式的个性化。整合的关键是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延伸工具,使学生对新旧认知进行重构和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