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增长”跟“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相比,有更多的量化指标,也更具体了。“包容性增长”最终要惠及更多的贫困人口,惠及更多的劳动者,惠及到社会的大多数,让他们的收入增长要比一般人更多一些,这些将变得更加明确。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原副代表、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表示,他高兴地看到胡锦涛主席在正式场合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这对解决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当别人惋惜我没有双臂的时候,我会说我拥有一双完美的脚。
——首届《中国达人秀》冠军刘伟自豪地说。刘伟10岁失去双臂,但酷爱音乐的他学会了用双脚来演奏钢琴,用美妙的琴声与歌声征服了每一位国人。对于困难,刘伟有着自己的体会:“刚开始困难简直是一座山,但是后来通过努力实现梦想时,再回头看那困难,只是一个小小的台阶。”
当质疑的利剑高悬,华中科技大学和她的校长就永远不会忘记“以学生为本”。华中科大也会在质疑中前进,在批判中成长,在质疑与批判中步入一流。
——以“根叔”形象红透全国的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这样说。他表示“质疑是创造的基础”,欢迎每个学生质疑学校的某些做法,也可以质疑校长本人。
以成败论英雄已经是一个错,现在人爱以金钱的多少来论成6057f600165ab4c60674e7d74793bb8cb774e06bb53c8a6449243b24754f3741败,就是错上加错了。
——写出《风声》《解密》《暗算》等作品的著名作家麦家对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名人”感到无奈,他认为我们应该张扬那些对时代进步、他人幸福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张扬他们在传播友爱和责任人生、理想人生的过程中所拥有的崇高美好的精神。
对这一代美国青少年来说,学中文是明智的选择,因为这会向他们打开一个世界。不是说汉语将掌控整个世界,而是因为它会开启工作、生活、交流的机会之窗,让我们理解对我们的将来如此重要的一个国家。
——美国语言学家德博拉·法洛斯在接受《时代》周刊的采访时说,美国青少年应该把学中文当作一个明智的选择。
纵观过去的40年,我意识到年轻人了解自然世界越来越落伍,这让我忧心忡忡。
——为《金融时报》写了40年“园艺专栏”的福克斯忧心忡忡地说,也许对于植物、对于动物、对于这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我们认识得实在太少了。